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至日陪祀山陵

至日陪祀山陵

明代 杭淮

龙翔凤舞英灵窟,万壑千嵓紫翠分。天上玉台寒积雪,空中金阁迥浮云。

百年青海无传箭,今日朝廷正右文。一奠新阳昭格里,松萝香气入氤氲。

诗人杭淮的古诗

刘元瑞赠剑作短歌奉酬

明代 杭淮

故人遗我以宝剑,出冶芒寒上衡斗。炯如秋水涵晶光,挥霍临轩鬼号走。

感君意气吴季子,慷慨及此同心友。加以㻫琫垂锦

除夕直宿部中同张元德刻韵赋

明代 杭淮

禁漏迢迢传夜永,椒盘相对烛花明。省郎多病经秋骨,客鬓双蓬万里情。

冻叶庭深馀雪色,哀鸿天涧带春声。乡关腊尽无消息,回首苍茫北斗城。

蓼莪山奉次泽西兄韵

明代 杭淮

五湖春色际天来,沙鸟风帆递往回。笑日野花幽近竹,入云风磴冷侵苔。

栖迟白首惟疏放,报答青春信酒杯。好事山僧能不倦,晚犹携客上高台。

镇远会刘同年念故乡山水将卜隐居因题以别

明代 杭淮

三河有灵山,下有泃阳泉。山高嵯峨郁而秀,泉性温燠清且涟。

闻君念此将诛茅,未去已觉心飘然。云霄赤骥整初驾,风飙急隼当秋天。

胡为早作宴游计,无乃爱此山泉偏。忆昔京都与君别,回首十年不相见。

今朝执手蛮山中,觉我衰迟颜发变。浮云生态自朝暮,碧草馀葩满郊甸。

人生出处何必同,钟鼎山林各有愿。别君何地更逢君,把酒临江心曲乱。

至日陪祀山陵

明代 杭淮

龙翔凤舞英灵窟,万壑千嵓紫翠分。天上玉台寒积雪,空中金阁迥浮云。

百年青海无传箭,今日朝廷正右文。一奠新阳昭格里,松萝香气入氤氲。

沈石田与吴心远游罨画溪灯下作画题诗为别石田没而文衡山添一舟貌 ...

明代 杭淮

石田逍遥心远逸,携手共作清溪游。风吹柳条映沙白,水涵舟楫兼天浮。

画中谁为石田老,潇洒纶巾欹白头。心远飘然若仙俦,意气已觉凌丹邱。

惜今二老不复作,空使感叹临长流。赖有衡山补遗墨,清溪明月至今留。

经盘江次刘元瑞韵

明代 杭淮

逾冈陟岭兼多病,腊尽春来不记程。瘴水巳知多客泪,穷山只是有人行。

缘崖昼雾愁俱黑,触马春花眼一明。西蜀未知天下险,老夫筋力尽南征。

镇远喜即舟

明代 杭淮

连山雾不开,壑转一溪回。汹汹奔湍下,蒙蒙细雨来。

巫山疑有峡,滟滪不成堆。撇旋看舟子,乘流亦快哉。

看山亭成

明代 杭淮

百尺凭虚槛,亭开坐见山。清时无野战,司牧称官閒。

雨意微茫外,岚光紫翠间。樽前有双鹤,日暮与云还。

送刘羙之太守赴铜仁

明代 杭淮

园柳何青青,江草萋以碧。送子适万里,执手情脉脉。

嗟彼云中雁,翱翔依沙碛。不为稻粱谋,何以有南北。

努力慎所之,悠悠岂终隔。

春初饮亭上简同僚

明代 杭淮

悠然亭上坐春风,落日清樽幸不空。弱柳渐看低槛碧,夭桃似欲向人红。

地分省寺通僚晚,春入江湖引兴同。总作渊明赋归去,南山亦己笑成翁。

寄别澜沧兵备林廷元 其二

明代 杭淮

明月出皎皎,行人发沧海。海水清且长,月明流光彩。

朱弦不闻声,颜色日夜改。江洲多芳兰,褰裳思共采。

泛太湖

明代 杭淮

一叶烟波艇,如乘银汉槎。秋来万里兴,浩荡属谁家。

送李献吉饷军宁夏 其一

明代 杭淮

远道青骢何蹴踏,高柳玄蝉苦嘈咂。送君先忆见君时,蓟门春日啼莺合。

见李介庵卷因念其为人赋此诗

明代 杭淮

濯濯杨柳枝,开花大江堤。转盼春风颠,飘泊岸东西。

美人隔江水,谁当共襟期。临流和渔歌,褰裳掇江蓠。

思之不可即,仰视白日驰。玄发日以变,夕惕恒自持。

愿将青青柏,遗君长相思。

雨中登楼

明代 杭淮

节序黄梅候,朝阴午不开。浮云暗山去,急雨洒城来。

高艳红葵湿,低翔白鹭回。洗心亭咫尺,烟霭拥层台。

送李献吉致仕归陜

明代 杭淮

美人别我去,各在天一方。相见不可期,秦川浩汤汤。

昔别长不恶,今别一何长。采采芙蓉花,照见君衣裳。

从之不可得,揽辔徒徬徨。

贾太傅宅

明代 杭淮

千年古宅空形影,古井荒苔只自深。寂寂星沙系舟晚,长秋五月高蝉吟。

太傅才高稷契姿,汉室少康安足期。惜哉少年苦太急,一为痛哭君臣疑。

送吴颐山提学河南

明代 杭淮

暮收桂水楫,朝驱大河车。一别何草草,王命有简书。

子行秉文柄,实系风化初。空江木叶下,霜清菊花馀。

念子不及饯,回首空踌躇。

打牛坪驿诸葛孔明迎春于此

明代 杭淮

亭因卧龙旧,犹载打牛坪。耕战纡经略,春秋几送迎。

野花空晚落,蔓草自春生。怅望三分迹,流传后代名。

杭淮

杭淮

(1462—1538)明常州宜兴人,字东卿,号复溪。杭济弟。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正德间历云南提学副使,累官右副都御史致仕。与兄济并负诗名。有《双溪诗集》、《二杭集》。► 5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