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阅文山集谩述二首 其二

阅文山集谩述二首 其二

明代 胡俨

二龙南去海茫茫,社屋寒来雁叫霜。万死搴旗还举义,千金脱险竟浮洋。

都城不泯忠臣祀,国论犹传政事堂。志士悲歌多感慨,后人谁识谢翱狂。

诗人胡俨的古诗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九

明代 胡俨

楚州英杰地,客路短长亭。河水奔流浊,淮山隔岸青。

高歌惭白雪,行李隐华星。却喜耕农足,牛羊散满坰。

题梅为罗侍讲赋

明代 胡俨

碧玉枝头春一丈,千花万蕊森相向。罗浮月落参正横,梦回酒醒冰纨轻。

姑仙飞堕瑶台晓,萼绿华来青凤小。暗香隔断世间尘,玉箫吹动琼枝袅。

谁知傅岩有老翁,平生心肠铁石同。一朝试展调羹手,坐令宇宙生春风。

老眼看图临素壁,阳和似得真消息。呼儿把笔谩题诗,他日流传浑浪迹。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五

明代 胡俨

芙蓉露白菊花黄,枸杞霜晴橘叶香。金线重楼人不见,景天海月夜茫茫。

惊蛰夜大风雪落惊寝

明代 胡俨

急霰洒窗纸,飙风翻竹枝。划然衾觉冷,正是梦醒时。

晓起瓦皆白,春回花不知。老来肌骨瘦,无那被寒欺。

拟饮酒效陶渊明(三首)

明代 胡俨

几日不栖饮,酒饮辄开颜。
村墟寡轮鞅,柴门昼常关。
幽兰吐疏花,荣荣生竹间。
白云何处来,日暮宿檐端。
流盼不觉暝,明月出东山。¤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七 螺冈晚照

明代 胡俨

暮色苍苍起,螺冈敛夕晖。树林初晻霭,彩翠忽霏微。

川暝渔樵去,村深鸟雀归。谁家事机杼,灯火出柴扉。

徐州十二咏 其一 百步洪

明代 胡俨

九里山前百步洪,河流如箭石当空。黄头伐鼓穿洪去,宿雨初收日影红。

题兰二首 其二

明代 胡俨

幽兰兮谷中,芬独秀兮春风。援鸣琴兮搏拊,水泠泠兮山空。

过冀州

明代 胡俨

倦骑迟迟过信都,洚渠霜落草先枯。州人为说贤良吏,古有苏章今岂无。

折杨柳歌 其三

明代 胡俨

幽兰生谷中,亦知候春阳,独秀含清风。折杨柳,芳馨终自持,纫佩待欢取。

送陈侍郎洽镇抚交址

明代 胡俨

大将南征统六师,临轩授钺当赤墀。时来气感风云会,义重恩承雨露滋。

侍郎潇洒温如玉,佐戎妙选持钧轴。洒冰寒露贮金壶,蛮烟瘴雾消烦燠。

富良江头秋日洒,舳舻千里连麾旌。鲸波夜赤旄头落,龙骧晓日飞天兵。

楼船昔者夸杨仆,庙算今知得孔明。听笳月转青油幕,倚剑风生细柳营。

赤芾翩翩归奏凯,两阶干戚生光彩。已宣德教被遐荒,更播天声扬四海。

策勋宜列太常铭,千载邦家垂令名。男儿事业应须蚤,肯待萧萧华发生。

兹行又捧天书去,远人致尔思含喣。黄金台前花乱飞,请君且把征骖驻。

莫厌当歌劝酒频,明日相思隔烟树。

有秋二首 其一

明代 胡俨

颓龄淹困疾,却喜见丰年。露积村村获,官租迭迭蠲。

牛羊连下泽,雁鹜际平川。本自无桴鼓,幽居且熟眠。

送刘智安主事赴南京

明代 胡俨

仙郎乘传赴南京,满眼青山雪正晴。腊蚁驱寒时独酌,征骖踏月夜兼程。

高堂蟢子春光动,小阁灯花喜气盈。努力功名须报国,忠勤端不负平生。

四时吟三五七言 其二

明代 胡俨

白苎轻,纨扇清。抱疾同玄晏,传经非伏生。绿阴满径红尘外,独自微吟独自行。

题平林烟雨图二首 其二

明代 胡俨

旧游长忆在余干,几对琵琶烟雨寒。白发无情人易老,画中浑似梦中看。

过枞阳留题二首 其一

明代 胡俨

画舫朝天去,经过访旧游。青山只如此,华发已堪羞。

陶侃枞阳日,潘郎花县秋。儿童应不识,父老独能留。

徐州十二咏 其十 彭祖楼

明代 胡俨

锡封曾奠大彭墟,千古传来事不虚。明月满楼尘影息,仙人曾驾五云车。

续十二辰诗

明代 胡俨

鼹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
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
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懥。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丘。
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牧豕海东头。

试问阶前菊五首 其三

明代 胡俨

试问阶前菊,何如陶令家。门无五株柳,坐对一庭花。

寂寂秋将尽,萧萧鬓已华。几时归故里,稚子引柴车。

游白鹿洞诗三首 其一

明代 胡俨

骑从金笳发,肩舆画戟开。路穿芳草径,山倚白云隈。

秋色净如洗,晴岚翠作堆。昔贤遗教在,寻访洞中来。

胡俨

胡俨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 34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