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惠琮律师院

题惠琮律师院

唐代 贯休

苦节兼青目,公卿话有馀。唯传黄叶喻,还似白泉居。
猿拨孤云破,钟撞众木疏。社坛踪迹在,重结复何如。

诗人贯休的古诗

书无相道人庵

唐代 贯休

造化太茫茫,端居紫石房。心遗无句句,顶处有霜霜。
白鹿眠枯叶,清泉洒毳囊。寄言疑未决,须道雪溪旁。

别仙客

唐代 贯休

巨鳌头缩翻仙翠,蟠桃烂落珊瑚地。
浪溅霓旌湿鹏翅,略别千年太容易。

赠钟陵陈处士

唐代 贯休

否极方生社稷才,唯谭帝道鄙梯媒。高吟千首精怪动,
长啸一声天地开。湖上独居多草木,山前频醉过风雷。
吾皇仄席求贤久,莫待征书两度来。

送新罗僧归本国

唐代 贯休

忘身求至教,求得却东归。离岸乘空去,终年无所依。
月冲阴火出,帆拶大鹏飞。想得还乡后,多应著紫衣。

闻杜宇

唐代 贯休

咽雨哀风更不停,春光于尔岂无情。
宜须唤得谢豹出,方始年年无此声。

春日许徵君见访

唐代 贯休

龙钟多病后,日望遇升平。远念穿嵩雪,前林啭早莺。

厨香烹瓠叶,道友扣门声。还似青溪上,微吟踏叶行。

别卢使君

唐代 贯休

杜宇声声急,行行楚水濆。道无裨政化,行处傲孤云。
幸到膺门下,频蒙俸粟分。诗虽曾引玉,棋数中埋军。
山好还寻去,恩深岂易云。扇风千里泰,车雨九重闻。
晴雾和花气,危樯鼓浪文。终期陶铸日,再见信陵君。

寿春进祝圣七首。守在四夷

唐代 贯休

天将兴大蜀,有道遂君临。四塞同诸子,三边共一心。
闍婆香似雪,回鹘马如林。曾读前皇传,巍巍冠古今。

鄂渚逢杨赞禹

唐代 贯休

流浪兵荒苦,相思岁月阑。理惟通至道,人或谓无端。
烧猛湖烟赤,窗空雪月寒。知音不可见,始为一吟看。

送新罗人及第归

唐代 贯休

捧桂香和紫禁烟,远乡程彻巨鳌边。莫言挂席飞连夜,
见说无风即数年。衣上日光真是火,岛旁鱼骨大于船。
到乡必遇来王使,与作唐书寄一篇。

陪冯使君游六首 其二 游灵泉院

唐代 贯休

珂佩喧喧满路岐,乱泉声里扣禅扉。对花语合希夷境,坐石苔黏黼黻衣。

鸟啄古杉云冉冉,风吹清磬露霏霏。惠岩亦有孤峰在,只恋翻经未得归。

古塞下曲四首 其四

唐代 贯休

狼烟在阵云,匈奴爱轻敌。领兵不知数,牛羊复吞碛。

严冬大河枯,嫖姚去深击。战血染黄沙,风吹映天赤。

上卢少卿觅千文

唐代 贯休

荆山有美玉,含华尚炳烂。堪为圣君玺,堪为圣君案。
草木润不凋,烟霞覆不散。野人到山下,仰视星辰畔。
倘或如栗黄,保之上霄汉。

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

唐代 贯休

天资忠孝佐金轮,香火空王有宿因。此世喜登金骨塔,
前生应是育王身。封疆岁暮笙歌合,襦袴正初锦绣新。
释子沾恩无以报,只擎章句贡平津。
似圣悲增道不穷,忧民忧国契尧聪。两髯有雪丹霄外,
万里无尘一望中。南照微明连莽苍,峨嵋拥秀接崆峒。
林僧岁月知何幸,还似支公见谢公。
步步层层孰可陪,相轮边日照三台。喜欢烝庶皆相逐,
惆怅銮舆尚未回。金铎撼风天乐近,仙花含露瑞烟开。
一年一度常如此,愿见文翁百度来。

杂曲歌辞。兮梁妻

唐代 贯休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
兮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兮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
陌上少年莫相非。

书石壁禅居屋壁

唐代 贯休

赤旃檀塔六七级,白菡萏花三四枝。
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

贺雨上王使君二首

唐代 贯休

一片丹心合万灵,应时甘雨带龙腥。驱尘煞烧连穷□,
□电冲霓满窅冥。处处已知仓廪溢,家家皆歇管弦听。
应须蚤勒南山石,黄霸清风满内庭。
由来天赞德唯知,朋祷心期事尽行。玄妙久闻谈佛母,
感通今日见神明。破除秋热飘萧尽,还似春时散漫倾。
他日为霖亦如此,诸生无不沐经营。

春送赵文观送故合州座主神榇归洛

唐代 贯休

喜继于悲锦水东,还乡仙骑却寻嵩。再烧良玉尧云动,
方报深恩绛帐空。远道灵輀春欲尽,乱山羸马恨无穷。
他年必立吾君侧,好把书绅答至公。

杂曲歌辞。杞梁妻

唐代 贯休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
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
陌上少年莫相非。

田家作

唐代 贯休

田家老翁无可作,昼甑蒸梨香漠漠。只向阶前曝背眠,
赤桑大叶时时落。古df侵门桃竹密,仓囤峨峨欲遮日。
自云孙子解耕耘,四五年来腹多实。我闻此语心自悲,
世上悠悠岂得知,稼而不穑徒尔为。
贯休

贯休

贯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47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