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胡知县以子贵封御史致政

挽胡知县以子贵封御史致政

明代 韩雍

擢第推封荷宠荣,宦途虽好倦逢迎。归来彭泽心方逸,飞去旌阳骨已轻。

三径菊荒谁送酒,十洲云杳自吹笙。百年遗德今何在,试听朝阳彩凤鸣。

诗人韩雍的古诗

谢抚宁伯惠鱼 其一

明代 韩雍

塞北沙深水泽枯,鱼虾风味四时无。君家鲜鲤从何致,堪比吴江一尺鲈。

景泰丙子六月十七日便道与大理少卿弋阳李公游上清明日游仙岩皆赋 ...

明代 韩雍

扁舟览胜故人同,胜境分明似画中。阴洞满厓无路到,晴岩一窍与天通。

留传剩见神仙迹,开辟冥思造化功。我有乡山归未得,不堪回首白云东。

双节堂雨御史朱铉题

明代 韩雍

同挥清泪落重泉,荀采中情晚不迁。湘水未沉因有子,首阳终饿雨无天。

雁鸿叫雨离群远,松柏凌霜出类坚。节义从来关世教,愿将女范续新编。

湖口阻风拨闷

明代 韩雍

江头日日南风恶,上下风帆总深泊。行人欲渡未能渡,独倚蓬窗叹萧索。

寄语行人且放怀,樽中有酒还须酌。行止从来悉在天,清閒真是浮生乐。

赠李少卿兄渔隐先生二首 其二

明代 韩雍

松花为食草为衣,养道延年过古稀。留客必须春色去,登山常伴月明归。

偏怜野水群鸥好,不羡侯门驷马肥。更喜追陪有难弟,晚年投老最知机。

送胡御史渊还京次留别韵

明代 韩雍

手持玉斧靖三边,人颂清名继四贤。恋阙久知心捧日,封章几见力回天。

云开庐岳迎归旆,水满鄱湖送去船。万里同来不同往,江亭绿酒兴悽然。

谢钱伯康

明代 韩雍

儒医神术冠东吴,小弟顽孙受惠同。两世免劳忧襁褓,一门深是感帡幪。

埙篪协奏忻无恙,簪笏相传幸不穷。白璧黄金未能谢,为题诗句颂元功。

庆左进士赞擢稽勋主事

明代 韩雍

羲献书名屈宋文,春雷声里上青云。天官分职非常选,圣主抡才喜出群。

鸣佩晓听双阙漏,挥毫时叙百僚勋。烦君莫负平生志,留取芳名后世闻。

寄乡先生张养正医师

明代 韩雍

君子抱道德,所志恒在民。达则善天下,穷亦思济人。

济人伊何切,医道体至仁。先生吴中彦,医名冠时绅。

早承家世传,群书探其真。疗病固本元,制药分君臣。

死生生脉决,其应若有神。沈痾生剂起,奇效时能臻。

且其不责报,尝欲先贱贫。所以贤大夫,礼遇隆嘉宾。

宋清韩伯休,鄙哉何足论。越人与元化,足以继后尘。

况其卓荦才,高谈妙经纶。斯人苟出仕,所志回阳春。

伟哉张先生,医中之凤麟。作诗寄遐想,用俟观风陈。

题南昌徐布政义景斋卷 其一

明代 韩雍

早岁携书上帝州,登科司宪又承流。老来归向高斋卧,景仰先贤总匹休。

重庆堂为御史郑时题时伯父为秋官亚卿父与大父皆受封

明代 韩雍

世父登朝犹子继,推封共喜拜恩频。几函诰敕来双凤,三代簪缨见四人。

桥梓清阴高覆下,芝兰香气旧和新。光荣今古谁能及,图报应须作荩臣。

醉渔图为苏庠生惠荣题

明代 韩雍

沧海钓鳌鳌未得,梦中心事肯忘机。终持万丈丝纶去,直上虞廷补衮衣。

云谷八咏为乡人袁仲玉题 其四 天心玩月

明代 韩雍

静里乾坤玩古今,一轮明月正天心。光辉不但来云谷,四海苍生仰照临。

云谷八咏为乡人袁仲玉题 其五 墨池挥翰

明代 韩雍

学得新书逼二王,挥毫常在墨池旁。西风客棹曾经过,吹出云烟满路香。

紫薇精舍为陆主事孟昭题

明代 韩雍

精舍初开近寿藏,就中风景有红芳。丝纶阁下传来种,虚白堂前醉后妆。

宿草一杯侵艳色,真檀几炷和清香。名山从此增光价,应赖宣公为显扬。

寄弋阳致政李少卿四首 其四

明代 韩雍

三年不见谪仙人,落月空梁入梦频。无限忧民忧国事,何时尊酒细咨询。

送洛阳严进士宪来江西劳功因便道故乡还京

明代 韩雍

口衔天语临江右,劳却功臣便问津。画舫轻摇彭蠡曙,锦衣归看洛阳春。

从来科目贤才盛,况际朝廷治化新。去去若承前席问,好攎忠赤献经纶。

广东来报贼散承赵征夷惠雕弓钩刀诗和且谢 其三

明代 韩雍

紫驼绒线紫雕弓,神背乌号一样同。三箭天山看渐定,菲才真欲附英雄。

五凤鸣阳为海虞章氏诸子题

明代 韩雍

鸣阳老凤归丹穴,散出五雏千仞翔。惊世音声谐九奏,丽天文采弟重光。

薛家昆弟终难并,窦氏诸郎足可方。世德不衰名益振,尧庭行见进祯祥。

东园偶成 其二

明代 韩雍

百粤兵收鬓已斑,逢人那敢说平蛮。非才只可填丘壑,何日天边得放还。

韩雍

韩雍

(1422—1478)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4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