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新恩为沂乐廷卿赋二首 其一 晓阙颁书

新恩为沂乐廷卿赋二首 其一 晓阙颁书

明代 黄衷

载籍翻中秘,丹青饬化神。人文窥万古,名物丽三辰。

琰琬传先美,芬芳播至仁。泰居心乃广,敬止德何纯。

光彩尧章焕,渊源圣学新。玄辞惟理数,大道总彝伦。

侈赐开芸閤,珍藏累锦茵。江阴他夜望,宝气烛高旻。

诗人黄衷的古诗

落齿和坡山四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齿落岂遽衰,便如月望六。圆影或暂亏,清光尚九服。

蔬厨茹紫甲,岂必花猪肉。愿母废笑歌,世事釜中粥。

送梦山少参分司岭东四首 其三

明代 黄衷

海上罗浮擅洞天,奇峰个个尽栖玄。乘轺济胜嗟能事,好寄琼琚四百篇。

院后紫薇四月即花

明代 黄衷

堂后薇花一两丛,晓来迎旭见新红。调和岂足三春雨,绰约先誇四月风。

喜气谩传清似水,衰颜谁信过于翁。枝头树底空相惜,送我扬旌几片东。

宴天游城西园亭用杜九日蓝田山庄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元龙湖海思何宽,绮席清秋许宽欢。池影浮天堪泛艇,花阴垂幄未妨冠。

话穷今古青衣换,障合江山素壁寒。不见昔贤文字饮,酣歌犹得此时看。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三十三

明代 黄衷

蓬扉一扫马蹄尘,耒耜长随布谷春。不是衣冠不相惜,老夫元是老农身。

秋兴和郑希大 其三

明代 黄衷

闲云流影似山移,湖海情深梦九疑。怀古自从摇落后,报恩宁尽显融时。

生涯祇有寻愚谷,好事谁将入渼陂。归雁一声江月小,不堪长负故园期。

蝇虎

明代 黄衷

雕墙画栋得横行,青背红头敢自营。净几经时无黑白,老予真幸尔为生。

纪闻

明代 黄衷

岐阳风日足栖梧,翙翙何因到梧隅。鹪鹖胡为混灵綵,麒麟偏得并祯符。

声中律吕谁相和,影落关河恐亦孤。知子不缘循吏出,祇应明圣比唐虞。

雪儿歌

明代 黄衷

北地佳人首燕赵,秪解慵歌复娇笑。菱花自许雪儿殊,聪慧天然动轻妙。

十四青丝覆远山,十五城中象雾鬟。十六妆成看不足,芙蓉初绽碧塘湾。

英年矫矫江南子,词价偏翔洛阳纸。明珠传意梦方谐,誓尽婵娟护衣被。

细步纤纤宴曲房,细君含笑赠添妆。亲教乐府诗千韵,貌得宫袍鹭一双。

不堪团扇迎秋早,素馨花发芳魂渺。罗襦惨淡葳蕤光,香囊零落交州草。

昭阳鬼影立象床,五枝灯燄摇荒凉。徒令汉史称神武,犹抱西风角枕伤。

画松

明代 黄衷

藻绘宁相解,池亭讵所遭。主人休狎玩,倏忽是风涛。

荒园伏枕承丫山过设兼侑以诗奉答四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正讶春阴逗午光,开筵醪馔列珍行。衰予未怨山斋冷,乐得清贤气味尝。

秋兴和郑希大 其七

明代 黄衷

明河清浅火星移,门掩寒螀转移疑。可是南中为客思,恰如西上献书时。

谩看紫燕腾沙苑,喜逐苍龙出葛陂。谁念潘郎三十后,二毛先爽寸心期。

赠小江黄宪副入闽便道省母

明代 黄衷

琴书千里一轻舠,岭海澄清仰豸袍。苍柏影摇南国远,绛榴花丽北堂高。

履逢圯下机方秘,诗到涪中句转豪。榜上宗盟予负我,谩随耆旧拜旌旄。

东山宅题沈卿小景四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茶烟深院青,东野媚晴晓。嘤嘤林端声,听似秦吉了。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二十一

明代 黄衷

箕踞荔阴闻鸟韵,回牛自逐来潮信。儿童路口笑相呼,矶脚筠篮有桑椹。

西台壮丹和储柴墟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朱轮冲雨尚频过,春色晴华更几何。南国风流聊复尔,东都名胜已无多。

评香不独齐芳杜,附艳无因学女萝。若使相君长献御,黄缯先系向阳柯。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三十 桔

明代 黄衷

芳根连楚泽,题作洞庭君。几树园池上,相看岁未分。

次韵沧洲雅集五首 其五

明代 黄衷

秋怀摇落似荒湖,诗将高坛正背孤。逸气健于驰坂骏,虚名轻甚弄波凫。

邻翁有约看垂钓,昼漏无劳问挈壶。月俸沈郎挥却尽,买山多为白云图。

送邃庵公赴陕西用原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王道如弦宦海遥,英年矫矫即登朝。诗城兔颖当春健,史案兰膏照夜烧。

学彻古今三策浅,力回骚雅百家消。上公问义金貂候,中座生风玉麈摇。

秦地河山饶胜迹,陆庄桃李荫长条。青阳尚带霜威冷,行色先含淑气调。

国势可凭人望重,天工有托主忧销。三千騋牝风堪咏,百二雄图业已彫。

居易何才承顾奖,之罘无分负韩招。旬宣多暇劳咨访,壮士从来伏钓樵。

次韵张合溪赠梅轩入广

明代 黄衷

江上清风铁笛来,旧游闻吊古龙堆。不妨桂楫随潮放,定拟莲樽为月开。

邃致惯听谈物外,孤标真合况花魁。罗浮若到飞云顶,却看南溟似泛杯。

黄衷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62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