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闻砧短述

闻砧短述

明代 胡俨

凉风袅袅天宇清,寒蝉无声促织鸣。邻家入夜动砧杵,正是满空秋月明。

明月高悬雨初歇,闺中白练新如雪。才闻遽使客心惊,断续更阑转凄切。

老夫蒙恩有赐衣,授衣不起故园思。即今幸逢太平世,古来多寄边城儿。

诗人胡俨的古诗

徐州十二咏 其三 华佗墓

明代 胡俨

徒把金针事老瞒,千年荒冢朔风寒。从来枉却陈琳檄,到底西陵泪不干。

六月十日迎诏

明代 胡俨

天书遥降自胪句,五色云随使者车。袅袅鸡竿悬象魏,亭亭凤盖簇龙舆。

黄沙部落提封远,紫塞氛埃汛扫余。早晚王师归振旅,千官仗外拥琼琚。

送殷副使旦赴交址

明代 胡俨

除书先拜赴交州,采采芙蓉照去舟。千里西风随宪节,万年南服岭皇猷。

骅骝度岭朱崖晓,雕鹗横空白露秋。莫道霜威真铁面,仲堪儒雅更风流。

题一片秋意图二首 其二

明代 胡俨

欲揽芙蓉上采舟,浦云烟树隔沧洲。眼中秪觉秋光好,何事骚人却怨秋。

寄答冯员外敏兼简尚书胡公

明代 胡俨

眼中之人吾已老,冯郎俊逸声名好。珊瑚腾彩千仞渊,圭璋献瑞五色缫。

昔年过从在直庐,每有新诗多起予。近闻制作才华盛,却念山林风月孤。

人生七十古亦少,抱膝长吟几昏晓。展卷无心理蠹鱼,钩帘镇日闻啼鸟。

过客稀疏门半开,春风曲径长苍苔。眼前无限闲桃李,松竹青青手自栽。

使者远来传尺素,腊尽寒深冰雪冱。目昏手痹猝难书,回椷莫讶来迟暮。

南宫宗伯我故人,音信虽疏心独亲。燕闲接对如相问,为道萧萧雪满巾。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九

明代 胡俨

看看腊尽又逢春,想见春来气象新。造物小儿徒自苦,先生已办逐傩人。

江上二首 其一

明代 胡俨

归到西江上,扁舟若泛槎。青青香附草,的的野棠花。

断岸几千尺,孤村三两家。水生鱼正美,饱饭试新茶。

乌栖曲 其一

明代 胡俨

银河高高横碧落,夜静微风动寥廓。树头露零正乌栖,空怀明月闭深闺。

乌栖曲 其三

明代 胡俨

绣罗作帐玉为屏,流苏结带兰蕙馨。莫教窗下寒鸡叫,只恐匆匆梦惊觉。

题子昂枯木竹石

明代 胡俨

碧海珊瑚树,晴窗彩凤翎。紫苔封琬琰,翠袖倚娉婷。

秋色淡华屋,凉风生画屏。玉堂归老日,松雪洒余馨。

村居即事十首 其八

明代 胡俨

异卉奇花旋觅栽,便看粉蝶过墙来。紫兰破萼风前吐,红药翻阶雨后开。

儿子学琴初授谱,邻翁携酒强衔杯。人生得遂幽栖愿,不管黄鸡白日催。

高唐道中

明代 胡俨

行李飞蓬外,乡心落日时。路遥怜马困,野旷觉车迟。

碧草寒烟色,黄花夕露滋。千年盻子冢,独起后人思。

述古 其四

明代 胡俨

马迁述世业,博洽靡不通。蚤游燕赵间,飘飘气豪雄。

发愤垂制作,独见不相蒙。驰骋覂逸驾,凌厉六合中。

岂不念笔削,斧衮齐化工。蚕室有余悲,隐辞寓深衷。

缅彼班范流,藩篱守遗踪。

东平道中

明代 胡俨

白云飞尽碧天寒,夹道青山马上看。最是动人愁思处,虫声满地叶声干。

寄虞都御史

明代 胡俨

今之副都古中丞,才华超逸众所称。清如金壶贮寒露,皎如玉树含春冰。

昔年钱塘作太守,千里湖山歌杜母。一琴一鹤镇相随,藉藉声名在人口。

万里秋空一鹗抟,昂昂风来动朝端。胸中文史三冬足,座上冰霜六月寒。

朅来诗篇烂盈轴,错落明珠间清玉。方期丹凤鸣朝阳,岂比白驹在空谷。

嗟余才薄竟蹉跎,每爱新诗佳句多。几度相思不相见,其如屋梁残月何。

乌楼曲(二首)

明代 胡俨

阶前候虫鸣唧唧,机上美人不成织。
含情下阶望天河,鹊桥横练正无波。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十一

明代 胡俨

凄凄渔唱晚,历历雁声低。泽国遥通海,湖田半是泥。

帆悬风正北,山迥日沉西。万里同烟火,无人事鼓鼙。

采莲曲 其三

明代 胡俨

采得荷花香满衣,与郎相见思依依,晚凉湖上并船归。

并船归,桂为楫,激清波,荡明月。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四

明代 胡俨

鸣玉辞金阙,南来能几时。舟行人事减,水宿雁声悲。

驿近催程速,诗成得句迟。匏樽有清醑,时复一中之。

桐溪四咏 其一

明代 胡俨

一溪流水碧于蓝,日暖溪花醉欲酣。山鸟独鸣人迹绝,时看麋鹿下烟岚。

胡俨

胡俨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 34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