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大雪开帘看牡丹台

大雪开帘看牡丹台

明代 释函是

无赖病夫朝尚眠,不知风雪霁长天。千重珠网开丹壑,几树珊瑚种玉田。

看去已忘今日后,坐来殊笑数年前。孤怀却喜无人对,静抱寒襟花叶边。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寄旋庵都寺

明代 释函是

人生贵自处,劳劳欲何为。岂不怀丰功,动静宜知时。

尔年五十四,百岁半过之。年年徇土木,日日计度支。

山菊与溪梅,梦中相对谁。我年日以迈,尔少只数期。

纵使更百龄,所忧常别离。何如松桂侧,竟夕论心期。

山芋可继粟,荒年恒不饥。语笑皆羲轩,而无衰世疑。

灵龟未易舍,观我徒朵颐。随身登古台,下视西江湄。

飞帆去如鹜,安得暂相随。念尔如飞帆,汨汨寒风吹。

欲倾万斛怀,千里重踌蹰。

题画雁四首 其三 秋

明代 释函是

朔风初动便图南,声断衡阳秋水涵。亦知瘴热非长乐,浅浦荒原尚一堪。

樟树舟中

明代 释函是

舜老于今始觉衰,傋尝艰险欲何为。穿林渡水三千里,扯缆帮篙十二时。

急雨翻江纸被湿,飓风动地布帆欹。一杯清茗还吾乐,身后身前且莫思。

送广慈侍者归隐庐山

明代 释函是

一笠风烟望故山,石梁流水尚潺潺。投林输尔鞭先著,待月愁予身未閒。

远接湖光高筑室,近穿松径自为关。听猿更有幽怀在,分付溪云留半间。

柬伦太守

明代 释函是

保障江城艰钜身,十年风雨见孤臣。从来世乱思廉颇,谁复功成忆寇恂。

苫块贤劳扶社稷,潢池安戢答君亲。独怜狡兔川原尽,翘首九重泪点巾。

送萧参戎柔以解职还里四首 其四

明代 释函是

与君本是旧同条,缁素论交意气饶。莫惜江山分手处,灵光相对未应遥。

过东古雪悟禅师却赠

明代 释函是

一岫独当栏外稳,石门回首众峰移。长年寤寐酬今日,奕世光仪荷此时。

返照欲浮湖底月,寒云犹护岭头枝。名山老我应无憾,来往能辞倒接篱。

示李幻生

明代 释函是

与世推移寄此身,随流认得幻中人。不妨击楫同波浪,一曲芦江别调春。

生日酬王廉宪仲锡吴观察采臣

明代 释函是

草白花黄霜已深,调孤弦缓负知音。全生岂尽庖丁技,三乐终非荣叟心。

遂枉文章归白社,尚纡瓢笠寄东林。难忘高谊惟今日,指顾湖山起越吟。

将还庐山留别社中诸子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孤屿寒暄不记年,蜃楼海市几推迁。

片帆且趁东风便,老眼回看穗石偏。春燕任教巢旧屋,山池重见长新莲。

人间聚散何曾定,雪夜还应待剡川。

度大庾岭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突兀庾关暗晓昕,人从鸟道入高雯。嵩林秋晚新忧隐,车马骈阗旧见闻。

行迈不随尘鞅后,凭高休作海江分。皇天后土知予意,半亩山田且自耘。

净成邀看牡丹是晓风折一枝行僧送来口号一律示之

明代 释函是

东风不是妒花开,一枝先折过溪来。檀心已入青宵梦,叶底难藏锦绣堆。

似厌芳尘轻绝袂,敢辞青目重登台。从来仙种皆忘物,自有怜香护宝胎。

赠与安竟书记

明代 释函是

脱却黄冠著锦斓,还丹误服得童颜。真人未必居蓬岛,药草终须到雪山。

剩有君臣绍洞上,更无文字到人间。才华洗尽看南斗,莫学黄龙在泐潭。

诃林菩提树

明代 释函是

古殿巍峨接穹苍,庭蟠嘉树自梁唐。朝钟暮鼓风鸣叶,翥凤飞龙月上廊。

铁干婆娑撑法苑,霜枝峭劲拄禅堂。袈裟重覆思壬午,俯仰乾坤垂荫长。

书乌石岩乞米册

明代 释函是

乌岩有约足禅栖,海市蜃楼路不迷。为问松花曾几树,法轮未转钵先携。

辛酉九日

明代 释函是

萧条人事逢佳节,云净天高景倍生。落帽几人羞短发,繁霜空自对寒英。

愁飘红叶减山色,爱耸青松听鹤声。岁岁茱萸看不尽,江帆溪月此时情。

题王予安画卷

明代 释函是

七十年来老道翁,此心如欲寄山中。流泉镇日能消热,眼底潺潺未易同。

莫厌贫十二首 其十

明代 释函是

山泽罕人事,与世颇无干。启户朝云攒,及午始见山。

暄风爽林际,景落絺衣寒。田圃各西东,荷锄当暮还。

树里课勤惰,杂言忘辛酸。岂守固穷节,吾分应如然。

四海无亲疏,去住各有缘。草木春夏繁,天气秋冬妍。

日夕省营虑,丰约随目前。

八齐

明代 释函是

崩腾未可凌高岳,缭绕还堪隐别蹊。一望风烟迷古洞,长安争似晚峰西。

雷峰华严长期

明代 释函是

宝镜重重帝网新,交参主伴有来因。隆兴拄杖炽然说,为寄华严会上人。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