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胡俨
半轮斜月隐青山,山色微茫马上看。水际石梁云影淡,沙中茆屋夜灯残。
鸡声唱晓星将落,雀羽翻林露正寒。举首神京东望近,天边红日上金盘。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一
昔年我病公南去,公病今令我北思。怅望停云千里隔,竹窗樽酒负佳期。
病中秋思八首 其三
秋风起苹末,秋意日萧然。蛩泣苍苔露,蝉愁碧树烟。
青毡遗故物,白首事陈编。却忆东湖上,垂杨老钓船。
题龚竹乡手卷诗七首 其三
五马庭前列绣鞍,桃花流水兴漫漫。林间甘露同谁采,松下芝英只独看。
白纻歌 其一
昨日之日不可留,飞光迅速如波流。嗟嗟少壮终白头,愿及芳时任遨游。
吴姬当筵歌白纻,清丝急管间宫吕。妙舞低回玉杯举,如何不乐空延伫。
村居即事十首 其七
住邻高士傍东湖,岁远人家杂沓居。城市从来多湫隘,村园新卜尽宽舒。
蔷薇弄影春风里,布谷催耕晓雨余。屋后门前尽农圃,间时扶杖看犁锄。
谒河内公墓
结缨不负升堂日,厚禄何如负米时。自古生民皆有死,一抔黄壤令名垂。
孔士祥挽诗
世家自古高东鲁,道德流传福泽深。扶老日携楷木杖,观书时傍墅坛阴。
沂南别墅花如雨,阙下孤儿泪满襟。相见昔曾交一臂,临风那忍寄哀吟。
士奇少傅以诗及绒缣庆七十次韵奉荅二首 其二
千梳白发如霜染,一寸丹心向日悬。梦断鸡声茅屋里,朝回凤阙彩云边。
寿征远致高贤祝,诗句频烦过客传。静坐窗前推物理,梅梢消息又新年。
题米元晖画 其一
江波日夜赴沧溟,烟树微茫岛屿青。独泛扁舟江海上,信知天地一浮萍。
乌栖曲 其一
银河高高横碧落,夜静微风动寥廓。树头露零正乌栖,空怀明月闭深闺。
折杨柳歌 其四
囊中孤桐琴,自与欢别来,玉指间徽音。折杨柳,临卬夜堂曲,相知不忠厚。
续十二辰诗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三 沧江烟雨
渺渺沧江上,冥冥烟雨来。几家茆屋掩,一个钓船回。
岸花红欲放,沙鸟白相偎。薄暮明霞出,清风扫雾开。
病中秋思八首 其六
未及重阳节,晨兴已觉寒。雨侵烧药灶,风折护花栏。
暂饱雕胡饭,长吟苜蓿盘。近闻禾黍熟,颇得老怀宽。
梅雪金鸡图
暗香疏翠晓凄迷,正是山中雪涨溪。咿喔一声红日上,满林惊起众禽栖。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十
仗外香风起,飞花点绣罗。柳阴啼翠鸟,池曲泛苍鹅。
归路烟霞迥,中天雨露多。晚来歌吹发,云际转纤阿。
池馆二首 其二
池馆寂无喧,清风水竹村。牛羊闲遍野,鸟雀动成群。
碧树初黄叶,青山半白云。悠然墟里外,秋色净衡门。
过大名
古郡荒凉半水波,昔贤名迹亦何多。沙丘望断秋风冷,荷芰飘摇满御河。
拟饮酒效陶渊明十首 其二
人生匪不营,所营在衣食。田畴虽久芜,常业当自力。
有男种桑麻,有女事蚕绩。耕织亦云劳,岁功幸已毕。
开轩弄书琴,游泳得闲隙。区区百年内,所乐在昕夕。
赋贫士效陶渊明二首 其二
田园久芜秽,解组赋归来。翳翳三径中,稚子紫门开。
匪我与俗违,俗情不我谐。种苗杂稊稗,种豆生草莱。
生计日已疏,悬罄实可哀。田父携酒至,慰我且舒怀。
偶兹苗未登,方春奚可涯。感父殷勤意,不觉倒樽罍。
酒中有真乐,陶然百忧排。
胡俨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 349篇诗文
题桑洲卷
春日村居四首 其二
过冀州
题古木修篁图为黄学士宗豫赋
暮春口号五首 其四
拟饮酒效陶渊明十首 其六
村居即事十首 其一
云山小隐
题平林烟雨图二首 其一
题兰二首 其二
送刘智安主事赴南京
卜筑新成胡学士以诗见寄就韵奉答三首 其一
桐溪四咏 其二
重过卢沟简夏尚书
忆昔四首寄士奇勉仁二少傅幼孜少保 其三
唐人羯鼓歌
有秋二首 其一
秋风辞三阕 其一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七 螺冈晚照
赋归二首 其二
人日从驾幸南郊梁赞善以诗柬寄因和之
寄汤得中二首 其一
寄汤得中二首 其二
正月五日食新
四时吟三五七言 其一
暑中咏怀 其一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四
题郭文通画二首 其二
春兴四首 其二
次韵仲熙侍讲元夕侍宴 其二
代菊荅五首 其五
骤暑
三台词 其二
徐州十二咏 其十一 燕子楼
村居即事十首 其四
题郭文通画二首 其一
游白鹿洞诗三首 其二
卜筑新成胡学士以诗见寄就韵奉答三首 其三
抗云楼
代菊荅五首 其三
村居即事十首 其九
过枞阳留题二首 其一
积雪 其三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九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十二
寓思
长垣谒蘧伯玉墓
题静山诗卷
白纻歌 其二
高唐道中
秋鸿曲
新安舟中望下邳见归雁鸳鸯
访石鼓
送刘子伟赴云南参议
上吕梁洪 其二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