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暮秋与徐兵宪郭参戎同登望江楼二首 其二

暮秋与徐兵宪郭参戎同登望江楼二首 其二

明代 郭谏臣

江城秋老景扶疏,极目江天思有馀。枫染微红霜落后,橘垂新绿海来初。

十年湖海牵尘鞅,万里关山畏简书。底事登高空怅望,故乡此日正鲈鱼。

诗人郭谏臣的古诗

登报国寺毗卢阁

明代 郭谏臣

毗卢高阁倚层云,仗剑閒登日未曛。万顷烟霞天外落,九重城阙望中分。

雪晴山色当窗见,风动铃声下界闻。徙倚阑干时纵目,皇都佳气正氤氲。

舣舟灵殿寺与客同探梅花

明代 郭谏臣

泽国春阴久,梅花尚未开。疏枝含玉蕊,清影落瑶台。

客舫移樽至,僧厨进茗来。不须催几席,随意坐莓苔。

春日与客同饮江亭

明代 郭谏臣

春风携客上江亭,万顷波光洗眼明。云树遥从天外落,风帆如在镜中行。

夜深不厌频催句,兴到还应数举觥。指点蓬瀛那可见,掀髯长啸大江横。

早发进贤过罗溪湖上

明代 郭谏臣

山城侵晓发,花露湿星轺。日浴湖中水,虹飞堤上桥。

柳塘风渐起,荻渚雾全消。传食真堪愧,何能答圣朝。

夜宿会亭公馆

明代 郭谏臣

古驿当周道,环居多树林。一番春雨后,千里使星临。

苔晕侵阶长,花香入院深。灯前看绿绮,何处觅知音。

送王司业同年北上三绝 其三

明代 郭谏臣

雨过江城白苧秋,行看仙客赴瀛洲。平津延纳君侯事,不似相如已倦游。

清明日舟次邀方司训同往西山

明代 郭谏臣

寒食江村路,门多插柳条。市呼新酿熟,客喜宿酲消。

雨洗山光润,风生花气饶。故人原有约,沙际一停桡。

晚过华荡

明代 郭谏臣

岁晚江乡路,风生画鹢轻。坐看山色远,行爱练光明。

落日孤帆影,寒沙一雁声。归途趁明月,不必惮宵征。

秋晚南园二绝 其二

明代 郭谏臣

幽栖谢俗缘,僻性耽清赏。醉后步苍苔,东林月初上。

暮抵雄县

明代 郭谏臣

鼓乐喧阗震耳鸣,远劳车马出郊迎。平沙堤上留行辙,弱柳风前拂去旌。

添我腰黄诚异数,误人头白是虚名。从今勘破人间事,好向湖山续旧盟。

赠吴少溪宫詹

明代 郭谏臣

国内贤豪士,如公复几人。弃繻游上国,弹铗客平津。

意气凌霄汉,声华动缙绅。穆皇初御极,潜邸昔为臣。

昼日方倾藿,秋风忽忆莼。烟霞堪自老,风月未全贫。

安石登山屐,渊明漉酒巾。竹林群结社,桃实几经春。

坐客金兰旧,庭闱玉树新。陶朱同晚节,方朔是前身。

人并推耆德,时方礼逸民。圣朝纁璧诏,早晚下枫宸。

将往赣南治行二首 其一

明代 郭谏臣

久向吴中卧,时将岭北游。一官聊染指,五月尚披裘。

座上拈桑落,灯前理蒯缑。行期寻复改,端为故人留。

池上新构小斋

明代 郭谏臣

诛茅营小构,面水敞晴轩。俗驾时堪避,清阴日正繁。

开帘看竹色,涉径破苔痕。客有知音者,频过不厌烦。

春日与客同过张幼于湖上别业

明代 郭谏臣

春风湖上驻蓝舆,言访蓬蒿仲蔚居。高阁过云浮栋宇,匡床飞雨进琴书。

呼童频进松陵酿,对客时烹笠泽鱼。缱绻从君还竟日,倦游谁惜病相如。

琴川道中

明代 郭谏臣

虞山不到已经年,此日登临破暝烟。沙岸人行残雾里,水村花发夕阳边。

白头渐觉交游少,青眼还应故旧怜。夜向篷窗还起坐,一方明月满琴川。

晚过蠡西旧宅与客小坐二首 其一

明代 郭谏臣

山庄新雨霁,正好纳凉时。返照穿帘入,残云傍席移。

鹤林留客处,鸡黍故人期。溪上秋风早,还来理钓丝。

暮春日蠡东对客遣兴

明代 郭谏臣

抱病江乡过客稀,春深白日掩柴扉。樽前爱坐山当户,醉后何妨酒满衣。

飞絮池塘鱼竞出,落花庭院燕初归。来朝不浅登临兴,著屐穿云入翠微。

立夏日后苑漫题

明代 郭谏臣

倏忽流光春又徂,朝来病骨强支吾。轻烟风飏时高下,细雨云移迁有无。

深竹莺迁帘外语,平湖鸟下镜中呼。景随物换留无计,断送馀生酒一壶。

赠孙将军岐阳

明代 郭谏臣

将军不武类能文,籍籍芳声艺苑闻。策蹇行吟松径月,枕书高卧石床云。

看花酌酒秋将暮,剪烛弹棋夜未分。寄我新诗总珠玉,山堂日日挹清芬。

晚春归蠡西旧宅

明代 郭谏臣

献岁辞家春暮归,故园花已过芳菲。雨馀细草侵苔径,风飏游丝迁薜衣。

漫说莺迁乔木啭,还看燕向旧巢飞。他年谢却人间事,十尺长竿一钓矶。

郭谏臣

郭谏臣

郭谏臣(1524—1580)字子忠,好方泉,更号鲲溟,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年,卒于神宗万历八年,年五十七岁。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袁州司李。严世蕃贪得无厌,谏臣持正不阿。历为吏部主事,屡有陈谏,词意正直。累官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卒。谏臣著有《郭鲲溟集》四卷,《四库总目》称其诗婉约闲雅 。► 40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