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近将馀事作东湖,公外閒来物外居。莲吐花时看晋社,桃随流处得秦渔。
放怀把酒须寻友,适性垂纶岂问鱼。报我故人三乐意,翠珉新刻右军书。
市桥春涨
送春骤雨若倾盆,霁晓漫漫潦涨翻。自愧未穷观水术,石阑徙倚到黄昏。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一 初祖
天游杳杳海漫漫,无有无无是道观。大法药兼心地要,两门都作混成看。
贺拜罢南郊献诗
中天台上闻天语,将下人间会真主。王室堂开秋意深,匆匆瑞气排群阴。
插空仪物望不断,文采高下成遥林。铁衣十万熊罴勇,忽拥天衢海涛动。
两序朱帘语相物,皆谓君王能绍圣。昭昭神考体天德,昔向明堂布仁政。
君王欲报天地恩,乃修宗祀开端门。玉辂亭亭张日月,中望尧云降天阙。
清宫行事斋心微,默与神交谁得知。献飨归来待祠殿,上帝先从道心见。
龙衣登降天香浓,一片钧天庭燎中。振鹭于飞佩声响,恍如三代观臣工。
先皇基绪既肯构,配侑岂或惭高穹。安得公尸不来燕,自是诸侯皆望风。
奏歌已荐致和乐,饮受乃酢持盈功。晓来忽听道傍语,从此天观观九叙。
琐琐愚臣何所补,只愿献诗归乐府。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一
皆有前缘志自通,大云山下偶相逢。春来拿得龙双角,走下昆崙第一峰。
饮意
客尘来去路悠悠,眼外空花水上沤。一斗酒中藏混沌,荣枯谁更问春秋。
渔家傲(斜月)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二祖
有地有花空具色,无花无种色含空。混成一物谁圆就,但向无言一化工。
东湖留题 其二 玩鸥亭
意息机乃息,人忘鸥亦忘。逍遥方自得,邂逅岂相妨。
静见水天阔,閒知春日长。浮沈无一累,谁更问行藏。
长乐閒赋 其五
五十年前梦此游,已云持节岂能休。悠悠封域连东海,浩浩朝宗接上州。
五季侯王时事古,九还仙子洞天秋。閒行嫌被朱衣觉,密往西堂独倚楼。
冬后 其三
晓霜初甃瑶池薄,脱稻新炊玉粒香。向我岁寒惟有菊,葛巾时为酦醅忙。
圆石六题 其二 邀月亭
迎晖不觉一日尽,邀月又会三人閒。未言期约绿岩畔,且共歌舞清樽间。
霜轮皎皎无今古,世途扰扰多新故。今月曾经照故人,古人问月今何处。
百年光景行复皎,有月可邀能几回。双岩达士不须说,始见迎晖复邀月。
满路花(和秋风吹渭水)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一
当时歌舞竞韶华,银烛烧残始上车。堂上旧欢何处觅,春风无计问桃花。
次邦彦节推见寄 其一
十年讥笑为谁妨,洒落思君酒瓮旁。晓殿虽争多士捷,夜窗还对短檠光。
静怜春草开三径,冷怪朝齑引五浆。且喜相逢头尚黑,江湖休更起怀乡。
俞法曹挽辞 其二
樽前故旧欢尤少,世上光阴惜未终。去岁书来曾说梦,攀龙应御九天风。
次友人月夜楼上之韵
满楼清景泻斯干,肝胆初醒世虑閒。谁见谪仙歌与舞,但留诗句落云间。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三
特应三冬令,宁伤万物胚。秦蛇伸瓦陇,卞璞暴山峐。
贻儒生
含章缘俊雅,发理自聪明。德行孔庭秀,公卿唐彀英。
博嫌愚作弊,文恐伪为情。御世教方盛,动人风更清。
反三虽稍悟,得一岂须惊。竟置伊周列,难忘齐鲁生。
宴琼林 其一 上元
霜月和银灯,乍送目楼台,星汉高下。爱东风、已暖绮罗香,竞走去来车马。
红莲万斛,开尽处、长安一夜。少年郎、两两桃花面,有馀光相借。
因甚灵山在此,是何人、能运神化。对景便作神仙会,恐云軿且驾。
思曾侍、龙楼俯览,笑声远、洞天飞斝。向东来、尤幸时如故,群芳未开谢。
东湖留题 鸳鸯渚
江海风波外,阴阳化育中。相随还戢翼,得性渚西东。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万竹轩 其五
舟次严子陵濑 其二
次邦彦节推见寄 其二
送王慎中
留题琴轩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三
荔子 其二
简元舆祠部 其一
泛舟钱塘西湖 其二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二
送人归浦城
秋日有感
寄鹅湖佛智长老
渔者 其四
尉氏五题 其四 啸台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四
赠葛侍郎
简政堂
戏赠席上侍人
次赵彦思东湖见寄
还乡道中闻杜鹃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二 初祖
游灵芝僧房 其一
双源六题 其三 澄心堂
万竹轩 其六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四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四
送李奉议
戏寄南华翁 其一
长乐閒赋 其六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一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
瑶池月(云山行)
钦慈皇后挽辞 其一
过严州同太守游乌龙寺 其四
酬程忠彦见赠
满江红·绿盖纷纷
看山亭 其一
妙光堂 其一
方祖仁都门阻雨
游吴有作 其三
谢人惠茶器并茶
安康郡夫人挽辞 其二
延平阁閒望 其一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四
泛淮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三
陈达野母氏恭人挽辞 其二
赠致政李大夫 其三
观游山记感旧寄霍子侔
六祖传付偈颂 其九 初祖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二
怀古堂有感 其二
蝶恋花(劝酒致语)
钱塘山居早起
舟行感旧
巧蛛行
六祖传付偈颂 其六 初祖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三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