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长洲李明府入觐

送长洲李明府入觐

明代 郭谏臣

作宰君当英妙时,政成应报九重知。云中宫阙双凫远,客里风霜一鹤随。

紫陌朝回烟未散,彤庭宴罢日初移。自来卓异堪殊赏,借寇能忘竹马期。

诗人郭谏臣的古诗

英气歌

明代 郭谏臣

男儿挺生天地间,英雄激烈如邱山。养育成就在磨砺,间关百折胡厚颜。

巾帼之遗不足耻,绿林之辈不足死。会须一忍在万全,方是英雄好男子。

君不见应侯昔为魏相客,青蝇白璧遭谗贼。拉胁折齿佯死馀,使车猥载来秦国。

立谈勇略万乘倾,相权赫赫诸侯惊。仇人亡命终授首,故人聊惜绨袍情。

又不见王孙昔日未遇时,淮阴年少争相欺。俛首俯伏出胯下,一市嗤笑无能为。

谁知事汉擒楚猴,油幢虎帐临淮流。百辱仍将中尉报,一饭岂惜千金酬。

丈夫落落心千古,悻悻小辈何足数。乃知能屈始能伸,古来如此非独我。

回过滁阳重别太仆三省丈

明代 郭谏臣

春来为客走燕关,历尽千山与万山。灯月满城时北上,烟花三月又东还。

眼前好景真成幻,身外浮名总是閒。别去五湖堪浪迹,一帆春雨下荆蛮。

初夏南园杂兴一首

明代 郭谏臣

南苑逢初夏,蔷薇满架花。幽香微带雨,丽色烂蒸霞。

地拟东山胜,樽开北海赊。谢公行乐处,沉醉岸乌纱。

秋日与蒋使君同游黄公涧

明代 郭谏臣

登高行憩树,扫石坐听泉。林谷含秋色,村墟起暮烟。

亭依青嶂曲,酒送白云边。饮罢天将暝,归舟醉欲眠。

秋晚过西山别业

明代 郭谏臣

舣棹临湖曲,穿云过岭西。乱蛩吟露切,归鸟度烟迷。

天敛残霞尽,峰悬落日低。山斋行欲到,分火借青藜。

南园口占二绝 其一

明代 郭谏臣

池台久雨后,芳径生新草。閒上画楼看,窗里青山小。

舟抵赣城水西驿二首 其二

明代 郭谏臣

一棹四千里,兹晨抵赣州。岭云笼树暝,江水抱城流。

鸟度烟林晚,蝉鸣幕府秋。苍生空属望,此意未能酬。

雨中与客游石湖同饮盟鸥亭二首 其一

明代 郭谏臣

细雨春山曲,淋漓湿翠屏。残红初结子,飞絮欲为萍。

浮蚁新多兴,閒鸥旧有盟。故人亭上坐,相对眼俱青。

暮抵雄县

明代 郭谏臣

鼓乐喧阗震耳鸣,远劳车马出郊迎。平沙堤上留行辙,弱柳风前拂去旌。

添我腰黄诚异数,误人头白是虚名。从今勘破人间事,好向湖山续旧盟。

夏日书斋二绝 其二

明代 郭谏臣

苦暑忘冠履,消閒对弈棋。绿阴满窗户,正好纳凉时。

暮秋与徐兵宪郭参戎同登望江楼二首 其二

明代 郭谏臣

江城秋老景扶疏,极目江天思有馀。枫染微红霜落后,橘垂新绿海来初。

十年湖海牵尘鞅,万里关山畏简书。底事登高空怅望,故乡此日正鲈鱼。

想山中新茶

明代 郭谏臣

酒渴时思茗一杯,玉川风味许相陪。金芽欲吐无消息,惊破江南昨夜雷。

长桥月夜

明代 郭谏臣

江城暮雨歇,与客坐孤舟。月照兰樽夜,风生荻岸秋。

空怀千古事,因羡五湖游。烈士今何在,长桥水自流。

晚过蠡西旧宅与客小坐二首 其一

明代 郭谏臣

山庄新雨霁,正好纳凉时。返照穿帘入,残云傍席移。

鹤林留客处,鸡黍故人期。溪上秋风早,还来理钓丝。

八月十六日与客同游西湖

明代 郭谏臣

芒鞋同上泛湖船,万顷波光一镜圆。日映诸峰浮水面,云扶高塔渚山巅。

幽花曲渚横秋色,疏柳长堤起暮烟。准拟今宵明月夜,与君潦倒不须眠。

解官归过旧宅漫述

明代 郭谏臣

宦游湖海忽抽簪,回首家山岁月侵。旧识亲朋多即世,新栽松竹渐成林。

春寒花气沾衣薄,雨霁山光入座深。寂寞柴门寒食后,閒来负却一生心。

新夏日访钱文学兄弟

明代 郭谏臣

一舸漕湖上,投閒访故知。入门清昼永,到处绿阴随。

已负莺花约,还寻鸡黍期。东南称具美,欲去更栖迟。

夜宿六合县僧寺

明代 郭谏臣

鸣驺入古寺,借榻近高僧。欲听三乘法,因传五夜灯。

茶烟浮竹暗,花雨向阶凝。犹自牵尘鞅,皈依惜未能。

山窗独坐二绝 其一

明代 郭谏臣

日永篆烟消,风寒襟袂薄。閒窗无客来,坐久庭花落。

立夏日后苑漫题

明代 郭谏臣

倏忽流光春又徂,朝来病骨强支吾。轻烟风飏时高下,细雨云移迁有无。

深竹莺迁帘外语,平湖鸟下镜中呼。景随物换留无计,断送馀生酒一壶。

郭谏臣

郭谏臣

郭谏臣(1524—1580)字子忠,好方泉,更号鲲溟,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年,卒于神宗万历八年,年五十七岁。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袁州司李。严世蕃贪得无厌,谏臣持正不阿。历为吏部主事,屡有陈谏,词意正直。累官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卒。谏臣著有《郭鲲溟集》四卷,《四库总目》称其诗婉约闲雅 。► 40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