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别张简唐思敬并示陈縡尚元焯 其二

别张简唐思敬并示陈縡尚元焯 其二

清代 黄遵宪

平生四海论人物,早有张、陈在眼中。一举云霄希有鸟,频年尘土可怜虫。

试思科第定何物,长此羁贫却恼公。归问白眉吾好友,可能追逐共云龙。

诗人黄遵宪的古诗

李肃毅侯挽诗四首 其二

清代 黄遵宪

连珠臣炮后门枪,天假勋臣事业昌。南国旌旗三捷报,北门管论九边防。

平生自诩杨无敌,诸将犹夸石敢当。何意马关盟会日,眼头铅水泪千行!

日本杂事诗 其十四

清代 黄遵宪

纪年史创春王月,改朔书焚《夏小正》。四十余周传甲子,竟占龟兆得横庚。

日本杂事诗 其九十七

清代 黄遵宪

游部君兼石作公,歌桓护葬习丧容。紫衣丹首黄金目,甲作传家善食凶。

苏彝士河

清代 黄遵宪

龙门竟比禹功高,亘古流沙变高潮。万国争推东道主,一河横跨两洲遥。

破空椎凿地能缩,衔尾舟行天不骄。他日南溟疏辟后,大鹏击水足扶摇。

日本杂事诗 其七十

清代 黄遵宪

斯文一脉记传灯,四百年来付老僧。始变儒冠除法服,林家孙祖号中兴。

日本杂事诗 其十八

清代 黄遵宪

前朝霸主识龙蟠,富岳荒川极大观。留与东迁新定鼎,万家春树锦城宽。

海行杂感 其三

清代 黄遵宪

青李黄甘烂熳堆,蒲桃浓绿泼新醅。怪他一白清如许,水亦轮回变化来。

日本杂事诗 其一九八

清代 黄遵宪

异鱼怪鸟兼奇兽,图象争陈博览场。几辈守株犹待兔,何人歧路哭亡羊?

春暮偶游归饮人境庐

清代 黄遵宪

某水某山我故乡,今时今日好容光。频年花事春三月,独我蓬飘天一方。

门外骊驹犹在道,堂前燕子稳栖梁。金盆月艳蒲萄缘,便拟狂飞千百觞。

今别离 其四

清代 黄遵宪

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飘然与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妾在天之涯。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过安南西贡有感 其二

清代 黄遵宪

高下连云拥百城,一江直溯到昆明。可怜百万提封地,不敌弹丸一炮声。

日本杂事诗 其四十八

清代 黄遵宪

火齐珠悬照夜光,粉墙碧瓦第相望。白桑板记公卿姓,紫逻途联左右坊。

纪事 其四

清代 黄遵宪

某日戏马台,广场千人设。纵横乌皮儿,上下若梯级。

华灯千万枝,光照绣帷撤。登场一酒胡,运转广长舌。

盘盘黄须虬,闪闪碧眼鹘。开口如悬河,滚滚浪不竭。

笑激屋瓦飞,怒轰庭柱裂。有时应者者,有时呼咄咄。

掌心发雷声,拍拍齐击节。最后手高举,明示党议决。

日本杂事诗 其一一四

清代 黄遵宪

山深太古日如年,小屋阴凉树插天。拜疏公庭争乞假,要从热海浴温泉。

寄四弟 其一

清代 黄遵宪

雏雁毛羽成,各各南北飞。与君为兄弟,义兼友与师。

师严或伤和,肝鬲君所知。阶前百尺桐,浓绿侵须眉。

树根两坐石,一平一嵚崎。我坐拾落叶,君立攀高枝。

此读彼吟哦,形影常相随。有时隔屋语,亦复穴壁窥。

当时忘此乐,亦已乐不疲。人生欢聚时,何知苦别离。

五禽言 其三

清代 黄遵宪

泥滑滑,泥滑滑!北风多雨雪,十步九倾跌。前日一翼剪,昨日一臂折。

阿谁肯护持,举足动牵掣。仰天欲哀鸣,口噤不敢说。

回头语故雌,恐难复相活。泥滑滑!

初闻京师义和团事感赋 其三

清代 黄遵宪

博带峨冠对旧臣,三年缄口讳维新。仅将儿戏尘羹事,付与尸居木偶人。

绍述政行皆铁案,党人狱起又黄巾。即今刚赵来宣抚,犹信投戈是义民。

日本杂事诗 其一八三

清代 黄遵宪

重译新翻树畜篇,劝农官舍榜书悬。新来学得鸡桴粥,夸与人前说秘传。

日本杂事诗 其一九五

清代 黄遵宪

西京城比锦宫雄,吴织何如汉织工?菊叶葵枝盘大绿,飞鱼天马簇真红。

己亥杂诗 其二十八

清代 黄遵宪

世守先姑《德象》篇,人多《列女传》中贤。若倡男女同权论,合授周婆制礼权。

黄遵宪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490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