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吴颐山提学河南

送吴颐山提学河南

明代 杭淮

暮收桂水楫,朝驱大河车。一别何草草,王命有简书。

子行秉文柄,实系风化初。空江木叶下,霜清菊花馀。

念子不及饯,回首空踌躇。

诗人杭淮的古诗

挽李献吉用曹太守韵 其二

明代 杭淮

花开复花落,白发悲青春。凤去遗修竹,琴张栖暗尘。

精魂如不死,上为列星辰。思君不可见,泪落沧江津。

刘元瑞赠剑作短歌奉酬

明代 杭淮

故人遗我以宝剑,出冶芒寒上衡斗。炯如秋水涵晶光,挥霍临轩鬼号走。

感君意气吴季子,慷慨及此同心友。加以㻫琫垂锦

送李献吉饷军宁夏 其一

明代 杭淮

远道青骢何蹴踏,高柳玄蝉苦嘈咂。送君先忆见君时,蓟门春日啼莺合。

托吴僧乞石田画

明代 杭淮

缅怀高人今白头,秋风未放沧江舸。叹息人间常见画,白水丹山无不可。

有时更出双梧桐,柯如碧玉参青空。下有閒翁曳杖屦,萧然意气来清风。

自是君身有仙出,放笔尘寰看超忽。且知画者乃馀事,君有声名非汩没。

吾亦平生颇好画,逢人不爱千金求。安得生绡出东壁,白云为我生沧洲。

题赠施文学

明代 杭淮

舟纡北渚轻风浪,春入高城几往还。乔木眼中无故宅,行人溪上问南湾。

沙堤竹长萦新水,书屋花开带远山。回首丰城馀剑气,中宵应出斗牛间。

镇远喜即舟

明代 杭淮

连山雾不开,壑转一溪回。汹汹奔湍下,蒙蒙细雨来。

巫山疑有峡,滟滪不成堆。撇旋看舟子,乘流亦快哉。

饮安庆江亭

明代 杭淮

江边幸逢贤太守,冬日江亭置春酒。亭前长松不计年,蟠拿屈曲虬龙走。

同年更逢王子乔,萧飒仙飙度嵓牖。日暮天风吹更急,江势汹涌波涛吼。

艨艟崩奔歘西向,阵马临江亦何有。壮哉乾坤目力尽,岁晏苍茫苦客久。

何当风从西南至,击帆须臾过京口。

至日陪祀山陵

明代 杭淮

龙翔凤舞英灵窟,万壑千嵓紫翠分。天上玉台寒积雪,空中金阁迥浮云。

百年青海无传箭,今日朝廷正右文。一奠新阳昭格里,松萝香气入氤氲。

挽李献吉用曹太守韵 其一

明代 杭淮

忆昔与君别,执手河之阳。岂意死生隔,千里愁云长。

河流向东注,高林歇春芳。相思赠行篇,触目惟琳琅。

寄沐参将崧

明代 杭淮

故人忆自滇南别,忽忽已是十年馀。雁飞亦是限南北,不道十年无尺书。

将军勇锐富韬略,有才偃屈空居诸。吁嗟壮志岂终歇,对酒犹自谈穰苴。

公家老骥适弃野,臂韝苍鹰常待呼。丈夫功业各有时,幸今南夷宴无虞。

应知静处学不废,好客还似当时无。春来秋去花满户,尚想棋局临方壶。

赠溪干公八十

明代 杭淮

黄金横带发如银,年跻八十逾精神;三月生辰好时节,高楼结绮临长春。

白鹿献花来在户,蹲蹲舞兮坎坎鼓;持问南山松与柏,寿算与之谁比数。

送徐石东佥宪潮南分韵得潇湘

明代 杭淮

潇湘他日梦,今上合江亭。
天阔浮吴楚,山青入洞庭。
鹧鸪春渺渺,斑竹雨冥冥。
舟楫云中见,依稀帝子灵。

送李献吉饷军宁夏 其二

明代 杭淮

触人秋暑何瀰瀰,游子驱车涉千里。悠悠旌拂华山云,萧萧马度泾川水。

雨中登楼

明代 杭淮

节序黄梅候,朝阴午不开。浮云暗山去,急雨洒城来。

高艳红葵湿,低翔白鹭回。洗心亭咫尺,烟霭拥层台。

送刘羙之太守赴铜仁

明代 杭淮

园柳何青青,江草萋以碧。送子适万里,执手情脉脉。

嗟彼云中雁,翱翔依沙碛。不为稻粱谋,何以有南北。

努力慎所之,悠悠岂终隔。

寄别澜沧兵备林廷元 其二

明代 杭淮

明月出皎皎,行人发沧海。海水清且长,月明流光彩。

朱弦不闻声,颜色日夜改。江洲多芳兰,褰裳思共采。

西行回度滇池

明代 杭淮

西行苦历险,落日放舟还。海草微茫际,沙鸥出没间。

烟青金马寺,天远碧鸡关。诸岭云端出,如看震泽山。

送同年王载卿使广东

明代 杭淮

忆昔荆溪花发时,楼船泛渌日悠扬。秉烛高歌大鱼出,风涌更深殊未央。

倏忽转盼已成迹,鞍马共逐风尘客。都城对面亦须臾,兼有簿书相促迫。

秋风袅袅生江盼,复送君登万里途。苍茫五岭炎荒地,无使瘴疠侵肌肤。

贾太傅宅

明代 杭淮

千年古宅空形影,古井荒苔只自深。寂寂星沙系舟晚,长秋五月高蝉吟。

太傅才高稷契姿,汉室少康安足期。惜哉少年苦太急,一为痛哭君臣疑。

春初有怀卫源阮副使同年

明代 杭淮

郊原日日春风生,即看卫川花满城。看花泛水醉不已,拄杖时听黄鸟鸣。

吾乡亦有罨画溪,溪大照见游鱼清。未由濯足放歌去,春去秋来空复情。

杭淮

杭淮

(1462—1538)明常州宜兴人,字东卿,号复溪。杭济弟。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正德间历云南提学副使,累官右副都御史致仕。与兄济并负诗名。有《双溪诗集》、《二杭集》。► 5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