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是
永夜沉沉古渡头,閒云流水一时休。晓钟忽报舟人起,昨日溪山又在眸。
栖贤口占
万叠青山峡涧东,黄埃白昼虎狼风。僧归野火烧松树,照入深潭起卧龙。
题拄杖二首 其一
年既迈而弗衰兮,壮力由伊。予亦因高下以相谐兮,岂旦暮之能离。
著地兮荆披,撑空兮云随。直趋兮不顾,运足兮自知。
追前烈兮,启后武兮,将舍是焉其谁。
摘茶八首 其六
瑞草产高山,乃不受灌溉。鲜妍漭沆间,何曾别天地。
遇浊混不齐,清中煞有味。自洁涤人烦,于物匪无利。
寘之邦国上,难与邾莒比。时或逢高人,大瓢聊以试。
白云浮太虚,骤雨松声细。岂必登蓬莱,只在玉泉寺。
我也沾馀沥,释然薄兰芷。
与诸衲赴大石李村荔枝之约
老人不是贪乡果,为就云峰过远村。只个荔枝休道著,欲同冰雪倩谁吞。
小舠荡桨重阴淼,二力肩舆骤雨翻。自是閒中忙不彻,好将风味寄高原。
可以终隐二章章十句
可以终隐,哀我后人。可以终默,谁迪先民。毋尚孤洁,任其爱瞋。
四众之式,不淄不磷。深心坚忍,尽未来身。
内无系念,外无长物。一瓶一钵,一杖一笠。要行便行,要住便住。
无愧古人,无欺后嗣。慎乃典型,永垂来祀。
庚申初春得尘异去冬书
一程书信隔年还,细读犹能慰老颜。宝镜自传寒月夜,寂光常照老梅关。
重经古道疑来日,乍听新潮别故山。想到板桥回望处,几多人倚石阑干。
程周量寄诗并茧紬赋此酬之
十年烟水思乡客,万里王程限远岑。万念云山添老衲,情纡尘刹见高吟。
牡丹已觉时人梦,霹雳全彰隐几心。桂府一麾非久滞,庐峰还待拥牙寻。
延平舟中三首 其二
古诗十九首 其十九
老妇守罗帏,羞见旧衣裳。谁家游冶儿,不念嫁时妆。
红粉倚高楼,因人还自伤。明月为谁皎,清风为谁长。
举目皆索怀,不如归中堂。我亦曾少年,忆欢时断肠。
幸然决绝蚤,不到悲空床。此心何日止,橘绿柳条黄。
雪木归自博山见予海云闻其母谢世辞还省墓因示以诗
一肩风雪乱中来,祖席欣闻未劫灰。旧院随行黄叶在,北堂遗爱白杨哀。
百年去住人何限,万里云峰梦欲回。悲喜且从今日尽,相催还有妙高台。
八月初五日示诸子
连年衰病意迟迟,短景萧条却为谁。短外已惊黄叶坠,床头休问菊花期。
安身有策非今日,抱道寻僧惜往时。不是叮咛长别日,黄云青霭好相思。
寒食二首 其二
水流乱石杂溪声,鸟啄残红照月明。春色自来无去住,垂杨何故动人情。
汀州道中忆老母
玩月游山白昼过,是谁清梦到烟萝。空劳慈母频招手,荡子回头不顾家。
王昌侯观察过访
有客寻僧过峡桥,西风微雨马蹄骄。一丘已谢閒名久,三径忽传嫌气飘。
青草何嫌临玉节,绿杨偏欲系金镳。病馀还有清谈兴,不觉龙钟白发饶。
春佃六首 其一
幽谷逢春至,蔼然鬯予情。江流日以长,山鸟时一鸣。
重云蔽群木,冥蒙遂所生。斯人独不然,耳目馀聪明。
万物纷其前,安得返无名。役役百年中,毁誉争虚声。
何不乘青阳,优游同耦耕。旷观古与今,贤智多无成。
惜此荷锄人,来往空生平。
栖贤退院留别各刹二首 其一
庐峰有寺不容住,瓢笠随身一锡轻。忍见袈裟甘俯伏,非关高视猎清名。
初冬游玉渊潭
石上看云昨日同,莫将浓澹想秋空。叶红霜白溪流缓,拚却山容与朔风。
送即觉还海云并寄社中诸子
鸾溪一住已三年,衰病无心作俗缘。见说乡关人尽望,其如云水意犹牵。
白头生计应无别,青鬓仪型莫放颠。若问老僧高卧处,紫霄峰下绿畴边。
秋日山居
掩室白云巅,瞑坐声光灭。灭处不能知,渐返觉通彻。
目入纸窗明,耳透泉声咽。开户风飕飕,秋山天气冽。
携筇过竹坡,径转秋虫切。所遇山中人,但笑而无说。
我观笑中怀,千偈难分别。以此尽世间,一切言应绝。
说天天无名,说地地无辙。山色与泉声,谁道广长舌。
未说是非无,说已是非绝。正说是非时,如闻隔垣垤。
瞋与喜何从,相对言辞拙。日日瞑坐中,长笑当不辍。
咏史十二首 其七
微子竟何去,朝鲜闻鹁鸠。箕子托佯狂,为人画九畴。
比干谏而死,形骸以为仇。孔圣称三仁,芳躅传千秋。
迂哉鲁仲连,一身奚所求。彊秦并六国,不知曾闻否。
刻石遍川岳,寻仙穷瀛洲。古今多帝王,东海空悠悠。
更有田北平,除芜锄荒丘。管宁终不仕,读书到白头。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关中吟十首 其二
秋兴八首 其八
雷峰雨后
示周闻湛居士
牡丹花开讶其憔悴戏示诸衲
不饮酒二十首 其十一
谢君章郡丞入山
秋杪送离言知客
春佃六首 其六
送澹归住丹霞二首 其二
秋兴八首 其二
寿刘焕之副戎
不饮酒二十首 其十五
示何别传
不饮酒二十首 其七
米顾二使者入山二首 其二
长啸
柳外新月示诸子
复生松四首 其二
退院诗十四首 其三
伦太守昆仲杨文学以贞过访
巢云看牡丹酬广慈静主
初春怀石鉴栖贤
悼丁普益居士二首 其二
悼崔石师四首 其一
退院诗十四首 其七
诏复滨海迁民故业三首 其一
固穷吟三首 其三
读仞千雁影诗
固穷吟三首 其二
不饮酒二十首 其二
赠吴副戎二首 其一
庚寅二月雷峰即事
示海雷两山都寺旋庵
悼崔石师四首 其三
诸衲呈望牡丹花不开诗
种竹二首 其二
种蔓菁
退院诗十四首 其九
登海蠃岩顶定舍利塔址
咏史十二首 其五
海云岁暮
咏史十二首 其十一
一先
赠严殿生三首 其三
二箫
挽愿海
妙静主呈船子颂却示
送澹归住丹霞二首 其一
送广慈侍者归隐庐山
又示各山
种竹二首 其一
莫厌贫十二首 其二
并头兰寄和阿字澹归二首 其一
初春避客归龙三首 其三
示光半禅人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二
送刘莘叟别驾督漕北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