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留寓通州

留寓通州

明代 胡俨

独坐转岑寂,他乡留未归。疾风声猎猎,寒日影辉辉。

火冷炉烟歇,茶香酒力微。天时与人事,相值辄相违。

诗人胡俨的古诗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十三

明代 胡俨

茅屋烟村里,渔人十数家。矶头鱼在笱,门外鹭翘沙。

浊酒深浮蚁,扁舟小似瓜。不知江月落,和醉卧芦花。

江上二首 其一

明代 胡俨

归到西江上,扁舟若泛槎。青青香附草,的的野棠花。

断岸几千尺,孤村三两家。水生鱼正美,饱饭试新茶。

卜筑新成胡学士以诗见寄就韵奉答三首 其一

明代 胡俨

老来随处作颐庵,容膝何妨小似龛。终日掩关人迹少,绝无雄辩与高谈。

曾氏八咏为子棨侍讲赋 其三 龙潭出云

明代 胡俨

百顷澄潭细吐云,碧沙流水不生尘。若为唤起龙行雨,散作千岩万壑春。

九峰樵者

明代 胡俨

九峰幽处结茅庐,昼拾荆薪夜读书。林下日寻高士传,山中老共野人居。

只留子敬青毡在,莫叹虞卿白发疏。六十年来无一事,仙翁棋局近何如。

积雪 其四

明代 胡俨

积雪压檐端,风飘坠药栏。不愁萱带折,祗恐菊根残。

麦渍宜三白,毡寒老一官。病躯犹强起,肯作卧袁安。

北京八咏 其二 玉泉垂虹

明代 胡俨

山前树底碧迢迢,试问源头出处遥。斜落石梁疑饮涧,远趋沧海欲吞潮。

声从夜雨添来急,影逐晚风吹不消。太液池边春似锦,绿波长带翠烟飘。

春兴四首 其三

明代 胡俨

带雨教移树,分畦学种蔬。汉阴劳灌溉,栗里费耕锄。

看竹时呼鹤,临渊不羡鱼。芭蕉舒绿扇,高映碧窗虚。

望诸君墓

明代 胡俨

高丘枕长坂,吊古起遐思。义感先王重,书存烈士悲。

落花萦碧草,幽树语黄鹂。欲问当年事,卢沟有断碑。

惊蛰夜大风雪落惊寝

明代 胡俨

急霰洒窗纸,飙风翻竹枝。划然衾觉冷,正是梦醒时。

晓起瓦皆白,春回花不知。老来肌骨瘦,无那被寒欺。

村居即事十首 其九

明代 胡俨

村居虽僻喜高明,连日雨多阴复晴。药陇引雏双雉过,桑林唤妇一鸠鸣。

已将履历同春梦,且得清闲了此生。门外草青人迹少,杖藜随步惬幽情。

送陈侍郎洽镇抚交址

明代 胡俨

大将南征统六师,临轩授钺当赤墀。时来气感风云会,义重恩承雨露滋。

侍郎潇洒温如玉,佐戎妙选持钧轴。洒冰寒露贮金壶,蛮烟瘴雾消烦燠。

富良江头秋日洒,舳舻千里连麾旌。鲸波夜赤旄头落,龙骧晓日飞天兵。

楼船昔者夸杨仆,庙算今知得孔明。听笳月转青油幕,倚剑风生细柳营。

赤芾翩翩归奏凯,两阶干戚生光彩。已宣德教被遐荒,更播天声扬四海。

策勋宜列太常铭,千载邦家垂令名。男儿事业应须蚤,肯待萧萧华发生。

兹行又捧天书去,远人致尔思含喣。黄金台前花乱飞,请君且把征骖驻。

莫厌当歌劝酒频,明日相思隔烟树。

折杨柳歌 其四

明代 胡俨

囊中孤桐琴,自与欢别来,玉指间徽音。折杨柳,临卬夜堂曲,相知不忠厚。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八

明代 胡俨

先生何事最关情,人道如今太瘦生。故旧年来多老大,题诗不觉泪纵横。

清口驿

明代 胡俨

夜度清口驿,寥寥犬吠幽。人家散墟落,舟楫倚汀洲。

薄雾浮空起,长河带月流。悲歌何处发,不觉动离愁。

阅古作寄简子启八首 其六

明代 胡俨

李杜诗篇今古豪,只缘体裁具风骚。昆仑万折归沧海,到底方知出处高。

述古 其七

明代 胡俨

闳辩谈天衍,文具雕龙奭。公孙持坚白,李悝尽地力。

荀卿独老师,着论推儒墨。纷纷溷浊世,龙虎互吞食。

大道隐不遂,居然心恻恻。金骨岂易销,奈此众口蚀。

向使无春申,焉能免匍匐。汨汨数万言,性恶殊道德。

遂令上蔡儿,西游为鬼蜮。寄语昌黎生,匪惟不精择。

游白鹿洞诗三首 其一

明代 胡俨

骑从金笳发,肩舆画戟开。路穿芳草径,山倚白云隈。

秋色净如洗,晴岚翠作堆。昔贤遗教在,寻访洞中来。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十六

明代 胡俨

湖水渺无际,霜天雁叫群。画船都载酒,清兴浩凌云。

风月渔樵得,烟波鸥鹭分。此中有幽趣,不许俗人闻。

通州除日

明代 胡俨

衰病身先老,淹留岁又除。桃符循度索,竹叶渍屠苏。

樽俎人情好,风霜客思孤。官河冰已解,传发儗旋舻。

胡俨

胡俨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 34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