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南阳李鉴湖寄桃杏核各数百颗

南阳李鉴湖寄桃杏核各数百颗

明代 释函是

武陵不可入,岂复访蓬瀛。中州有奇士,携家来海滨。

选胜丹之丘,侨居最上层。琴书藏石室,鸡犬云中鸣。

皇天何辽辽,激烈星辰横。伯氏不吹埙,悽恻泪沾巾。

家人怀桑土,扶榇向舂陵。云烟还长空,丘壑付隐沦。

墨池后芳泉,紫玉绍金轮。昔居不种桃,始以见厥心。

今寄维缃核,千里托中情。释此毋片言,当歌歌不成。

重台朱千仞,回渊绿一泓。还将旧时月,相待故山人。

松桂寒无恙,莫当桃杏阴。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送證侍者

明代 释函是

送子匡山为卜居,悬崖飞瀑梦魂随。莫贪笋蕨迟春信,忘却雷峰斫额时。

送刘观复北上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出门休讶路行难,南北东西尽此间。举棹渐随寒影远,却疑烟月在波澜。

七虞

明代 释函是

松根一夜拨红炉,浇尽秦灰入玉壶。万古江山只若此,琼楼歌暖漫呼卢。

台阁滩怀时尽

明代 释函是

旅病方思汝,衷怀未可论。所施惭所报,知己重酬恩。

滩浅石流疾,秋高霜鬓繁。到山黄叶尽,寒夜感谁存。

咏史十二首 其七

明代 释函是

微子竟何去,朝鲜闻鹁鸠。箕子托佯狂,为人画九畴。

比干谏而死,形骸以为仇。孔圣称三仁,芳躅传千秋。

迂哉鲁仲连,一身奚所求。彊秦并六国,不知曾闻否。

刻石遍川岳,寻仙穷瀛洲。古今多帝王,东海空悠悠。

更有田北平,除芜锄荒丘。管宁终不仕,读书到白头。

牡丹花开讶其憔悴戏示诸衲

明代 释函是

鄂君何事减生平,岂到山中绣被轻。国色但存兴庆白,天香犹见雒阳名。

不将富贵撩人意,故作清癯称道情。直待懒残寒涕尽,明年应有露苞生。

山家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流水潺潺犬吠声,乱林深处见人行。分明不出此山外,踏尽前坡路转生。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十

明代 释函是

网罟不可设,匪但戕群生。禽鱼多异迹,隐显难以明。

大鸽济罗者,乃是金仙身。深慈聊尔尔,所矢终何心。

仁暴性靡常,迁延宁至今。

闰中秋玩月

明代 释函是

闰亦中秋月,胡为此较妍。云尽当空媚,桂影无正偏。

因闰识从来,翳中体恒然。休更怀宿昔,尔乃矜目前。

万古清光偏,明暗分后先。暗先难为明,明后谁独怜。

且尽今夜欢,夜夜青霄寒。顾影成阴霾,遮莫疑当时。

初冬示玉泉侍者

明代 释函是

不信吾宗竟陆沉,梅花初绽雪霜侵。梅辰已办终焉计,甲午还寻夙昔心。

双树尚零金椁泪,孤桐难续峄阳音。乘桴浮海谁从我,俯仰云霄可自任。

送泽萌后堂住玉川门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法季息机真哲者,两年相傍住帘泉。移茅又欲临高壑,先我寻山得玉川。

舟抵南安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地尽东南障海门,乡关依旧几生存。人民顾我无相识,财货如泉各有樊。

万古山川同旦夕,百年荣落自乾坤。一从度此成衰老,回首何年听夜猿。

挽真佛

明代 释函是

有子传灯心已安,莲华台上足盘桓。玉渊步月溪声旧,锦石登山屐齿乾。

放老岂虞调众拙,避人宁计买山难。讣音正值移茅日,忆昔嗟今眉欲攒。

示已锋禅人

明代 释函是

学道先须远俗情,不求安逸不求名。尘中能具超尘想,岁久年深累渐轻。

净成上老父供阻雪十日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隔溪有路通幽处,望见松门别一天。因展先容归故隐,独登煖榻叶深禅。

寒林扫叶煨牛火,乱砌寻源引竹泉。雪久地炉生事拙,焚香重理杂华篇。

送泽萌后堂住玉川门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谁道金轮胜紫霄,溪摇松竹晚萧萧。避人别有深云路,不许时流候牧樵。

佛山遇严玉寰提督奉召入京却赠

明代 释函是

百粤如今海不扬,相江一战敌宵亡。始知事久论终定,足见功成能逾光。

石勒岂能窥晋室,张巡全未失睢阳。臣心如水天心鉴,万里星驰入帝乡。

南康太守伦宣明见过

明代 释函是

山中交臂非今昔,白首谁论世上情。曾到帝乡知士贱,却从林麓觉身轻。

寒梅罥雪香弥远,霜竹乘风影倍横。百岁升沉一弹指,看君嬴得学无生。

中秋病起与诸子玩月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百年几度共中秋,回首悲欢付海鸥。蟾桂不停乌鹊影,川原高举白云头。

寒空远鉴千峰衲,暖席横吹万户侯。莫倚清贫傲当世,一般晴霁入双眸。

汀州道中忆老母

明代 释函是

玩月游山白昼过,是谁清梦到烟萝。空劳慈母频招手,荡子回头不顾家。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