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冬至和濂泉诗韵

冬至和濂泉诗韵

明代 黄淮

晓来翘首瞩晴霄,紫气多从日下飘。破腊葭莩飞玉琯,迎春梅柳日霜条。

共誇此日欢方洽,未信明年暖尚遥。环佩趋朝天阙晓,五云重睹凤仪韶。

诗人黄淮的古诗

自勖

明代 黄淮

往事悠悠是与非,此心仰荷圣明知。交游况复俱青眼,旷达何须鸿素丝。

近岁鳞鸿多间阔,故园松菊半离披。临风凝伫徒伤感,历涉艰难贵不欺。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三十 ...

明代 黄淮

斲就穹碑著孝思,坤灵兆瑞献神龟。非铜非石天然态,宛似呈书出洛时。

用樗庵韵奉简草心愚庄二友二首 其一

明代 黄淮

青年射策向南宫,回首俱成鹤发翁。楚水闽山千里隔,暮云春树寸心同。

穷途愧我飘零久,画省多君德望隆。庆泽流芳端有自,高门何独羡于公。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十九

明代 黄淮

国家贡赋有常程,郡邑均输不取盈。蠲贷屡烦优诏下,要令民庶总安生。

九日偶沽得一壶坐间诸友索余赋此

明代 黄淮

九日今朝是,流光逐转蓬。萧条乡邑梦,憔悴菊花丛。

老觉诗狂减,颜凭酒力红。登高思向日,落帽任西风。

奕奕者兰

明代 黄淮

奕奕者兰,于彼空谷。悠悠我思,曷云其谷。奕奕者兰,维芳维馨。

我有好爵,君子攸宁。兰其荣矣,繁霜瘁之。静言孔念,中心怅而。

兰之瘁矣,益厚其根。我之怀矣,匪善奚敦。兰之瘁矣,芳华载扬。

淑慎其身,终焉允臧。

用同字韵奉方外交洽南洲

明代 黄淮

每羡瞿昙旧法宗,孤高不与世人同。降魔神力归禅定,破钝钤槌属钜公。

杖锡影摇沧海月,袈裟香度少林风。几年暂尔酬缘业,却笑浮生类转蓬。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十

明代 黄淮

黄钟应律启初阳,中外臣僚贺履长。恭听鸿胪传制旨,大推嘉庆及多方。

叠字醉太平 中秋遇雨

明代 黄淮

乱纷纷,痴云骤拥。淡濛濛,薄雾轻笼。浙泠泠,蟾宫深锁雨声中。

闷恹恹,嫦娥玉容。急煎煎,登楼庾亮情难纵。意悬悬,开樽李白诗难咏。

路漫漫,吹箫弄玉去难从。恨悠悠,更长漏永。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二十 ...

明代 黄淮

笳鼓声中奏凯归,千群面缚隘通衢。午门前面听宣奏,大将平南已献俘。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三十 ...

明代 黄淮

星垂天乳夜光寒,甘露凝珠湿未乾。清晓寝园供荐罢,内臣擎出赐千官。

试问窗前竹相违已二秋风声和月影还似旧时否

明代 黄淮

试问窗前竹,栖鸾会有期。丁宁休剪伐,留取拂云枝。

客从远方来六首 其五

明代 黄淮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明珠。明以喻妾心,圆以敦佳期。

韬以文锦段,出入与之俱。含情一披阅,泣泪沾罗襦。

珠光恒不灭,佳期复何如。

辛丑春日书怀十首 其一

明代 黄淮

晨风驱宿雾,淑气飏晴曛。春过未逾半,花开到几分。

无聊常自语,有信苦难闻。赖有朋知在,相看意颇勤。

自讼还南京赋

明代 黄淮

归来犹未脱南冠,羞见萧萧鬓影斑。今是昨非须改辙,跋前疐后向辞艰。

乡书难向愁边写,亲舍时从梦里还。仰荷圣明同日月,愚衷应在照临间。

承旧同僚诸阁老屡遣惠诗以志之

明代 黄淮

人情疏阔易乖离,高义相怜久不衰。免使题门如翟尉,多缘知己过钟期。

青霄云翮垂馀荫,阴壑霜松挺故枝。瞻企无由怀似海,临风搔首一嗟咨。

帘前鸟

明代 黄淮

帘前鸟,鸣何悲。昔日曾同鸾鹤侣,灵景光中刷羽仪。

饥食紫云英,渴饮瑶池水。有时发雅音,仙韶合宫徵。

身被五采章,嘘吸成文理。飞飞长绕蕊珠宫,胡为误落樊笼里。

樊笼一已闭,岁月何悠悠。饥渴不复顾,愁思无时休。

岂不闻雍陶开笼放白鹇,凉月满天归思促。何当释此鸟,纵意投林麓。

卑不愿逐鹪鹩,高不愿随黄鹄。桑麻蔽野绿盈畴,处处春风啼布谷。

中秋追和亡友蘖庵去岁所赋诗韵

明代 黄淮

忆得年来曾待月,赓酬相属总称宜。今宵看月犹前夜,此际怀人异昔时。

忍听招魂歌楚些,空闻伐木有遗诗。寸心摧拆如灰冷,生死那堪重别离。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二十 ...

明代 黄淮

退朝长日御西清,内阁词臣奉诏频。几度从容承顾问,深惭无术赞经纶。

又用韵简友人二首 其一

明代 黄淮

曾听邻鸡并晓珂,好怀还向客边多。诗才倾写千寻瀑,雅量涵容沧海波。

黄淮

黄淮

(1367—1449)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17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