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进之壬戌挂中作

和进之壬戌挂中作

明代 顾清

冰柱谁家长万尺,世人未见神仙宅。昆崙五城楼十二,一一银山半天白。

天河倒挂楹栋间,下视蓬婆等卷石。东方有士古袁安,平生自信干人难。

闭门僵卧三日挂,早起翻念神仙寒。书生未试多濩落,此事几为流俗叹。

草堂相对一尊酒,龙公水妃互奔走。须臾瀰漫天地变,崖堑区区复何有。

瓦沟何恨太飘忽,桧顶何亲独淹久。从来幸不分町畦,此日宁须问容受。

晚来笔冻可柰何,满庭落叶寒风多。嫦娥矫立碧云里,似欲斗彩撩清哦。

我今有诗亦不作,此挂讵堪还更落。

诗人顾清的古诗

忆家园廿六首 其十一 蒲萄

明代 顾清

高架新梢绿刺檐,坐来幽意满江南。不知华月清池上,谁共凉阴酌晚酣。

酒熟招时敏及诸贡士饮用其韵

明代 顾清

青杏林间腊酒开,绿蘋江外故人来。客身无病心无事,有约相过不用催。

张麟庆泽堂

明代 顾清

江水东流入海深,水边华构百年心。行人未识君家世,看取堂前乔树林。

寄阮廷言 其四

明代 顾清

芝兰结好传三叶,桑梓连阴共一乡。莫把陆郎宾客待,好从小阮说文章。

次韵用常有怀见寄兼送三儿失举还京因以自叹之作二首 其一

明代 顾清

茅屋藜灯对雨然,小桥西畔竹篱边。天涯莫道浑忘却,久矣西斋一榻悬。

过子南旧居还坐新宅有怀一閒处士书示子南

明代 顾清

百年能几何,今我忽已老。重来旧游地,恻恻伤中抱。

风光宛畴昔,但觉朋游少。原田看日辟,垣屋且增好。

周览回堂序,流尘蔼芳草。佳儿瑶环秀,未食看已饱。

诗囊及酒斝,还此坐倾倒。林光奄西驰,起视白日皎。

深情念萝附,远意托鸿矫。勉旃期努力,慰此重泉杳。

淑人迁柩至祖送还书感八首 其七

明代 顾清

京华桂玉两关心,粗得心閒病已侵。伴我一生成底事,诰鸾空印紫泥深。

武举锁院对月有怀孙贞甫

明代 顾清

广庭风柝转三更,坐拥青绫看月生。明月故人江外去,一尊谁与饯东城。

松南书屋为章先生赋 其二

明代 顾清

中舍仙游不可招,依然旧隐傍江皋。云礽见说多才俊,有日天风起凤毛。

会许一庵葬

明代 顾清

素车摇曳古城东,犹记题诗寿一翁。往事只今成晓梦,后生何地挹淳风。

遗言了了人能诵,馀业萧萧道未穷。一片洞泾原上石,有谁提笔赞林宗。

四月廿七日有感 其一

明代 顾清

桑阴幂地水侵秧,忆在长安望故乡。今日一杯桑下醉,不知何以答穹苍。

午日昭应宫送陈深渊得兽字

明代 顾清

危弦激清湍,奇香袅金兽。佳辰良友集,高宴启清昼。

维时值升平,四郊息烽堠。缙绅多暇日,遨赏遗俗旧。

况兹金玉人,声价儒林右。十年期破的,一矢尚虚彀。

于焉送将归,不饮复何有。薰风晚更起,叠嶂远仍秀。

遐观穷八纮,醉舞翻两袖。区区蛮触争,琐细安足究。

尚怀禹稷心,未忍苍生瘦。往者勿复云,来日知未后。

三年家政成,洗耳明光奏。

送许启衷又二绝句 其一

明代 顾清

一自看花入禁垣,清秋憔悴卧春残。金茎不是君王惜,自忆家山荔子丹。

淑人生日奠柩前仍用乙亥岁韵

明代 顾清

此生敢道不逢辰,绣幰曾看内苑春。谢眺青山仍叠嶂,维摩空室几由旬。

伤心岁月难忘旧,满眼儿孙不当贫。一语报君须慰意,凤冈南麓有新坟。

颁历后谒陵过清河望僧庐有怀蔡东轩郡尉

明代 顾清

曾同襆被宿招提,行役匆匆未有诗。岁月几新官历样,人家依旧小茅茨。

成仙合自萧郎分,抚景偏多宋玉悲。行过石桥犹驻马,此情应与故人知。

题画送陈子进教谕贵池

明代 顾清

秋浦山川似若耶,广文官舍列仙家。无因得附星槎便,箕踞长松看九华。

送李太史希贤提学浙江

明代 顾清

吴越连云海,蓬瀛切斗枢。皇仁无内外,宪府敕文儒。

左掖天低户,西清月在隅。法冠初著豸,文笔近提朱。

甄别推明鉴,陶镕属大炉。化源深涤溉,皇路俨驰驱。

帖括经言病,雕镌士习殊。洗心端有待,简命的非徒。

列屋思明烛,停云怅据梧。真淳钦雅度,洒落见长图。

梁栋时方重,昌苓世并须。未应嗟远别,回首是清都。

庭树着雪宛若梅花遣兴一首

明代 顾清

朔风吹庭树,岁晚益萧疏。同云散微雪,披拂下寒虚。

旖旎轻点缀,芳华在须臾。感此岁寒物,念我田园居。

岂不信假合,凭轩亦欣如。

六月十日过分水王主事舜夫留宿明日以十绝句追送次韵答之 其三

明代 顾清

扁舟临发更迟迟,无复人间富贵机。却忆少年春试日,月明携卷候彤闱。

挽苏廷玉

明代 顾清

到处江湖识此翁,几番倾廪惠疲癃。灵岩山下一片石,叹息高踪已梦中。

顾清

顾清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 6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