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端午东内击鞠射柳应制 其二 射柳

端午东内击鞠射柳应制 其二 射柳

明代 胡俨

青丝为鞚锦为鞯,万骑腾骧过御筵。花映乌纱簪彩胜,箭飞金镝发鸣弦。

插青矗矗分行远,剪白欣欣得意先。宫锦赐来覃沛泽,嵩呼声彻九重天。

诗人胡俨的古诗

杨柳枝词 其一

明代 胡俨

罨画楼前雨歇时。千丝万缕绿垂垂。无端却被风吹起,撩乱春心不自持。

春日村居四首 其一

明代 胡俨

春兴浑无赖,诗篇亦漫吟。老来安散逸,年少忆登临。

碧草萋萋发,浮云忽忽阴。洪崖好山水,怅望隔幽寻。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七

明代 胡俨

苍耳丛边寻马勃,桂花香里取蟾酥。虎头蝎尾须知避,苦酒酸浆不用沽。

江上二首 其一

明代 胡俨

归到西江上,扁舟若泛槎。青青香附草,的的野棠花。

断岸几千尺,孤村三两家。水生鱼正美,饱饭试新茶。

访石鼓

明代 胡俨

有石兮鼓形,质礧礧兮坚贞。始柔祇兮孕璞,实圆灵兮陨星。

玉人兮追琢,刓方兮就规。越千祀兮不泯,羌神物兮司之。

謇周道兮寝微,宣中兴兮奋发。天戈兮四挥,肆南征兮北伐。

徐方兮载安,猃狁兮摧残。方召兮桓桓,暨补衮兮仲山。

文谟兮武烈,流二雅兮咏歌。铿鍧兮炳耀,昭耿耿兮不磨。

繄端拱兮法宫,四海聿兮来同。选徒兮行狩,吉日兮车攻。

岐山巀兮苍苍,纷旗旐兮央央。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六

明代 胡俨

蚯蚓结来成百合,海羊斗处即蜗牛。莫认夏枯为益母,须知萱草解忘忧。

调笑词 其二

明代 胡俨

绿绮。绿绮。写得高山流水。海天烟雾漫漫。明月松风夜寒。寒夜。

寒夜。鹤舞银河初下。

题袁忠敏适耕卷

明代 胡俨

老亲昔典容台礼,令弟今为尚宝丞。父子一门真继美,田园百世亦相仍。

乌犍细雨春郊笠,粉蠹残编雪夜灯。长日桑榆鸡犬静,含哺鼓腹乐丰登。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四

明代 胡俨

鸣玉辞金阙,南来能几时。舟行人事减,水宿雁声悲。

驿近催程速,诗成得句迟。匏樽有清醑,时复一中之。

题故元端本堂殿臣王熙临宋徽宗雪雁图

明代 胡俨

端本堂中酒未销,侍臣图画写前朝。岂知夜半征车发,雪落沙场雁影遥。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三 沧江烟雨

明代 胡俨

渺渺沧江上,冥冥烟雨来。几家茆屋掩,一个钓船回。

岸花红欲放,沙鸟白相偎。薄暮明霞出,清风扫雾开。

折杨柳歌 其三

明代 胡俨

幽兰生谷中,亦知候春阳,独秀含清风。折杨柳,芳馨终自持,纫佩待欢取。

谒河内公墓

明代 胡俨

结缨不负升堂日,厚禄何如负米时。自古生民皆有死,一抔黄壤令名垂。

送龚子谏赴云南佥事

明代 胡俨

望断南云山万重,嗟君此去逐飞鸿。扁舟夜载琵琶月,短鬓凉吹芦荻风。

梦入碧鸡泷树合,路经铜柱瘴烟空。绣衣玉斧咨询日,已喜车书总隳同。

池馆二首 其一

明代 胡俨

池馆寂无尘,翛然物外身。已知生是幻,一任老随人。

暑去园林净,秋来月露新。平生耽逸趣,始得遂吾真。

送朱孟德还宁夏五首 其二

明代 胡俨

天涯望断白云飞,洒泪那能赋式微。满路杨花春欲暮,不堪飞雪点麻衣。

春日村居四首 其四

明代 胡俨

鸟鸣时雨霁,微物亦欣然。江山空有待,物色为谁妍。

傍树安鱼钓,开窗理蠹编。已谙萧散趣,不必更求田。

三友图为杨学士题

明代 胡俨

苍山岁寒冰雪深,草木摇落惟枯林。黄鹂无声幽谷冻,谁歌伐木求知音。

青牛老翁罗浮仙,此君心同铁石坚。千岩万壑岚烟灭,直向山中傲冰雪。

夜半篝灯寻茯翁,还将锦瑟邀湘灵。天寒翠袖酒力重,参横月落风泠泠。

觉来陡觉西湖晓,暗香春动苔枝袅。青鸾飞下五龙吟,孤山千尺茆斋小。

自起开笼放鹤来,水光山色静依依。高楼萧瑟华阳远,短棹平安剡曲归。

平生不解趋炎热,劲节芳心共高洁。图画流传学士家,华堂一见真奇绝。

荅杨少傅四首 其二

明代 胡俨

关西渺灵源,七闽启来裔。迢迢白鹤山,千载钟灵异。

阴德谅斯征,英贤出名世。乘时偶兴运,秉翰典中秘。

超遥三十年,实与风云际。宥密赞化工,中外仰经济。

垂休暨后昆,清白永无替。

阅古作寄简子启八首 其六

明代 胡俨

李杜诗篇今古豪,只缘体裁具风骚。昆仑万折归沧海,到底方知出处高。

胡俨

胡俨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 34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