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辛丑春日书怀十首 其一

辛丑春日书怀十首 其一

明代 黄淮

晨风驱宿雾,淑气飏晴曛。春过未逾半,花开到几分。

无聊常自语,有信苦难闻。赖有朋知在,相看意颇勤。

诗人黄淮的古诗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二十

明代 黄淮

先驱传警到前茅,万乘屯云猎近郊。报道合围论赏格,又沾恩宴出行庖。

又用韵简友人二首 其二

明代 黄淮

朝回骢马玉为珂,燕寝凝香得趣多。酒量鲸吞翻海月,簟纹龟绉浥湘波。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二十 ...

明代 黄淮

列宿森罗见景星,祥光直与月同明。太平有象于今见,垂拱无为人自宁。

用同字韵奉方外交洽南洲

明代 黄淮

每羡瞿昙旧法宗,孤高不与世人同。降魔神力归禅定,破钝钤槌属钜公。

杖锡影摇沧海月,袈裟香度少林风。几年暂尔酬缘业,却笑浮生类转蓬。

辛丑春日书怀十首 其二

明代 黄淮

志穷名愈晦,道在命何悲。得失惭求剑,凄凉陋泣岐。

日酣花弄色,烟重柳颦眉。遥想春光好,令人喜复疑。

辛丑春日书怀十首 其四

明代 黄淮

故山瓯浦上,先陇白云边。湖水涵春碧,松花落莫烟。

盘餐寒食雨,箫鼓太平年。两地相追忆,伤心一惘然。

问菊问竹各二首 其二

明代 黄淮

试问故园菊,霜根今尚存。春风一披拂,生意满乾坤。

舟次济宁柳色未改澹斋有诗因次其韵

明代 黄淮

济宁南下接通津,杨柳冬来色尚新。自是圣恩深雨露,坐令枯朽总回春。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十二

明代 黄淮

车驾清晨幸辟雍,亲行释菜振文风。儒臣讲罢天颜喜,坐赐龙团侍从同。

冬至和濂泉诗韵

明代 黄淮

晓来翘首瞩晴霄,紫气多从日下飘。破腊葭莩飞玉琯,迎春梅柳日霜条。

共誇此日欢方洽,未信明年暖尚遥。环佩趋朝天阙晓,五云重睹凤仪韶。

赠僧雪庭

明代 黄淮

少小曾参不二门,谈空说法更精勤。一杯径渡沧溟晓,半榻晴分雁荡云。

巫峡猿声愁夜月,峨嵋秋色澹寒曛。禅心本自无拘碍,何事虚名与世闻。

见飞絮

明代 黄淮

莫怪年来鬓易霜,柢缘愁里度春光。杨花何事浑无赖,也逐东风过短墙。

癸夘正旦简同列诸公二十八韵

明代 黄淮

凤历颁王正,青阳肇岁功。化机潜斡运,品汇总昭融。

瑞气浮金殿,彤云绕碧空。晓钟开万户,黼座俨重瞳。

声度天边乐,香飘仗外风。车书归一统,玉帛总来同。

剑佩趋群辟,貂蝉引上公。嵩呼伸颂祝,国祚永尊崇。

昔缀班行久,均沾宠眷隆。退朝双阙下,侍宴百花中。

内酝和璚液,春幡络綵绒。鸾刀新脍鲤,禁脔重胹熊。

香橘存馀绿,仙桃擘醉红。蔗浆金碗冻,汤品绛纱笼。

湛露歌初合,清平曲未终。中天悬日月,鸣凤集梧桐。

自顾才多慊,俄惊疾在躬。迢迢天路远,寂寂暮途穷。

偃蹇犹颠木,飘零逐走蓬。徒怀青眼客,渐作白头翁。

力薄筋俱困,心烦耳半聋。逢时增嘅叹,逐物易昏蒙。

涸鲋须霖雨,羁禽恋旧丛。仁恩均覆载,民物尽帡幪。

钦恤严三覆,询谋达四聪。刮劘兴废滞,施舍起疲癃。

吾道时方泰,亨途迹可通。相期敦素履,努力罄丹衷。

次省斋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黄淮

年来甲子已云周,白发萧萧不耐秋。思逐孤云天外远,身如一苇浪中浮。

服田曾竭三时力,种橘能同万户侯。农圃关心何日遂,清樽浊酒可忘忧。

承旧同僚诸阁老屡遣惠诗以志之

明代 黄淮

人情疏阔易乖离,高义相怜久不衰。免使题门如翟尉,多缘知己过钟期。

青霄云翮垂馀荫,阴壑霜松挺故枝。瞻企无由怀似海,临风搔首一嗟咨。

甲辰春和兰室病中诗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黄淮

雨声寒尚滴,雾气湿难消。眼底春犹浅,愁边梦更饶。

湖山乘月夜,杖策看花朝。白发应多感,凭谁慰寂寥。

杂咏八首 其二

明代 黄淮

时往时来警铎,半明半灭残灯。枕上暂成归梦,觉来愁思偏增。

闻箫

明代 黄淮

一枕凄凉梦未休,忽闻箫管杂歌讴。谁知曲里声声思,都是羁人宛转愁。

忧闷无聊偶诵东方虬昭君怨三绝后二首妙无以加前一首颇伤于怒予因 ...

明代 黄淮

欲语娇还怯,含颦耻复惊。和亲能固敌,妾不爱微生。

丙申正旦 其二

明代 黄淮

愁中节序苦相催,可奈重阳今又来。丛菊多情频入梦,浊醪无分笑停杯。

独醒翻笑陶潜醉,高咏空怜杜甫才。未卜明年当此日,更于何地好怀开。

黄淮

黄淮

(1367—1449)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17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