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垂髫孙子侍閒行,只此閒中度此生。偏是杜鹃能惬意,不如归去两三声。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四
片片榆飘荚,累累蚌剖胎。遽将天晓报,频把岁华催。
与南京留守
泽国旌麾十几秋,一封曾去辱青眸。吹嘘寸草风犹在,倚傍长松梦未休。
借取谩劳闽士论,召还聊寄宋王州。宿源洞里南湖上,似得双溪有乐不。
曾鲁公挽辞
曾侍前星在玉霄,兢为元老立清朝。重游西府羁群虏,危坐东台鉴庶僚。
扰扰万缘留事业,悠悠千载想风标。传家已有蓬莱客,何患于门到寂寥。
赠致政张郎中
林下閒携数尺筇,长中宽袖道家风。已留吏政青编上,却御仙风紫府中。
上天竺思尚真赞
貌像虽相似,水中空捉月。非教亦非禅,使我如何说。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
枝叶凌云绿盖寒,乳藤因得到云端。仙家手植无人会,谁信灵根石上盘。
渔家傲(冬月)
舟行 其一
水村山驿七闽溪,数桨青腰沂上迟。酤向竹林人已到,芦花汀畔且休移。
试院呈同事 其二
方握丹毫经两考,已悲青冢送三归。黄花明月秋来好,醉却胸中是与非。
宴琼林 其一 上元
霜月和银灯,乍送目楼台,星汉高下。爱东风、已暖绮罗香,竞走去来车马。
红莲万斛,开尽处、长安一夜。少年郎、两两桃花面,有馀光相借。
因甚灵山在此,是何人、能运神化。对景便作神仙会,恐云軿且驾。
思曾侍、龙楼俯览,笑声远、洞天飞斝。向东来、尤幸时如故,群芳未开谢。
哲宗皇帝挽辞 其二
数行空下侍臣班,十六回春一梦阑。天意预形传国玺,人生难望返魂丹。
银河寂寂星垣暗,金阙冥冥羽卫寒。月色满宫谁怅望,春来无处接回鸾。
留题琴轩
轩阁竞华丽,谁肯厌丝管。豪华既交欢,盛丽亦同玩。
鸣弦虽侑觞,惟宜素纤按。声色方争高,耳目及中乱。
古色始兴怀,曲终情已换。黄子寻天真,开轩名以琴。
问琴色何在,答以琴为心。我愿听以目,与子为知音。
无弦之琴声无声,世间此曲今何人。
双源六题 其三 澄心堂
澄心堂上閒来客,水与心同谁见得。微风不过波澜休,无碍空中秋月白。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二
八十三年妇德成,綵衣欢笑过浮生。含虚台上寻仙侣,濑口愁人月自明。
延平阁閒望 其八
英灵祠下晋朝贤,终伴精芒合水边。看取黄龙沙斗起,满城歌吹入丰年。
澄清轩
开轩何处野塘清,静见蒲鱼作队行。亦似养源知物理,始能游刃到民情。
虽非渺渺鉴湖阔,岂少亭亭秋月明。多谢松庭无外事,不教风浪此中生。
浴灵芝院访照律师 其一
领袖桑门水鉴中,杖藜人御石桥风。虽然垢净无寻处,谩濯游尘一点红。
饮意
客尘来去路悠悠,眼外空花水上沤。一斗酒中藏混沌,荣枯谁更问春秋。
长乐閒赋 其三
越王峰下小棠深,秋入三山未暇寻。两造盈庭真与伪,紫玄堂上本无心。
平山堂 其一
一隅不见古扬州,惟有平山尚自留。且看江南山色好,莫缘花月起闲愁。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八声甘州(初秋)
长乐閒赋 其六
延平阁閒望 其四
秋日有感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二
游吴有作 其一
寄懒散子 其二
泛舟钱塘西湖 其二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二
观潮 其三
清阴堂 其二
次邦彦节推见寄 其一
桐庐会景亭二首 其二
怀古堂有感 其二
荔子 其一
渔者 其四
延平阁閒望 其一
建溪舟行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四
友人垂钓
蝶恋花(劝酒致语)
悼张公实
延平阁閒望 其六
春日寄友人
长乐閒赋 其二
渔者 其三
次赵彦思东湖见寄
酬程忠彦见赠
西兴山院
水龙吟(方外述怀)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三
桂枝香·插云翠壁
简元舆祠部 其一
送升师行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二
降虏来朝次叶尚书韵
寄湖江二十四叔
送人赴官秘阁
洞仙歌(暑中)
送人归浦城
蝶恋花(牡丹)
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三
送陈知县
满江红·绿盖纷纷
喜迁莺·梅霖初歇
题桃花菊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一
通道瓢吟
舟次严子陵濑 其一
送柴伯通归衢梁
洞仙歌(七夕)
湖上閒赋 其一
游吴有作 其二
送陈子真 其一
平岚亭
钦慈皇后挽辞 其一
游净慈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