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华蘅芳
逢君需次鄂江滨,堂上慈亲鹤发新。料得輶轩过两浙,征诗也到太夫人。
旅店题壁四首 其四
历尽青山怨路遥,带围渐减旧时腰。南方香草徒惆怅,北地花枝更寂寥。
此去亭旗休画壁,从来司马惯题桥。夜阑不作还乡梦,起剔残灯续解嘲。
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 其一
一别竟成鬼,凄凉管茂材。已无家可返,犹冀骨能回。
南国传烽火,西泠付劫灰。遗骸寻不得,每念不胜哀。
巳丑冬日送赵静涵表弟随薛星使出洋二首 其二
想见旌麾竞上船,一声去也各凄然。经过赤道知冬暖,渐露青山识地圆。
计到中途更甲子,及登彼岸即神仙。期君海外归来日,庆我偷生六十年。
题甬东布衣碎锦画谱四首 其二
矾山绢海喜临摹,过眼云烟只自娱。解道墨能分五色,何难双管写生枯。
红梅八首 其五
化工渲染欲春天,盼到繁华已近年。名士丰神多绮丽,美人态度总婵娟。
每逢索笑腮先赤,生就含酸色更嫣。最爱横斜疏影里,绛唇点点吐轻烟。
余从安庆回家两日,仍束装至上海,即得见俊儿凶信,作此悼之 其 ...
换骨灵丹秘不传,病魔缠汝最堪怜。自揉双眼低头想,一梦醒来只五年。
旅店题壁四首 其二
才卸征鞍小息肩,匆匆又着祖生鞭。羊肠经惯奚辞险,马足虽疲尚肯前。
渺渺燕云州十六,迢迢江汉路三千。雄心犹作闻鸡舞,莫向天涯更惘然。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 其二
望洋奚必久咨嗟,江海波澜共一涯。从古岛夷先入贡,至今汉使水乘槎。
辘轳辗水如喷雪,鞲籥嘘风尽变霞。剧喜楼船宽似屋,稳眠几认水为家。
经羊叔子故居
廿载襄阳镇,千秋岘首碑。至今过故里,涕泪不胜悲。
紫气分明却上眉,三生精魄怅来迟。每从香灺灯残后,想到牵衣索抱时。
红梅八首 其三
一枝幽艳冠群芳,薄晕胭脂作晓妆。品格不求人别白,梦魂还伴月昏黄。
纵参色相仍非俗,稍带铅华亦有香。毕竟春心终贴骨,夜深未解绛纱囊。
巳丑冬日送赵静涵表弟随薛星使出洋二首 其一
中表亲情老弟兄,忽将航海作遐征。此游未免人争羡,有志原来事竟成。
我恋慈帏难走送,君随使节便登程。明知只作三年别,忍看轮舟万里行。
题甬东布衣碎锦画谱四首 其四
伸纸挥毫不搆思,解衣磐礴已多时。若从绘事推能品,合让甬东老画师。
拟古二首 其一
郁郁涧底松,不受霜雪欺。懔懔七尺躯,岂为儿女移。
家有万卷书,寒暑不辍披。揣磨得精意,里闾推经师。
久事忽厌弃,雕虫非吾为。
过蒙阴
青山绕马前,远雾迷衰草。何处古东蒙,停鞭问遗老。
旅店题壁四首 其三
梦里年华客里天,蓬飘萍泊更谁怜。齐纨似雪堪裁扇,燕女如花解弄弦。
雁足尚羁千里信,马蹄已破万山烟。比来我亦疲鞭蹬,未扑征尘便醉眠。
题甬东布衣碎锦画谱四首 其三
颊上添毫惯写真,全从阿堵写精神。愿将百幅藤溪纸,留得昙花一现身。
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 其三
屈指逢君日,论交未十年。如何数相见,遽尔隔重泉。
混迹梁溪市,幽栖邓尉巅。从今回首望,空有泪潸然。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一
宦海归来气未平,笔端涌起石嶙峥。故留隙地教花补,想见当年伉俪情。
偶成三首 其二
海中鲛女本无家,泣得珍珠委水涯。欲泛扁舟寄惆怅,乱纱浅处断霞遮。
华蘅芳
(1833—1902)清江苏金匮人,字若汀。精研数学,深明格致。同治初,上海创立江南机器制造局,多所赞划。在翻译馆译算学、地质等书籍凡十二种。先后主讲上海格致书院、湖北自强学堂、两湖书院及无锡俟实学堂,造就数学人才甚众。又与徐寿制造黄鹄号轮船,为中国自造轮船之始。有《行素轩算学》、《行素轩文存、诗存》。译有《代数术》、《微积溯源》、《三角数理》、《合数术》、《决疑数学》等。► 73篇诗文
舟行杂咏六首 其三
题岳父邹壮节公遗墨
哭周韬甫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四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五
题琴河听雨图 其四
感怀四首 其二
舟行杂咏六首 其四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六
题琴河听雨图 其二
读杨范甫蛰盦诗草,戏题四律 其四
红梅八首 其二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二
题琴河听雨图 其三
海燕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 其一
寄弟二首 其二
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 其二
红梅八首 其七
寄弟二首 其一
山东道中作
有赠二首 其一
读杨范甫蛰盦诗草,戏题四律 其二
舟行杂咏六首 其五
徐君雪村以青铜矛相示因为作歌
红梅八首 其一
读杨范甫蛰盦诗草,戏题四律 其三
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 其四
和乩仙一清道人刘将军行
旅店壁间,多行人题咏,余每投宿,必录其佳者,因作七古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 其四
题琴河听雨图 其一
红梅八首 其八
题甬东布衣碎锦画谱四首 其一
感怀四首 其四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 其三
感怀四首 其一
舟行杂咏六首 其二
悼亡二首 其一
送吴晋壬北上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三
红梅八首 其六
红梅八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