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公辅
巍峨高阁倚山墩,径入藤萝俗不浑。厌逐天涯违白社,欣从家圃对青樽。
不妨褦襶恣游眺,况有骚人共谑言。醉后村烟看渐翥,花阴移席坐云痕。
过彭泽县
石城苍壁倚岧峣,俯瞰长河抱郭遥。帆影萦烟随浪渺,山光入座马云飘。
独怜呼马频惊鹤,何异督邮苦折腰。赋就归来松菊径,千秋谁不羡高标。
挽秋涛先生
时难始识特操殊,为国捐躯孰可符。名义心存危愈厉,纲常身任断尤扶。
泪流不断九江水,节亮无惭六矢弧。我共櫜鞬君独厄,忠魂料得气吞胡。
和何云侣年兄
昔曾逐队上明庭,早赋閒居唤我醒。泗水扬辉呈极宿,阮山分映丙兰英。
庚联乙丙生成序,诗并埙篪唱和情。七十馀年过眼是,共看阶树竞华嬴。
送余舅归应试
离家岁一更,旅邸共扬衡。言别风烟黯,思归羽翮轻。
囊羞无所赠,道远有馀情。珠海鲲池阔,快登万里程。
赠别堪舆刘纶甫
胸里何尘不扫除,天涯到处适吾庐。青山绿水恣游眺,淡霭闲云任卷舒。
才得秋风披语座,何堪鸿雁唤离群。逢人若问山中叟,浊酒留宾只剪蔬。
和水南方恒侄见寄 其二
风化波流孰砥维,一门节孝好支持。满千积功三千界,望百慈亲霞十儿。
酌得流霞供鹤发,舞回斑袖映庞眉。商山芝草瑶池月,都任庭除共玩嬉。
顾义仲访余常德
今昔交游感慨生,通家孔李重含情。其如鼎水难持赠,聊借秋风一棹轻。
寿甘愚兄七十一
愚溪昔著古人风,甘守一愚复见公。机械不将猜野鸟,敦庞直可傲灵枫。
参来寿诀熊经外,会得神全斝酒中。七十海筹初屈指,椿萱长护竹枝丛。
初度写怀
悠悠何物束筋骸,多少非心搅旅怀。读罢蓼莪篇欲废,啼残鸾鸟韵谁喈。
孤悬弧矢成虚度,得趣园林尚未谐。傍坞榴花应共笑,乡关回首几重崖。
至日舟中
葭管飞灰景物移,微阳昨夜渡江湄。朔风凛烈帆樯觉,暖气初回花木知。
香圃梅花应有韵,客途柳色尚含姿。纷纷四牡驱驰急,那似沙边稳卧鸶。
游馀仙洞
石壁倚崔嵬,临流小洞开。纡盘穿竹径,高下陟云堆。
远俗浑无暑,淩空却有台。开山谁氏者,俯仰重徘徊。
和大云上人
乍看飞锡杖,来叩薜萝幽。菊绽香浮钵,风轻秋满楼。
山中容我老,尘外几人休。说法兼敲句,相将石点头。
映岩堂桃花盛开 其二
薇垣烂熳春,桃片点阶匀。风里排香阵,槛前布锦茵。
游蜂深得意,粉蝶也骄人。分付黄鹂鸟,莫催景色频。
迎春赋
鼓角迎春闹市衢,看来三五步相趋。人看春也年年似,春阅人兮岁岁殊。
浪说翠蛾横半额,那知白雪转盈腮。春来春去浑如此,臈酒何辞倒碧壶。
寄归永言兄
寒冬一剑涉天涯,客路间关感物华。隐隐浮云攒万岫,漫漫浅水荡孤艖。
计程不惮都畿远,回首那堪岭树遮。燕市虽然春色近,犹怀昔日咏梅花。
和韵
历落频年叹寄居,故园松菊梦撩予。飞来锦字云边雁,传到阳春雪里书。
碧草乍惊辞野谷,寒梅却赖有池蕖。天涯无限登楼意,日倚疏篱望太虚。
初一日同高戴韦龙乘六二同年并江西张墨卿桥梓饮于东家
旋途风雪不胜寒,赖有屠苏对夕欢。纵饮不辞卢采剧,高歌那觉漏更阑。
萍踪会拟五星聚,剑气光腾万里看。上苑风光春色好,看花共约向长安。
归田十首 其九
每耽小睡思藤轮,况值秋声入户频。彭泽归来依绿柳,野堂飞不到红尘。
问谁许我为知己,除却明农是故人。万境都归虚幻里,倘来何物役吾身。
赠杨金山堪舆
君家有秘诀,千古得真传。一剑横河岳,五仓会谷川。
黄金凭法眼,绿树护新阡。不尽临歧意,注眸鸟外天。
访容素子不遇承腆贶答之
清风明月夜,几度想襟期。本欲亲青壁,末繇炙紫芝。
蓬蒿还野径,筐篚灿梅枝。迹远神弥迩,隰桑载咏而。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334篇诗文
又步韵自述 其二
元日怀诸父老子弟
喜谢养元至署前韵
与李唐谷话旧
过仙羊石
又步韵自述 其一
桂林中秋舟泊訾家洲同似景侄赏月 其二
挽陈慈舟亲家
忆兄兼怀各侄孙
三水移舟
憨叟初登叱石岩
宿湘潭和壁韵
叱石八景 其七 花径游丝
辛巳元旦
九江道上
衙署观桃 其五
戊寅元旦祝圣回
和宗室干锥
乐昌阻雨刘亲家韵 其二
登高郭伯从韵
又与谢文学为珍侄适初君常端伟僧念今湛波西庵同集分得莲字
五羊舟行
哭临儿 其九
和荔圃长春
宿石首县
平乐起岸
过应城县被寇处
憨性
衡山早行
岳州从陆登舟顺风过临湘新堤市
诸侄行绘荔圃长春图各有题咏兼榼酒过酌有歌姬在坐
转南台
元旦赴朝先雨后晴
和宗室送菊 其二
北路值春怀诸兄并朱志晓容同年
武冈道中小年
初度尔攀孙寄寿依韵答之
邵陵别意七首 其二 马益轩
余舅六十一
落梅十首 其一
豫儿归
初寒拜先考墓适君常侄携茶榼至口占
阳台晚望山在汉川城外以候按台驻
湘乡道上立春
和郭伯从何木生添孙韵
和上人祝寿
九如图寿邓抱真七十一
寄洪承畴亨九同年
梁毓丽五舅话旧
将至永兴
忍非馆为李扶乾表侄步韵
似熊侄衙归
寄寿耀皭侄六十一
郯城道上
归田十首 其八
元宵雨雪
映岩堂桃花盛开 其一
容亲家惠寿品有西洋酒并诗依韵
陈芬阁过访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