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公辅
锦袍山静日轮赊,不向干支问岁华。只有清閒酬步屧,都无技俩扰烟霞。
风翻丛桂堪开社,月上疏篱可看花。即此便为难老诀,浪言勾漏觅丹砂。
宿桃源
郊啼出谷莺,暮色度春晴。恰借花名县,惟凭水作城。
井闾同社里,鸡犬夕阳声。驲吏疲奔走,传言免送迎。
南台旧门役送过江
昔日勤奔趋,重逢亦复然。相看吾鬓上,已是雪花巅。
试问今时事,何如十载前。盘旋又别去,搔首夕阳边。
迎春赋
鼓角迎春闹市衢,看来三五步相趋。人看春也年年似,春阅人兮岁岁殊。
浪说翠蛾横半额,那知白雪转盈腮。春来春去浑如此,臈酒何辞倒碧壶。
宜章舟行
微雨点苔斑,放舟浅碧湾。乘流人坐稳,轻棹水潺湲。
树色侵篷绿,蝉声夹岸间。回头一引望,已过几重山。
元旦赴朝先雨后晴
北窗未得傲羲皇,漫向枝栖皇里傍。紫陌迎暄归柳色,青规送暖睹班行。
云间快睹金轮展,风静欣闻柏颂长。到手年华忘老丑,白头逐队戴恩光。
和大云上人
乍看飞锡杖,来叩薜萝幽。菊绽香浮钵,风轻秋满楼。
山中容我老,尘外几人休。说法兼敲句,相将石点头。
七夕有怀
此夕繇来乞巧同,惭予抱拙对虚空。犊裈且把长竿曝,云锦那须组织工。
牛渚风高飘鹊羽,梅梢月冷逗房栊。宦情争似乡情好,清夜凭栏望彩虹。
哭唐元朴老师
十年遥隔步趋前,不断音书到海边。八十星辰犹是履,崔嵬泰岳乃云巅。
丰城宝剑芒何在,蒿里哀歌露溘然。筑室深惭端木子,长涕飞洒洞庭烟。
永觉表侄署中小酌
朝来何事鹊声闻,倒屣衙斋喜聚群。未似上皇娱北牖,且将樽酒草南薰。
园中芳草迎人绿,阶下閒花带月芬。共尔订盟湖海畔,归来步屧共看云。
寄答陈平若同门
怀人几度感秋蓬,消息遥凭健羽鸿。虽是停云浮影渺,犹然鸣鹤和声通。
华山未许希夷擅,石峒还期鲁直同。自笑风尘空潦倒,扁舟泛向海之东。
宿山口民房
结茅逢路叉,生计附桑麻。借宿难容马,披衣易染霞。
枕边蛙语乱,檐角月痕斜。参得玄同理,何庐非我家。
陈芬阁过访 其一
欣逢胜友坐亭檐,别久相看白发添。逸趣都从闲况得,高谈那把世情拈。
吐珠敲玉陈惊坐,傍柳随花夏不炎。更喜山中疏礼法,野人鸡黍未伤廉。
似雅侄西庄野酌 其四
幽寻何必谢家墩,树色岚光叠叠浑。山鸟不猜忘机老,啼声如劝酌芳樽。
欲凭真率消长日,且藉徜徉狎放言。隔断炎尘无溽暑,林端新月挂微痕。
阅大计报
三年计外吏,仕路一都卢。纵得逃时议,安知是坦途。
如何堪执着,无亦任疏迂。自昔称贤者,争传二大夫。
正月初二日早行苦寒
冰凝水面雪遍歧,盐撒空中拂柳枝。寒午宿禽栖尚稳,履端行客迹还稀。
陇头无使青梅树,雪上何人披鹤衣。愿借天边红日丽,负暄乘暖到京畿。
区敬庭舅诗扇寄寿依韵答之
家山缥缈隔崔嵬,玄鹤呼朋客未归。两度冈城留拂袖,几回楚国月翻衣。
凭将赤鲤来青玉,乍觉风光到紫薇。何物磨人羞览镜,不禁清梦逐霞飞。
望衡山步卢本潜壁间韵
神游久到祝融西,高插层云汉与齐。缥缈望穷双眼豁,参差罗列万峰低。
登临几费骚人屐,点缀惟凭彩笔题。马足又从尘路去,胜情未得遂攀跻。
赋得芝兰玉树谢养元老郎君泮游
善果培根厚,繁枝浥露溥。庭垂阴是杏,阶馥树为兰。
风神通楚畹,韵致映琅玕。淡质英初放,异香向日攒。
登高郭伯从韵
拉客携孙心若飞,席阴前岭话机微。岩光映酒烟凝紫,秋色留人暮未归。
欲与黄花分逸致,凭将晚节傲斜晖。邻山呼马兴犹剧,醉影参差月上衣。
九江道上
淩虚高塔拥旌幢,水色连天日九江。翠点青山云袅袅,波摇野艇国双双。
每思故国怜春树,却望并州是楚邦。试听枝头黄鸟语,声声似弄送春腔。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334篇诗文
宿周家田庄 其一
二十九日途中偶成
同黄饷科游岳麓看禹王碑谒孔圣庙 其二
刘亲家初度素酌
宿黄茅堡
梁毓丽五舅话旧
二十七日宿护城驲饮主家吴名扬
与张融我宪副斋捧北上直奴警戒心朝暮相依雅爱真切兼承佳刻见教答 ...
赠别堪舆刘纶甫
平乐至阳朔一带俱是石峰嵯峨口占
瀛一侄母子夫妇三寿
叱石八景 其三 峭壁淩汉
入桃源
龙榜看土镇 其二
清溪舟行骤雨即晴
又步韵自述 其二
过袁中郎故居有忆小脩年兄
邵陵别意七首 其三 彭澄源
余舅六十一
乘风夜至芜湖
守岁步何采侯年家韵
和上人祝寿
京邸除夕
初度尔攀孙寄寿依韵答之
忆三兄
又与谢文学为珍侄适初君常端伟僧念今湛波西庵同集分得莲字
憨谋
方束归装得陆周明世兄书有怀老师及诸兄因寄答
变产
宜章有怀
忍非馆为李扶乾表侄步韵
归初寄怀石藏孙
京邸立春
又步韵自述 其一
似熊侄衙归
衡山偶遇君常约游衡山不果
和何云侣年兄
和郭伯从何木生添孙韵
叱石八景 其八 岚巘樵歌
去金陵十四载矣斋捧偶过昔日铜台旧交无一在者感赋
刘浣玉
落梅十首 其六
加衔湖北
寿梁我泉九十一
宿石首县
和荔圃长春
得允请报告
挽崇滚弟
寿甘愚兄七十一
衙署观桃 其四
衙署观桃 其三
赴任哭四兄
诸侄行绘荔圃长春图各有题咏兼榼酒过酌有歌姬在坐
三水移舟
豫儿归
邵陵别意七首 其二 马益轩
仲春怀华阳王函三国附寄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