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梅岭谒曲江公祠

梅岭谒曲江公祠

明代 黄衷

科名伊吕恰相当,何许燕公托当行。海上衣冠今尔尔,山中风度复堂堂。

尘埃不见渔阳恨,絮酒徒闻蜀道长。可信柳州还墨客,未窥经济论文章。

诗人黄衷的古诗

送梦山少参分司岭东四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两岸烟花映舵楼,循州潮信接梅州。东人无限欢娱地,石埭山前宝月秋。

题杨梅卷

明代 黄衷

紫腴青润茧光流,尚忆包山是故丘。日暖砂腾勾漏晓,月华珠弄甓湖秋。

文园病渴功堪录,泽国苞芳实已收。从道荔枝恩尔许,当时空上翠钗头。

次韵答江晋庵

明代 黄衷

东藩文藻还持宪,南楚衣冠旧典刑。彭蠡总涵秋水思,洞庭悬振太音听。

书翻秘府看鸾翥,诗满闽山识鹤经。二十馀年甘伏枕,杖藜今夕瞩台星。

白沙村

明代 黄衷

杀人杀马满山腥,烧屋烧村彻晓明。火灭血乾空赤土,沙头今日达官行。

述怀和邓沃泉

明代 黄衷

曾携琴剑楚山栖,桃放仙源路栖迷。赤壁梦中孤雁杳,黄陵行次一猿啼。

怜才忍诵思玄赋,吊古空嗟荐福碑。岁晚几人同野兴,飞花风外舞鹍鸡。

青虫

明代 黄衷

么么粘着短墙幽,群动营营一掉头。日出化为蝴蝶舞,前身疑汝是庄周。

西征次韵屠巡察三首 其三

明代 黄衷

露檄宵驰北路长,探丸今日静江乡。宋功谩录收邕管,汉将徒劳下桂阳。

借箸公还将绣斧,洗兵吾欲挽银潢。何人更上平蛮雅,续得淮西墨几行。

挽庄定山和见素子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修篁袅袅锁旋岚,圣草犹悬燕子龛。世上宦情同柳下,山中诗体逼周南。

独藏秘器松将拱,难制颓龄菊自甘。野客正惭归彀晚,素风空想二毛毵。

梅岭谒曲江公祠

明代 黄衷

科名伊吕恰相当,何许燕公托当行。海上衣冠今尔尔,山中风度复堂堂。

尘埃不见渔阳恨,絮酒徒闻蜀道长。可信柳州还墨客,未窥经济论文章。

饮坡山独笑亭

明代 黄衷

数家庄上三年别,此日重过兴复深。池暖罩鱼初入馔,亭阴栽竹欲分林。

游蜂晚集衙回课,鸣鹤时闻子和音。绕社菜花黄蝶舞,扶桑篱落忆行吟。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二十一

明代 黄衷

箕踞荔阴闻鸟韵,回牛自逐来潮信。儿童路口笑相呼,矶脚筠篮有桑椹。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二十六 梨

明代 黄衷

最爱融春晓,飞花月满台。冰浆传赐好,何似小园栽。

战袍

明代 黄衷

青霞叠叠越罗香,落手并刀定香长。结束不妨同楚制,抬揌真见别儒章。

葳蕤巧对团花缝,淩乱偏欺锁甲光。三尺玉龙应自许,试看谈笑靖炎方。

寄唐龙江学宪

明代 黄衷

孺子湖边把酒卮,悠悠尘路共怀离。千年绿野知何在,一曲黄湾稍自私。

月到恰同闻雁候,人行刚过折梅时。白头世味惟孤枕,祇为云间有所思。

郊园晚瞩怀天游坡山二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平野牛羊认舍回,池光仍似练湖开。身轻稍纵知鱼乐,思逸时从斗鸭来。

雀舌泛泉闲昼茗,蜂须缀雨小春梅。翻嫌遁迹无深处,举目犹堪见粤台。

元日和丫山

明代 黄衷

人间胜事只图新,试笔看君句新神。鹊侣悦晴纷叫噪,萱芽含冻向嶙峋。

遗樽幸许先尝酒,折简将期共探春。可笑狂夫狂到底,歌声中夜彻高旻。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三十五

明代 黄衷

谩与闲林较浅深,肯将孤介混鱼禽。陈留老父为谁者,惠我千秋金玉音。

南州行

明代 黄衷

嘅昔南州士,空传孺子名。自甘贫且贱,托慕圣之清。

直答农功问,遥将絮酒行。德音遗郡牧,隐节与邦程。

墓寄千林冥,湖虚一镜明。悠悠怀古恨,读尽曲江铭。

平蛮奏凯为王户书赋

明代 黄衷

帝曰咨元老,蛮方有沴氛。中权为总帅,外阃制诸军。

金舄承龙节,铔鍜列虎贲。投壶神略静,约矢檄书纷。

传令山皆应,扬戈日不曛。汗挥亭午雨,袂障肆天云。

设伏扬那隘,游兵者卜濆。前车初转战,后骑竟收勋。

衅鼓歼渠首,降旗款虏群。爇原仍辩玉,刈泽复滋薰。

敛象天狼晦,褫魂夜鼠焚。共危当弩缟,还哂负岗蚊。

事繁华夷望,人依父母君。红箱饶积聚,绿野遍锄耘。

凯入千官庆,俘回九庙闻。稚歌弥宇宙,喜气洽氤氲。

造化丹青妙,功名鼎鼐芬。登坛凭用武,开閤待敷文。

异数弓裘嗣,淫威鼓吹分。司徒拜稽首,明主继周殷。

院北池亭次韵留咏诸公

明代 黄衷

月槛风扉夏不扃,台端谁信有闲亭。一泓止水涵天净,无数繁花得雨醒。

江汉迢遥通凤沼,乾坤浩渺失鸥汀。坐看三楚还形胜,知是神州几翰屏。

黄衷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62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