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胡俨
洞庭风力劲,草木半摧残。逐客伤秋尽,初英向夕餐。
凄凄霜未降,厌厌露先漙。泽畔行吟处,魂消衣袂寒。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十二
隐隐烟中树,泠泠石下泉。露筋当日事,遗庙后人传。
节挺青云上,神留绿水边。往来空怅望,为尔辄凄然。
杨少傅士奇自京以诗惠酒肴随韵赋荅
衰疾事朝谒,迟留不忍离。恩深明主眷,义重故人思。
蚁酝分官瓮,羔肩侑客炊。金銮登宰辅,白首愧儒师。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一 芳洲春草
闻说芳洲上,春来生意多。微风交远翠,细雨涨沧波。
径没人稀到,泥香燕屡过。康成读书处,碧带晚烟和。
题龚竹乡手卷诗七首 其三
五马庭前列绣鞍,桃花流水兴漫漫。林间甘露同谁采,松下芝英只独看。
端午东内击鞠射柳应制 其二 射柳
青丝为鞚锦为鞯,万骑腾骧过御筵。花映乌纱簪彩胜,箭飞金镝发鸣弦。
插青矗矗分行远,剪白欣欣得意先。宫锦赐来覃沛泽,嵩呼声彻九重天。
曾氏八咏为子棨侍讲赋 其一 九峰迭翠
九朵芙蓉拥翠鬟,卷帘相对绿云闲。更邀李白题诗去,宛在夕阳秋浦间。
题郭文通画二首 其一
千尺长松山馆清,小桥流水净无声。落花啼鸟春风后,野服乌巾独自行。
暮春口号五首 其四
雨霁晓风清,春鸠几处鸣。落花粘屐齿,飞絮拂檐楹。
徐孺湖边宅,庞公陇上耕。吾犹逐人事,时复有逢迎。
荅杨少傅四首 其二
关西渺灵源,七闽启来裔。迢迢白鹤山,千载钟灵异。
阴德谅斯征,英贤出名世。乘时偶兴运,秉翰典中秘。
超遥三十年,实与风云际。宥密赞化工,中外仰经济。
垂休暨后昆,清白永无替。
杨柳枝词 其一
罨画楼前雨歇时。千丝万缕绿垂垂。无端却被风吹起,撩乱春心不自持。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八
并立春风里,莺声远度篁。椀分金露碧,石载紫琼霜。
灵籁生岩壑,流云出洞房。真成对图画,楼阁倚青苍。
正月五日食新
老病安田里,偏于药裹亲。昔年愁不腊,今日喜尝新。
止酒同元亮,躬耕愧子真。农书占岁稔,荠菜见初春。
雉鸡图
有禽有禽曰华虫,锦衣绮翼纷蒙茸。从来耿介出天性,顾盼矫桀勇且雄。
山茶花开雪初霁,竹光满眼摇寒翠。一声啼罢自梳翎,石上雪花无数坠。
骁媒影绝虞罗休,饮啄山中得自由。羽毛英丽从人羡,爪距收藏不妄投。
待得春来风日暖,四野麦苗青纂纂。桑下儿童总不惊,飞来飞去乐时清。
老我山林迹如扫,题诗空对丹青好。不学援琴作苦吟,谩想调羹跻寿考。
徐州十二咏 其四 亚父冢
三尺青铜盗岂知,只因虹贯草萋萋。鸿门玉斗空如雪,拂袖归来路已迷。
舟行晚咏
月出长河浪涌金,貂裘不怕夜寒侵。雁声落处风初起,两岸芦花霜满林。
白纻舞歌 其一
锦筵银烛照樽俎,丝竹悠扬荐芳醑。美人醉来白纻舞,红袖低垂娇不举。
村居即事十首 其一
天上归来葺敝庐,买松移竹事幽居。喜从邻里团新社,得教儿孙读旧书。
芳草池塘清涨溢,落花门巷绿阴初。莫言疏傅金都尽,颇似颜含乐有余。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八
先生何事最关情,人道如今太瘦生。故旧年来多老大,题诗不觉泪纵横。
曾氏八咏为子棨侍讲赋 其八 竺台兰若
石头细路长苍苔,古木阴阴宝刹开。莫道山中无惠远,时时人访虎溪来。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九
忆别琼筵苏合香,忍将昆布作衣裳。梧桐泪落浑如雨,踯躅花开空断肠。
胡俨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 349篇诗文
赋贫士效陶渊明二首 其二
病中秋思八首 其六
代菊荅五首 其五
村居即事十首 其四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八
乐琴书处歌为沈修撰赋
送朱孟德还宁夏五首 其二
雨雪中独坐怀杨学士士奇二首 其一
归田四时乐
豫章十咏 其九 章江晓渡
次韵答杨少傅勉仁二首 其二
乌楼曲(二首)
四时吟三五七言 其三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二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五
留寓通州
舟中纵目二首 其一
召伯坝 其一
雨后咏怀四首 其一
东平道中
古出塞曲
阅子棨行卷
二月一日早朝
折杨柳歌 其二
村居即事十首 其五
春雨述怀
赋归二首 其一
万竹轩为胡员外赋
上吕梁洪 其二
乌栖曲 其一
吊望诸君墓
二翁叹 其一
春日村居四首 其一
徐州十二咏 其二 戏马台
次韵一本集杜句见寄 其二
题龚竹乡手卷诗七首 其二
采莲曲 其三
结发行
四时吟三五七言 其二
有秋二首 其一
题古木修篁图为黄学士宗豫赋
四时词 其一
北京八咏 其二 玉泉垂虹
桐溪四咏 其一
秋风辞三阕 其三
寄李用初 其一
春晴纵步
暑中咏怀 其一
题梅为罗侍讲赋
颐庵图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十七
池上纳凉
过枞阳留题二首 其一
过南京三首 其一
折杨柳歌 其四
题兰二首 其一
闻络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