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杜方伯入觐 其四

送杜方伯入觐 其四

明代 霍与瑕

人莫不有言,民之憔悴。虐政之由滋,贪人败戾。棘去其残,民是用惠。

去之弥棘,贪夫孔至。曷不深念,以图其济。古昔哲人,温良恺悌。

信义不渝,以孚于有位。上德孔昭,邑人不诫。方伯归哉,陈是刍毳。

曰皇庭有徽风,百辟时砺。

诗人霍与瑕的古诗

后洞

明代 霍与瑕

南一山,北一山,南北周遭十里间。乱石峨峨分紫闼,长松落落照澄湾。

东一水,西一水,东西洄薄无涯涘。细流清浅大流长,高树檠青低散紫。

此间真有最幽浔,谁向溪头问源委。我爱仙村有道翁,从来生长百山中。

山水不知几行乐,渊源应自有高踪。青春结伴山前路,傍柳随花江口渡。

自言身世本天台,飘飘谁共云间步。洞口寻春未是春,与君更进更清真。

一湾一曲一翻景,千壑千邱千样新。行行直到源穷处,三十六天同一署。

万花黄白总悠悠,一色沧浪无限趣。由来乌利紫姑诸老仙,都离鸡犬断人烟。

深山久静抱贞一,体任虚无合自然。后洞后洞是诸天,人间别有一山川,我欲从君种玉田。

一苇所如四首 其四 冬

明代 霍与瑕

我有一函书,细写先天要。乾坤与日月,都出此元窍。

守一存吾真,万劫颜长少。再三欲授君,秪嫌下士笑。

北风城郭闭,与君独出眺。红炉海底燃,雪山天外峭。

好言不在多,半句通微妙。语竟人不闻,寒江独垂钓。

送叶养直归龙山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水村借宁宇,远近浥英标。盗似逢鹯雀,人称逼鼠猫。

网罗兼众技,箫管亦多娇。草泽遗雄骏,弓旌谁为招。

吕亭驿走笔 其三

明代 霍与瑕

疏星错落瑶天,皓月徘徊银汉。凄断何处清歌,单衣饭牛夜半。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 其六

明代 霍与瑕

欢会长时好,别离难为情。吹箫明月下,流羽自凄声。

十洲草亭十首和玉田韵 其一

明代 霍与瑕

少壮交游翰墨中,远方问字羡扬雄。六旬冠挂登洲月,九畹兰飘楚水风。

绣昼纷纷还后辈,彩云细细绕长空。等閒屈指吾乡里,投老光辉孰与同。

立秋前二夕闻歌

明代 霍与瑕

近秋风气好,入夜暑微消。女伴歌声合,娥眉月影娇。

密林时落叶,曲涧远通潮。光霁渺无极,谁同倚玉箫。

走笔 其三

明代 霍与瑕

阴晴应是互根原,赋就熹微日在门。暖入梅花迷蝶梦,青归竹叶护龙孙。

频看新历知春到,惯啖香芹幸老存。閒向芸窗读周易,一端真趣与谁论。

走笔附寄安寓方田二表

明代 霍与瑕

石榻漱云欹午梦,柴门过雨急前滩。烟连古洞春如昨,碧滴交梢夏欲寒。

九万因风嗤鹖鴳,十三乘醉种琅玕。寄声安寓方田子,早晚来游共采兰。

邵少湄折柬有楼台将送暑凉露报新秋之句用何诗飘洒欣然余怀走笔答 ...

明代 霍与瑕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纨扇感无极,金兰气欲浮。

何时携好伴,樵月共清讴。踏断四峰路,浑忘世外忧。

浮邱社诗上赵縠阳太史宪长 其三

明代 霍与瑕

野草閒田遂辟庐,上公新社集文儒。绣裳白简争先后,皓首庞眉亦步趋。

胜地万年开后学,清风千古起凡夫。不知异日来游者,能续乾坤此意无。

珠江别意送赵瀫阳太史东归 其四

明代 霍与瑕

姬公负扆时,流言固多有。东山久不归,跋前且疐后。

乃其吐握心,靡替弥永久。沧溟每纳污,巨泽恒藏垢。

所以福履绥,庆流如川阜。寄语遐征人,此义亦当剖。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永命自君祈,冥悟欲通微。傍花随柳处,零雨浥霏霏。

得同亭杂咏 其四

明代 霍与瑕

八仙分水槛,四老共浮槎。轮日排蔬果,迎风酌藕花。

隔山疑有洞,深巷是谁家。佛隐来寻惯,篙师莫近沙。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 其十一

明代 霍与瑕

春诗无次序,聊寄旧同袍。蚁吠声何巨,鹪飞翼更高。

看花迷雾眼,掩镜有霜毛。落落长吟兴,除非借酒豪。

和区逵鸿见示村居之作 其三 西园

明代 霍与瑕

闭关谢尘鞅,静见古人风。野水浮鸥碧,丛林结子红。

烟花供我老,文字送谁穷。新酿秋来熟,千杯作圣中。

舟行用卢方伯莘老韵 其八

明代 霍与瑕

旖旎浥芝兰,春风频命酒。诗句落云山,篇篇炙人口。

府江吟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几阵清风送暑,一轮明月涵秋。吹篴关山何处,龙江人在孤舟。

桐城夜雨甚烈次日喜晴

明代 霍与瑕

东海苍龙腾夜雨,平明犹自下雨雨。烟迷细柳望无际,泥踔征舆苦不禁。

官驿几回成独坐,客途千里漫孤吟。晚山晴霁果何意,迟尔秋原作旱霖。

舟行用卢方伯莘老韵 其九

明代 霍与瑕

放舟顺水行,心情已自好。何当久要人,林壑共探讨。

霍与瑕

霍与瑕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45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