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胡俨
山前树底碧迢迢,试问源头出处遥。斜落石梁疑饮涧,远趋沧海欲吞潮。
声从夜雨添来急,影逐晚风吹不消。太液池边春似锦,绿波长带翠烟飘。
拟饮酒效陶渊明十首 其九
四序更代谢,流光去如驰。顾匪金石坚,讵可千岁期。
昨日颜如花,今朝鬓成丝。寓形宇宙间,为乐须及时。
有酒不快饮,徒起雍门悲。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二
涧道苍苔合,房栊绣户分。碧淙晴欲雨,锦石暖生云。
嘉树千寻秀,灵蒲九节芬。广寒宫阙近,天语半空闻。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一 芳洲春草
闻说芳洲上,春来生意多。微风交远翠,细雨涨沧波。
径没人稀到,泥香燕屡过。康成读书处,碧带晚烟和。
松鹤图为师侍郎赋
玉雪森森被羽毛,一声清唳入云高。翛然独步长松下,曾载仙人醉碧桃。
端午东内击鞠射柳应制 其二 射柳
青丝为鞚锦为鞯,万骑腾骧过御筵。花映乌纱簪彩胜,箭飞金镝发鸣弦。
插青矗矗分行远,剪白欣欣得意先。宫锦赐来覃沛泽,嵩呼声彻九重天。
过大名
古郡荒凉半水波,昔贤名迹亦何多。沙丘望断秋风冷,荷芰飘摇满御河。
暮春口号五首 其一
村村农事急,好雨不愆期。蚕起桑初长,莺啼花已稀。
梦中随物化,诗里送春归。寡欲无荣辱,忘言绝是非。
望诸君墓
高丘枕长坂,吊古起遐思。义感先王重,书存烈士悲。
落花萦碧草,幽树语黄鹂。欲问当年事,卢沟有断碑。
题秋江独钓图二首 其一
放舟不向芦花宿,醉后独持一竿竹。青山两岸暮猿深,风叶萧萧湘水绿。
白鸥惯听古沧浪,凫鹥却散随波逐。
吊望诸君墓
税余驾兮盐沟,见崔嵬兮高丘。招遗老兮问讯,曰夫子兮宅兹幽。
方金台兮筑宫,贤彬彬兮来同。何夫子兮好修,亦驱驰兮向风。
振长策兮高举,下齐城兮建瓴水。时不可兮淹留,忽中道兮易轨。
謇遑遑兮宵征,顾交绝兮不出恶声。俾反戈兮相噬,心不忍兮辞诚。
孤子吟兮抆泪,放子逐兮离忧。自古兮如斯,嗟夫子兮抑又何尤。
春草兮烟浮,野苍苍兮云稠。吊夫子兮虽功美之不就,亦墓在良乡垂誉兮千秋。
春兴四首 其二
墟里人烟少,茆茨八九家。杜鹃啼夜月,鸂
晓过谷城黄石公庙
月落青山露气清,山头黄石立峥嵘。萧条古庙无灯火,惟有西风草木声。
豫章十咏 其九 章江晓渡
江平新水阔,月落澹烟横。沙上人初集,渡头天已明。
青山开霁色,白鸟度春声。舟楫无风浪,何妨日送迎。
云巢
一片闲云卷复舒,高人揽取结巢居。朝含雨气松楸润,夕扬山光枕席虚。
刘伶短锸醉空荷,陶令挽歌生自书。万物芸芸终有复,百年宰木谩欷歔。
人日从驾幸南郊梁赞善以诗柬寄因和之
题一片秋意图二首 其二
欲揽芙蓉上采舟,浦云烟树隔沧洲。眼中秪觉秋光好,何事骚人却怨秋。
雷塘
吴公台下是雷塘,望断春山碧草长。却笑相逢追往事,樽前犹说舞腰伤。
寄李用初 其二
一簪华发老秋霜,辽海归来逸兴长。夜雨灯前思旧处,谁家玉笛似山阳。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九
玉梁凌汉远,朱榭入云高。曲水含苍雾,孤峰耸翠鳌。
路回经月殿,赋就赐春醪。盛事千年遇,登临岂惮劳。
病中秋思八首 其六
未及重阳节,晨兴已觉寒。雨侵烧药灶,风折护花栏。
暂饱雕胡饭,长吟苜蓿盘。近闻禾黍熟,颇得老怀宽。
胡俨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 349篇诗文
杨柳枝词 其三
过仪真 其三
调笑词 其一
还乡行
四时吟三五七言 其四
代菊荅五首 其三
送胡文善还金华二首 其一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七
徐州十二咏 其十一 燕子楼
述古 其七
拟招
忆昔四首寄士奇勉仁二少傅幼孜少保 其四
二月一日早朝
古春意亭为张真人赋
题郭文通画二首 其二
忆昔四首寄士奇勉仁二少傅幼孜少保 其二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十
折杨柳歌 其一
赋归二首 其一
送陈侍郎洽镇抚交址
二翁叹 其二
登沛县歌风台
赋归二首 其二
拟饮酒效陶渊明(三首)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八
题袁忠敏适耕卷
癸丑元日试笔 其一
舟中纵目二首 其二
题师侍郎画四首 其一
闻络纬
题兰二首 其一
荅杨少傅四首 其四
和胡学士扈从猎阳山
访石鼓
东里学士携酒肴就菊对酌赋此酬寄
外江老人诗
昨承召命以末疾不能行感激追赋此
病中秋思八首 其四
徐州十二咏 其二 戏马台
骤暑
题郭文通画二首 其一
曾氏八咏为子棨侍讲赋 其八 竺台兰若
过邗沟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五
池馆二首 其二
送朱孟德还宁夏五首 其二
秋鸿曲
暮春口号五首 其四
池馆二首 其一
续十二辰诗
抗云楼
题静山诗卷
有秋二首 其二
孔士祥挽诗
试问阶前菊五首 其三
题平林烟雨图二首 其二
题鉴湖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