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公辅
白雨狂风五月天,须臾霁色复依然。鹧鸪隔陇啼声晚,一派河流送客船。
署中梅初开
谁催春意入官衙,忽见庭梅已放花。几点如星疏有态,数枝斗雪澹无华。
仙郎梦觉香风远,宿鸟栖群瘦骨斜。路隔衡阳无驿使,折来那得到仙家。
挽崇滚弟
尔我同庚如骨肉,相随宦邸鹤音和。十年三径陶然共,千古一朝颜奈何。
去岁欢颜浮柏斝,今时青泪湿春罗。栽蔬隙地间抛却,谁为编篱护薜萝。
和何云侣年兄
昔曾逐队上明庭,早赋閒居唤我醒。泗水扬辉呈极宿,阮山分映丙兰英。
庚联乙丙生成序,诗并埙篪唱和情。七十馀年过眼是,共看阶树竞华嬴。
寄答陈平若同门
怀人几度感秋蓬,消息遥凭健羽鸿。虽是停云浮影渺,犹然鸣鹤和声通。
华山未许希夷擅,石峒还期鲁直同。自笑风尘空潦倒,扁舟泛向海之东。
又前韵忆家
昔年守岁乐何涯,此夕如何坐寂斋。榾柮敌寒增客感,韶华向晚重离怀。
一行历日诚难挽,两地忧思孰可排。樵鼓又催嵩祝去,强将心事附诙谐。
和张泰岩谒伏波将军庙志感之作时在滇招降普寇也
人心原在是非公,归向惟凭德望崇。自昔无端猜薏苡,于今那不羡英雄。
泽同武水流何尽,名并庐峰耸太空。俎豆千秋勤庙祀,后人犹得藉遗风。
守岁步何采侯年家韵
但看须眉勿问年,旷观世界有三千。且将心事随飘瓦,纵遇奇数付老天。
春上桃符应有脚,琴逢知己岂无弦。若非主德怜耆旧,未得相依椒颂传。
旅寓有感
黄梅疏雨日初长,节序频移水一方。云卷池塘蝼蝈语,风翻堤径柳花扬。
撩人景物偏多态,忧世痴情却欲狂。夜里几回还里梦,竹声敲醒又他乡。
辛巳元旦
东风忽又遍天涯,柳色回春读易斋。辛巳编年开玉历,阳和际晓逼人怀。
都将隔岁山川色,渐作新春景物排。鸣佩冲寒趋虎拜,皇龄期与祝圣谐。
二十二日寓南雄萧子华持扇索诗其母贞节堂上有芝兰词陈省堂所作灯 ...
梗迹憩行晚,相逢节义家。庭前戏彩袖,阶畔长兰芽。
青壁重湖海,醇醪醉脸霞。那堪南浦去,月色照梅花。
初一日同高戴韦龙乘六二同年并江西张墨卿桥梓饮于东家
旋途风雪不胜寒,赖有屠苏对夕欢。纵饮不辞卢采剧,高歌那觉漏更阑。
萍踪会拟五星聚,剑气光腾万里看。上苑风光春色好,看花共约向长安。
请告致仕
三十年来戴主恩,匡时无略滥薇垣。引年非是耽幽谷,揣分正宜情故园。
一纸陈情呈法座,九霄甘雨望王言。圣明倘肯怜疏拙,白发栖迟有阮村。
除夕二首 其二
坐对青灯夜息阑,数声鼓角送残寒。每惊炮竹催年急,转羡园林淑景宽。
家计未能逋事了,客途那得梦魂安。回思昨岁团栾处,星斗宁堪两地看。
哭临儿 其十
堕地年来三十三,结盟集友共图南。电光倏忽迷深叇,剑气微茫落碧潭。
同社朋来悲失侣,些章歌罢泪沾褴。伤心最是倚闾处,萧索其如白发鬖。
戊寅元旦祝圣回
郁葱佳气蔼云霄,五夜鸣珂邸第朝。春信先凭梅柳度,阳和遍及海天遥。
风翻仙仗腾腾舞,晨啭新莺恰恰娇。楚国每勤明主顾,荡平应始自今朝。
寿锦袍罗
锦袍山静日轮赊,不向干支问岁华。只有清閒酬步屧,都无技俩扰烟霞。
风翻丛桂堪开社,月上疏篱可看花。即此便为难老诀,浪言勾漏觅丹砂。
荆门道中
日夕驱车底事忙,轻烟笼树淡山装。野花开遍斜侵径,阵阵乘风扑袖香。
舟中忆椿萱
晚子依依膝下娱,七龄方始识之无。自知补拙惟韩线,敢谓投时有魏珠。
三釜末由供菽水,二人何地答勤劬。梅山暂老龙鳞树,怅望白云夜月孤。
落梅十首 其五
楚楚带云扮晓妆,无声下径鸟惊狂。花魁原是占春早,催得群芳趁雨忙。
衙署观桃 其一
春光景物渐舒森,官舍园亭对碧岑。含露生香桃自媚,随风舞瓣蝶来寻。
祇缘吏隐馀长日,得藉花茵坐夕阴。数片斜飞红点袂,依稀点入客边心。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334篇诗文
区敬庭舅荔圃话旧 其二
将至永兴
送容亲家
九月过绿乡亭见黄菊盛开有感
长至日阻风独酌
生日和香山侄孙
拜父亲遗像
刘浣玉
寄赵亲家
过常德杨侍御留饮曹郡伯在坐旋别去有稚童跪送于郊不知谁氏子也
移镇辰阳杨司马饯于河洑寺
汉川候按君未至
和宗室凤岐扇诗
元日怀诸父老子弟
寄陈平若年丈
登七星岩绝顶
早发浈阳峡
元旦荣府朝贺
归初寄怀石藏孙
游馀仙洞
瀛一侄母子夫妇三寿
过彭泽县
宿周家田庄 其二
桂林道中
舟过三水凝生韵
寿梁我泉九十一
乘风夜至芜湖
途中早起自叹
北路值春怀诸兄并朱志晓容同年
南台旧门役送过江
陈芬阁过访 其二
映岩堂桃花盛开 其二
送尔觉归潮连
邵陵别意七首 其六 孝廉文学
和荔圃长春
归田十首 其二
和宗室送菊 其二
宿桃源
似雅侄西庄野酌 其三
宿湘潭和壁韵
斋捧启行
请告不允时陪巡长沙岁近除矣
耕夫
憨性
张泰岩别于留都十一载适遇于常武共谈往事又见其两孙雅致楚楚喜赋
落梅十首 其十
宜章舟行
初度依旧韵
邵陵别意七首 其二 马益轩
挽李门生
宝庆署中得念唐表兄书
喜晴刘韵
初度尔攀孙寄寿依韵答之
代寿岳丈
欧阳氏东华精舍册
赋赠容贞子因怀其先君旧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