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霍与瑕
石榻漱云欹午梦,柴门过雨急前滩。烟连古洞春如昨,碧滴交梢夏欲寒。
九万因风嗤鹖鴳,十三乘醉种琅玕。寄声安寓方田子,早晚来游共采兰。
奉酬勉纯 其三
皎皎对明月,泠泠抚孤琴。呦呦调鹿鸣,青青怀子衿。
清声流徵羽,逸响振穷林。神理有感通,孑然独伤心。
吕亭驿走笔 其一
此地曾游吕仙,至今名驿千年。或者他时好事,更将对霍名轩。
早春即事和韵 其七
皇都隔岭表,一万六千里。何时更往来,著此王乔履。
走笔和玉田见示之作
望六年来大欠强,远心犹自不强量。看花庭院迎风舞,灌药阶除引日长。
松竹入云偏碍日,蒹葭隔水未飘霜。仙翁倘许时过话,唤婢烹鲜仆洗觞。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 其四
寡合知无援,多言得屡憎。自嗤三已仕,深愧上乘僧。
去国嗟年暮,持家尚夙兴。他时遗世谱,清白或壶冰。
十月十三日送孙小渠归庐州
征车远来下,寒菊对时芳。离离菊叶青,灿灿菊英黄。
菊英上茶瓯,菊叶照月光。令仪比幽姿,明德有馨香。
幸觏此馨香,佩服应不忘。
早春即事和韵 其八
昨日看梅花,纷纷飘玉屑。今朝看梅子,已向枝头结。
北山有松 其一
北山有松,其干凌云。露雨泽之,几百千春。于嗟乎,松之茂兮,慎斋之寿兮。
翠微歌
千山过雨春寒薄,梅花吹落秋枫阁。半仙来往几多时,相思树底鸬鹚勺。
送杜方伯入觐 其三
暮春三月,东征孔棘。方伯维之,孔馈有绎。四月之夏,柘林为逆。
薄于城下,民罹其贼。脂民肝骨,远迩躅踯。峨峨大舰,烧焚靡孑。
方伯图之,毕举群策。以佐元老,驱除荡涤。是底嘉绩,危城以磐石。
十洲草亭十首和玉田韵 其一
少壮交游翰墨中,远方问字羡扬雄。六旬冠挂登洲月,九畹兰飘楚水风。
绣昼纷纷还后辈,彩云细细绕长空。等閒屈指吾乡里,投老光辉孰与同。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八
仙子来仙山,授君碧玉屑。更约三千年,去看桃花结。
承卢星野教闻谤毋辩小诗谢教兼申来樵旧约 其一
削迹樵西旧水涯,关心明月到山时。去年叠叠攀跻约,此夜悠悠音信迟。
九十春归花伴鸟,几回怀放酒兼诗。巾车紫盖三城外,何日来过慰远思。
临川诸老邀游醉乡别寄 其三
昨日游醉乡,今朝涉汝水。回首岘山城,萧萧乌桕树。
登观澜阁 其四
太极图书易简,濂溪风月寻常。如何人去千载,高踪谁嗣遗芳。
清明谒陵遂游西山 其二
微雨三更清路尘,晓来山郭物华新。朱衣衮衮都前辈,骢马萧萧多近臣。
树影参天金殿古,溪声动地玉桥春。升中子夜人神协,细听虞韶笙磬匀。
赠大司马文峰陈老先生东归 其二
西北天柱倾,东南地维拆。日月南盈亏,寒暑互因革。
世界无员满,达观乃不惑。古哲有真言,顺应无留迹。
行乐且行乐,清江漱寒石。
侍甘泉师谒四贤祠 其一
百代真儒共此祠,溪蘋涧藻具威仪。三香手献烟如缕,一脉心传道若丝。
古洞浮岚青霭霭,山堂芳草绿依依。春深风月无人领,渺渺微躯谁与归。
奉和督府庆云瑞鹊诗有序 其一
庆云五彩映江城,虎旅欢欣破浪行。吹角阵连三岛月,挂帆风送九天晴。
珠厓港屿添新垒,琼甸桑麻遍旧营。试向云台看姓字,千年谁更嗣徽声。
泊丈亭寄翁见海中丞 其一
去岁招携过小亭,一冬景物可幽情。为寻方外烟霞侣,却值人间月旦评。
笑语移时疑俗态,溪山千古订新盟。自怜野鹤身常瘦,只影凌风天外行。
霍与瑕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457篇诗文
题直山庄
顷波来柬有游樵之约喜走笔答之
安愚雅诗
西桥
赠沈尹北征 其三
珠江别意送赵瀫阳太史东归 其四
右江吟 其十二
舟行用卢方伯莘老韵 其九
赠大司马文峰陈老先生东归 其四
赵縠阳太史东归赠寄 其二
走笔谢齐太衢戴浑庵 其二
赠沈尹北征 其八
陟东门 其二
初四日舟至观音岩忆诸兄弟集古寄怀
得同亭杂咏 其一
齐寿篇 其一
步韵送古林何老先生北上 其五
陟东门 其一
端午归石头海山索题画 其四 靖节寻梅
送叶养直归龙山
寒食 其三
早春即事和韵 其三
邓仰泉挽歌 其二
春台惠纪 其一
府江吟 其二
登观澜阁 其三
山居奉答诗社列位老伯见怀之作 其一
走笔答何次澜见寄
沈章山参政见示咏雪佳作奉和 其二
邬子
人日喜晴用韵
送叶养直归龙山 其三
赠沈尹北征 其二
走笔奉别陈省斋 其二
采松歌 其二
和区逵鸿见示村居之作 其四 北径
区见泉表弟新居寄贺四首 其一
清明谒陵遂游西山 其六
立秋前二夕闻歌
盍簪楼杂咏十首 其一
雨中见桃花
十六日偕胡余二守登柳州南楼小酌
闻甘泉师翁游南岳归志喜
早春即事和韵 其五
区见泉表弟新居寄贺四首 其四
春日陪侯侍御游洪岩用卢大参韵 其十
侍甘泉师谒四贤祠 其二
舟行步一杯亭春望前韵 其四
寄潘春楼年兄
藕花亭杂咏为梁浮山中书 其一
承卢星野教闻谤毋辩小诗谢教兼申来樵旧约 其二
括滕王阁序用韵送夏见吾公祖年丈赍捧北上
听鹤亭和韵 其三
送聂瑶峰进士知南陵 其二
送曹洞峰宪副陟广右 其五
括易送中丞滕少松公祖陟留都 其二
走笔
舟行步一杯亭春望前韵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