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胡俨
雨晴山色好,太液暖浮春。游鲤遥吹浪,飞花近着人。
列筵深宠渥,载笔焕丝纶。愿继周南作,驺虞咏至仁。
豫章十咏 其十 龙沙夕照
龙堆截复环,隐映夕阳间。落霞迷翠渚,霁雪对青山。
津晚人争渡,林寒鸟独还。渔翁收网去,几个钓舟闲。
题许由弃瓢图
先生高致出尘嚣,爵禄曾闻不可邀。但使此心如止水,当年何必弃
述古 其七
闳辩谈天衍,文具雕龙奭。公孙持坚白,李悝尽地力。
荀卿独老师,着论推儒墨。纷纷溷浊世,龙虎互吞食。
大道隐不遂,居然心恻恻。金骨岂易销,奈此众口蚀。
向使无春申,焉能免匍匐。汨汨数万言,性恶殊道德。
遂令上蔡儿,西游为鬼蜮。寄语昌黎生,匪惟不精择。
松鹤图为师侍郎赋
玉雪森森被羽毛,一声清唳入云高。翛然独步长松下,曾载仙人醉碧桃。
题米元晖画 其一
江波日夜赴沧溟,烟树微茫岛屿青。独泛扁舟江海上,信知天地一浮萍。
赋归二首 其二
昔日乘传去,今年乘传还。从教妻子笑,落得鬓毛斑。
读易方知损,休官始得闲。有怀向平达,老去入名山。
过邗沟
春草萋萋春水流,行人此日过邗沟。想得都城车驾发,五云缭绕护宸旒。
题邹侍讲竹石
瑶岛轻寒暮霭青,天风吹动凤凰翎。珊瑚影里无尘迹,月色秋声酒半醒。
四时吟三五七言 其二
白苎轻,纨扇清。抱疾同玄晏,传经非伏生。绿阴满径红尘外,独自微吟独自行。
豫章十咏 其九 章江晓渡
江平新水阔,月落澹烟横。沙上人初集,渡头天已明。
青山开霁色,白鸟度春声。舟楫无风浪,何妨日送迎。
杨少傅士奇自京以诗惠酒肴随韵赋荅
衰疾事朝谒,迟留不忍离。恩深明主眷,义重故人思。
蚁酝分官瓮,羔肩侑客炊。金銮登宰辅,白首愧儒师。
徐州十二咏 其三 华佗墓
徒把金针事老瞒,千年荒冢朔风寒。从来枉却陈琳檄,到底西陵泪不干。
赋贫士效陶渊明二首 其二
田园久芜秽,解组赋归来。翳翳三径中,稚子紫门开。
匪我与俗违,俗情不我谐。种苗杂稊稗,种豆生草莱。
生计日已疏,悬罄实可哀。田父携酒至,慰我且舒怀。
偶兹苗未登,方春奚可涯。感父殷勤意,不觉倒樽罍。
酒中有真乐,陶然百忧排。
调笑词 其三
精卫。精卫。沧海填来几岁。飞来飞去翩翩。但见洪涛碧烟。烟碧。
烟碧。愁杀孤飞短翼。
桐溪四咏 其一
一溪流水碧于蓝,日暖溪花醉欲酣。山鸟独鸣人迹绝,时看麋鹿下烟岚。
重过扬州
百丈牵江夜未休,那知梦里过扬州。春风二月蕃厘观,不为琼花一少留。
述古 其四
马迁述世业,博洽靡不通。蚤游燕赵间,飘飘气豪雄。
发愤垂制作,独见不相蒙。驰骋覂逸驾,凌厉六合中。
岂不念笔削,斧衮齐化工。蚕室有余悲,隐辞寓深衷。
缅彼班范流,藩篱守遗踪。
村居即事十首 其十
从人说似浣花溪,小径通村路不迷。树底绿阴清蔼蔼,池边芳草碧萋萋。
有时门巷来驺从,终日园林听鸟啼。抱疾归休非吏隐,儿童莫讶任东西。
题子昂枯木竹石
碧海珊瑚树,晴窗彩凤翎。紫苔封琬琰,翠袖倚娉婷。
秋色淡华屋,凉风生画屏。玉堂归老日,松雪洒余馨。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七 螺冈晚照
暮色苍苍起,螺冈敛夕晖。树林初晻霭,彩翠忽霏微。
川暝渔樵去,村深鸟雀归。谁家事机杼,灯火出柴扉。
胡俨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 349篇诗文
白纻歌 其二
赋归二首 其一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三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二
过大名
杨柳枝词 其四
晓过谷城黄石公庙
过德州寄胡杨金三学士
题师侍郎画四首 其一
忆昔四首寄士奇勉仁二少傅幼孜少保 其二
召伯坝 其一
士奇少傅以诗及绒缣庆七十次韵奉荅二首 其二
曾氏八咏为子棨侍讲赋 其八 竺台兰若
古春意亭为张真人赋
梅雪金鸡图
次韵一本集杜句见寄 其二
题龚竹乡手卷诗七首 其七
寄答冯员外敏兼简尚书胡公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七
题故元端本堂殿臣王熙临宋徽宗雪雁图
昨承召命以末疾不能行感激追赋此
望居庸
暮春口号五首 其一
外江老人诗
卯山书屋图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八
过仪真 其三
拟饮酒效陶渊明十首 其八
题胡学士长林书屋图
题胡庭辉画
题龚竹乡手卷诗七首 其三
六月十日迎诏
拟饮酒效陶渊明十首 其四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十一
阅文山集谩述二首 其二
题兰二首 其二
北京八咏 其六 西山霁雪
新安舟中望下邳见归雁鸳鸯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一 芳洲春草
孔士祥挽诗
江上载书图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八
雨夕偶书
寄汤得中二首 其二
续毁璧辞
二翁叹 其二
寄李用初 其二
村居即事十首 其九
村居即事十首 其五
灯蛾叹
放鹤亭 其二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六
徐州十二咏 其二 戏马台
召伯坝 其二
棹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