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园亭杂咏七首和樗亭弟 其一 池

园亭杂咏七首和樗亭弟 其一 池

明代 黄衷

倒影树淩乱,落耳蛙声碎。但看凉夜中,皎皎孤月在。

诗人黄衷的古诗

寄罗浮庞镇卿四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五色禽飞春正晴,石楼初日见南溟。浪花如雪三十里,知是鲲鹏羽翼生。

方士有别号野鹤者为赋

明代 黄衷

辽城留语想仙才,共道金精有化胎。赤壁梦中曾一见,紫云台上是重来。

孤踪直许秋鸾伴,远适宁虞海燕猜。花下鸣琴犹对我,素风应记蜀山回。

承南皋见赠次韵奉答

明代 黄衷

新篇堪拟凤鸣阳,欲对还如水一方。病骨未嫌初伏暑,烦襟先濯绪风凉。

浑疑仙客冰壶里,宛在佳人锦瑟旁。珍袭已深虚白室,斗间犹自见晶光。

五世春官为彭大参赋

明代 黄衷

未上龙门识素风,年家荣论满南宫。词头凤翼交云彩,马首春花数杏丛。

星社崔堂还伯仲,冰厅贺氏亦孙翁。生绡为蓄扶舆气,不看丹青看化工。

送刘伯儒总宪广东

明代 黄衷

湘汉真看意气多,别怀其奈杪秋何。京华公望牂牁起,海曲春光滟滪过。

共喜邦人依斗岳,未嗟吾道付江河。柏台栖凤知无日,自有淩霄玉树柯。

极桃

明代 黄衷

麻衣校理寓紫极,芳兰族迸朱极赤。酣晓微禽噤不鸣,离宫四月传新食。

璎珞攒柯最屈盘,中书门下暂相看。饕颐朵向醍醐侧,妒杀银笼透转丸。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二十六

明代 黄衷

江南千载尚仪形,鼎轴真同海燕轻。唐史后来谁捉笔,谩教房杜擅前名。

客有遗山龟者言且已足疾纪以二绝句 其二

明代 黄衷

千年荷叶忆曾游,山獠谁逢紫壑幽。掉尾泥途休自惜,济人功已眼前收。

胥江

明代 黄衷

颊夺银镮白,花饶绢袖红。听歌江上客,愁杀荡舟风。

苍梧雨中和定斋二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南山欲雨渐云蒸,斋阁清愁病蒸仍。独鹤背人行且啄,两凫骄我睡相凭。

风炉煮蟹聊供具,寒水罾蛟敢赞能。文字可娱贫亦得,烛花何夕对陈登。

赠梦山少参大贺赴阙

明代 黄衷

南国春方晏,王程景已长。忠函金鉴古,锦导板舆香。

舜奏薰风永,尧尊御气芳。仙筹登凤纪,天乐拥龙骧。

岭海名藩牧,文章旧夕郎。清秋歌湛露,随地足恩光。

李壁山正郎惠藤州桑寄生酒谢以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虎骨蒲须浪奏功,清芬那有此醇风。拜嘉不报空馀愧,镇日衰颜满镜红。

林中

明代 黄衷

伏枕淹秋暵,林中肺未苏。蔗浆中榨绿,柿颗透笼朱。

僻径庬偎卧,攲槎鹊斗呼。畦丁收紫菀,野客饷雕菰。

晷刻催华景,星躔限壮图。暂教齐隐拙,讵敢涉高虚。

振屧聊行乐,悬巾即守株。存生稽老子,著论想潜夫。

寄傲惟孤笑,依禅或半趺。遥空堪引目,来雁掠江舻。

俞四府宅赏牡丹

明代 黄衷

香腴粉腻压烟攲,尘里相看敢怨迟。富贵不缘天所授,秾华得与地相宜。

薰风院落酣春晚,舒日帘栊正午时。只道戎葵堪比并,柳侯何必旧能诗。

出湖

明代 黄衷

为爱南来五两轻,长年屈指记轻程。入湖飞鸟悬天影,撼岸惊涛近枕声。

江汉谩传多委会,庐山瞥见未□明。船头滴酒人人喜,谁道风波不可行。

怀西庄四首 其四

明代 黄衷

□□木落寂无喧,陶鼎烟微野气昏。几个鱼凫还作侣,数家鸡犬自成村。

松披玉粒霜前饭,梅放琼英月下门。闲据胡床读周易,乾坤何处不私恩。

次韵答沃泉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遥峰个个排檐秀,蛱蝶翩翩拂槛过。龙性屯云长作雨,道心明水镇无波。

湖光忽瀁天光动,花气犹含淑气和。奉忆函关牛背老,一编遗我至言多。

郡中复索和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南纪晨衙拥百城,东山安石旧能兵。唐功黄峒迂裴使,汉议朱崖陋贾生。

蔀屋已无遗虎患,沧溟应为见龙清。雅歌一曲油幢暇,横槊何人浪得名。

秋兴和郑希大 其三

明代 黄衷

闲云流影似山移,湖海情深梦九疑。怀古自从摇落后,报恩宁尽显融时。

生涯祇有寻愚谷,好事谁将入渼陂。归雁一声江月小,不堪长负故园期。

寿陶南川兵侍

明代 黄衷

熙代青云器,英年识钜人。贤科年望表,素业越江滨。

商鼎星符梦,周桢岳降神。书窥中秘奥,谏纳左司频。

陟要端居泰,安贞旧济屯。中州方籍汲,南楚谩留恂。

潘陌花堪炙,苏堤柳更匀。题评湖海富,劳伐臬藩均。

百粤瞻雄镇,三朝仗老臣。穹阶联部院,威柄总军民。

卿月清蛮落,王风播缙绅。武功尊俎上,文稚庙堂亲。

附骥惭雌甲,登龙仰大辰。庭迟萱草日,气淑柳条春。

玉树看千叶,瑶池隔几尘。未须闲剑履,高閤有麒麟。

黄衷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62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