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胡俨
学富千秋日,龙飞万国春。重华生浚哲,大业秉经纶。
每切勤民志,深怀守位仁。老臣违执绋,抆泪向苍旻。
赋归二首 其一
谢病赋归休,官河几易舟。水平帆力缓,风细橹声柔。
豹每藏山雾,狐犹念首丘。有怀疏傅达,不为子孙谋。
追次虞都御史伯益见寄诗韵二首 其一
贰宪持衡肃柏台,每瞻丰采独徘徊。片言折狱真能事,樽酒论文愧不才。
落月空梁惊梦觉,西风远道寄诗来。料应蓟北河冰解,正是江南使节回。
曾氏八咏为子棨侍讲赋 其八 竺台兰若
石头细路长苍苔,古木阴阴宝刹开。莫道山中无惠远,时时人访虎溪来。
重过戏马台
拔山力尽楚声哀,戏马千年尚有台。若使后人伤往事,何能更醉菊花杯。
题师侍郎画四首 其二
几树垂杨覆水亭,双双白鸟度云屏。飘然一棹来相访,正是山人午睡醒。
过南京三首 其一
扈从身犹健,归来发已皤。山围形胜地,风涌大江波。
昔侍金銮晏,今乘画舫过。孝陵松柏茂,云际郁嵯峨。
秋风辞三阕 其一
秋风兮浙沥,天宇高兮澄碧。爽鸠兮习武,蝉悲鸣兮向夕。
云溶溶兮飞扬,月皦皦兮夜流光。繁星粲兮丽天,謇独处兮空堂。
瞻紫垣兮望太微,心耿耿兮神驰。揽天河兮在户,露忽零兮沾我衣。
豫章十咏 其九 章江晓渡
江平新水阔,月落澹烟横。沙上人初集,渡头天已明。
青山开霁色,白鸟度春声。舟楫无风浪,何妨日送迎。
过邗沟
春草萋萋春水流,行人此日过邗沟。想得都城车驾发,五云缭绕护宸旒。
北京八咏 其八 金台夕照
独上高台斜日红,遥天极目思无穷。迢迢关塞微茫外,簇簇山河声绣中。
鸿雁数声催暝色,牛羊几处散秋风。黄金销尽人何在,青史传来事不空。
桐溪四咏 其二
溪上山光翠欲流,云边泉落石岩幽。千竿竹影都无暑,一路松声已报秋。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十二
隐隐烟中树,泠泠石下泉。露筋当日事,遗庙后人传。
节挺青云上,神留绿水边。往来空怅望,为尔辄凄然。
三台词 其三
楼上角声呜咽,天边斗柄横斜。酒醒风惊帘幕,漏残月在梅花。
阅古作寄简子启八首 其三
声律精严格调难,更兼词气有波澜。性情吟咏随时见,雕琢何须刻肺肝。
积雪 其四
积雪压檐端,风飘坠药栏。不愁萱带折,祗恐菊根残。
麦渍宜三白,毡寒老一官。病躯犹强起,肯作卧袁安。
春兴四首 其一
门外草萋萋,东西路欲迷。莺捎穿树蝶,燕拾落花泥。
深翠笼长薄,流云度碧溪。独携筇竹杖,不觉过桥西。
舟行晚咏
月出长河浪涌金,貂裘不怕夜寒侵。雁声落处风初起,两岸芦花霜满林。
调笑词 其三
精卫。精卫。沧海填来几岁。飞来飞去翩翩。但见洪涛碧烟。烟碧。
烟碧。愁杀孤飞短翼。
拟招
山苍苍兮嶙峋,木薆薆兮山春。药房兮蕙櫋,谷幽幽兮水粼粼。
草芳兮兰馨,泉流兮鸟鸣。君之归兮云缤缤其来迎。
君不归兮使我心怦。山寂寂兮林幽,木黄落兮山秋。
桂树团团兮枝相樛,猿夜鸣兮啾啾。有芝兮可茹,有粳兮盈畴。
纫幽兰兮荫松柏,君归来兮乐琴书以夷犹。
召伯坝 其二
渺渺湖田草半青,鹭鸶风里立亭亭。忽惊船上金笳发,飞过春山点画屏。
胡俨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 349篇诗文
村居即事十首 其一
题龚竹乡手卷诗七首 其一
折杨柳歌 其三
拜谒献陵
续十二辰诗
池馆二首 其二
春晴纵步
士奇少傅以诗及绒缣庆七十次韵奉荅二首 其一
登金台
折杨柳歌 其二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五
游白鹿洞诗三首 其二
题一片秋意图二首 其一
独吟二首 其二
云山小隐
新安舟中望下邳见归雁鸳鸯
试问阶前菊五首 其二
积雪 其二
春兴四首 其二
长垣谒蘧伯玉墓
代菊荅五首 其五
送胡文善还金华二首 其一
病中秋思八首 其六
寄虞都御史
送朱孟德还宁夏五首 其二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六
北京八咏 其六 西山霁雪
代菊荅五首 其三
曾氏八咏为子棨侍讲赋 其三 龙潭出云
结发行
阅子棨行卷
望居庸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七
村居即事十首 其七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十九
暮春口号五首 其二
舟中纵目二首 其一
试问阶前菊五首 其一
正月五日食新
有秋二首 其二
独吟二首 其一
三友图为杨学士题
乌栖曲 其三
棹歌
忆昔四首寄士奇勉仁二少傅幼孜少保 其二
拟饮酒效陶渊明十首 其九
题金侍郎墨梅卷
送殷副使旦赴交址
上吕梁洪 其二
江上载书图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八 芙蓉寒雪
题师侍郎画四首 其四
续毁璧辞
送朱孟德还宁夏五首 其四
白纻歌 其二
暑中咏怀 其一
重过扬州
暑中咏怀 其二
游白鹿洞诗三首 其一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