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霍与瑕
天皇垂世泽,高冢赐封题。手植雪梨在,眼看风木萋。
香灯春雨涩,拜跪少年齐。信有流光远,跄跄执币圭。
闻紫云丈丹成志喜
秋色凄清沁玉坛,几回醒梦破邯郸。笛吹沧海涛偏恶,书寄辽阳墨未乾。
九转丹成真异事,三山桃熟倘同飧。他年骑鹤碧空过,指点江头认石澜。
寿陈唐山七十一 其二
归来订素会,羽觞得屡飞。良时觞车盖,巾裾侍清辉。
气味乃如兰,相投靡相违。追趋复追趋,馨香时袭衣。
欢会不知晚,每每带星归。
泊丈亭寄翁见海中丞 其一
去岁招携过小亭,一冬景物可幽情。为寻方外烟霞侣,却值人间月旦评。
笑语移时疑俗态,溪山千古订新盟。自怜野鹤身常瘦,只影凌风天外行。
走笔奉和陈唐山见怀之作
十年浪迹始归樵,草径山堂故樵寥。影落清溪幽思足,梦残寒簟旧交遥。
春风处处催啼鸟,野水家家趁插苗。好景好春须好伴,漫将鱼信寄春潮。
贺高明尹 其三
新成雁塔照黉宫,千秋万岁耸文峰。帝城春昼花如绮,多是公门杞与李。
新春再和韵杂兴
馀生仍有几,岁月忽虚过。适意事常错,操心闵既多。
断藤今借剑,坚壁任飞魔。守一从吾好,绵绵保太和。
寒食 其三
谓山其高,谓水其深。涕之欲陨,载掩予衿。
舟行用卢方伯莘老韵 其九
放舟顺水行,心情已自好。何当久要人,林壑共探讨。
和区逵鸿见示村居之作 其四 北径
一径青林外,孤村绿水间。寒梅欺雪白,乌桕落风丹。
莫以严凝候,而生憔悴颜。管灰吹厚地,天道有循还。
苦旱
禾黍高低尽欲焚,谁将清恨诉苍旻。扁舟十日韶江道,如许山川不作云。
翠微歌 其四
自嗤涉世才疏薄,盘城有样雄投阁。未老蒙恩归去来,绿竹红蕖引清勺。
黄莱轩见怀依韵奉谢 其三
离索经时思渺茫,怀人山院苦天长。古岩过雨云犹滴,老树著花风亦香。
拄杖寻芳偏足句,移杯傍竹不胜凉。更怜野趣无人共,翡翠时窥清浅塘。
明月吟赠两湖黄都督北归 其三
元戎上玉京,驱马迅长征。筹定百蛮服,戈挥五岭清。
人安儒将雅,天借福星明。十载瞻承惯,无因可报琼。
迎春示冯秀才
春日迎春春事殷,春诗裁付小冯君。春花春柳春如许,不著春鞭将送春。
琴轩 其四
仲冬风日凄,朔气来边窍。拥炉闭小轩,独玩贞元妙。
寒梅放旧枝,吾琴理新操。不是怨梅花,漫作江南调。
端午归石头海山索题画 其四 靖节寻梅
积雪今晨霁,呼童出破茅。天心真可见,春色在梅梢。
十洲草亭十首和玉田韵 其八
四围碧荔锁名园,花满芳蹊酒满尊。北浦北瞻连锦里,西樵西望见昆崙。
风清午枕添新梦,潮长春洲过旧痕。几度招邀游未得,可堪佳句照柴门。
盍簪楼杂咏十首 其十
鹤发朱颜老,何当驾屡过。秋衫绵葛杂,时果柿蕉多。
携盒情何限,投壶酒每酡。别来空怅望,林麓故阿那。
一苇所如四首 其一 春
昨夜雨初收,今朝风更好。城北水添渠,城南花发早。
美人召春游,衣裳为颠倒。桂舟依岸莎,兰桡开水藻。
崇桃夹涧红,郁李缘堤缟。欣欣发树枝,交交啼野鸟。
万物感春和,吾亦开怀抱。放舟复放舟,直抵三山岛。
晴日登盍簪楼用海屿韵纪兴 其五
十尺楼阑三尺台,碧山绿水自台回。百年老树春仍媚,半亩方塘天亦开。
漫倚南山歌白石,谁从东海问蓬莱。安期一去无回首,且把新醪满瓦杯。
霍与瑕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457篇诗文
翠微歌 其三
春日泛湖漫兴 其三
新春再和韵杂兴 其六
送三水陶尹陟留都治中别驾用韵
岐山亲家东厅雅叙走笔 其二
初四日舟至观音岩忆诸兄弟集古寄怀
立秋前二夕闻歌
清明谒陵遂游西山 其三
右江吟 其八
秋江送远 其四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八
闻鹧鸪
论诗呈双鱼 其四
早春即事和韵 其四
赠谢尹北上
得同亭杂咏 其四
岐山亲家东厅雅叙走笔 其一
走笔奉和匡南见寄 其三
就芝颂
顷波来柬有游樵之约喜走笔答之
贺箕野七十一丁亥正月十三日 其一
桂之坡 其二
夜坐闻塔铃
桐城夜雨甚烈次日喜晴
山居奉答诗社列位老伯见怀之作 其二
登观澜阁 其三
元夜立春 其三
送杜方伯入觐
赵縠阳太史东归赠寄 其二
送王巾川北归二首
二月二十一日清明如樵展扫 其三
雨中见桃花
春台惠纪 其三
赠沈尹北征 其二
别馆都春 其二
盍簪楼杂咏十首 其八
走笔奉别陈省斋 其二
得同亭杂咏 其六
舟行用卢方伯莘老韵 其二
龙德歌寿甘泉湛尊师 其二
赠沈尹北征 其八
侍甘泉师谒四贤祠 其二
再步韵寄怀郭平川黄门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七
新春再和韵杂兴 其七
舟行用卢方伯莘老韵 其八
山斗遗思 其二
陟东门 其四
湖畔
陟东门 其一
沈章山参政见示咏雪佳作奉和 其二
鲁四府考绩恩封
新春试笔用区封君韵
锦厓
曲江谒先师甘泉精舍
奉和督府庆云瑞鹊诗有序 其二
府江吟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