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右江吟 其八

右江吟 其八

明代 霍与瑕

红花白花照水,高树低树排云。征客不知路远,追陪万壑齐春。

诗人霍与瑕的古诗

惠德歈音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万家鱼鳖一城孤,漂渺江村类泛凫。七月以来天未悔,三更之后鬼频呼。

元公诘旦祷弥切,太守连旬睡亦无。昭格由来回造物,蒸黎濒溺幸更苏。

春日泛湖漫兴 其三

明代 霍与瑕

望湖情落落,天远碧萋萋。绿树新黄鸟,青山旧锦鸡。

五风随鹢舫,三户傍渔堤。处士高栖在,移舟更水西。

括滕王阁序用韵送夏见吾公祖年丈赍捧北上

明代 霍与瑕

十旬胜会友如云,千里逢迎得旧群。冈峦岛屿坐中分,襜帷暂驻乐同醺。

骖騑上路见吾君,清霜紫电王将军。腾蛟起凤烂人文,赠言临别更慇勤。

渔舟唱晚忽分手,有怀投笔龙蛇走。逸兴遄飞花傍柳,一言均赋射牛斗。

耸翠流丹光照缶,爽籁纤歌横浦口。响穷彭蠡一尊酒。

明晨捧袂阿谁边,烟光潦水共长天。仙人旧馆朱华前,衡阳雁断对愁眠。

奉承宣室正当年,青云壮志白云篇。请缨天柱早加鞭,宇宙无穷十大千。

读莱轩感事之作走笔漫书

明代 霍与瑕

从来春雨浃旬阴,何事伤春独苦吟。念载燕云徒浪迹,清时流水少知音。

不龟自分澼絖手,搏虎早灰冯妇心。且趁雨馀勤种树,明年桑蔗或成林。

奉酬勉纯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客子登征途,云山淡且好。漫漫夜向长,冉冉秋将老。

亲戚生别离,童仆自相保。极目天之涯,零零尽衰草。

回顾望旧乡,忧思那能道。

右江吟 其十一

明代 霍与瑕

醒梦长安试马,痴情古越闻鸡。五更风紧霜净,行遍千溪万溪。

步韵送古林何老先生北上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五彩龙文瑞气横,少年天子御天行。定知宴语从容后,询遍闾阎困苦情。

珠江别意送赵瀫阳太史东归 其四

明代 霍与瑕

姬公负扆时,流言固多有。东山久不归,跋前且疐后。

乃其吐握心,靡替弥永久。沧溟每纳污,巨泽恒藏垢。

所以福履绥,庆流如川阜。寄语遐征人,此义亦当剖。

登雨青楼

明代 霍与瑕

巍然相府雨青楼,有客来登最上头。千里山河穷短目,几家烟火淡新秋。

清谈自觉狂多谬,懒病祇凭酒暂瘳。回首北天重倚望,五云依旧护神州。

藕花亭杂咏为梁浮山中书 其三

明代 霍与瑕

幽栖真胜地,清爽逼秋天。密叶应藏鬼,高花或坐仙。

君当容借宿,吾欲驻经年。饮露飧英足,莲房受一廛。

括易送中丞滕少松公祖陟留都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十载不家食,天衢观国光。包鱼知硕量,射隼著锋芒。

井井宏经济,乾乾日赞襄。大君宜有命,三锡倍辉煌。

发南康过左蠡

明代 霍与瑕

朝发南康道,沙洲驷马班。寒云连北浦,冻雨合西山。

物候风霜外,人家水石间。征夫惊岁晚,愁思上容颜。

十八滩杂咏 其四

明代 霍与瑕

东海分龙种,来游第几遭。戈旗三百里,鳞甲一秋毫。

日短川原寂,天寒水石高。白鸥如有约,雪羽振清皋。

乙亥被命出山别三城诸君子

明代 霍与瑕

十载眠云古粤州,强扶衰病策勋猷。春江画舫风生鹢,晴日花堤羽拂鸠。

故旧关心遥水隔,光阴催鬓有霜浮。奔波半世成何事,回首真惭马少游。

十洲草亭十首和玉田韵 其六

明代 霍与瑕

笑折梅花可自由,草亭观物小开眸。星周律转岁华在,冬至阳生瑞蔼流。

葛稚成丹留一诀,桃源迷路忽千秋。相逢渔父为传语,莫记武陵前度舟。

春台惠纪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拜祷江神朝复昏,其如洪涝合西昆。浮天水送千溪沫,入夜潮添三丈痕。

巨浪撼城城欲堕,长堤覆树树微存。宪台拯溺凭高阁,号泣苍旻几断魂。

镜林泛舟 其一

明代 霍与瑕

泛泛镜林舟,真仙六七个。早秋天气佳,清风时入座。

凌风起远思,高歌谁与和。嗟嗟此百年,忽如飞鸟过。

去日已苦多,来晨莫轻挫。文章穴蚁吠,功业牛毛堕。

劳劳空费神,役役安成课。渊明是吾师,一醉但高卧。

近来此意真,百尔看都破。且把买山钱,多籴韶州糯。

寄沈尹四首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南海古伯郡,土沃民亦淳。迩来阨会并,饥馑岁荐臻。

小穷诈长官,大穷寇比邻。所赖圣明君,再为借寇恂。

悯民太艰难,仁言何谆谆。步武古先贤,脚底生阳春。

晴日登盍簪楼用海屿韵纪兴 其三

明代 霍与瑕

倚栏犹自北风寒,忽忆皇都旧跨鞍。僻地且便新作业,有人来劝强为官。

诗篇一一从头和,奥灶纷纷冷眼看。种竹南园方十亩,龙孙迟尔长千竿。

鸿映闽逵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话别正悬三岛月,赠行聊借五溪云。云横清海波踰静,月满黄连酒更芬。

有客中流新击楫,何人塞北旧空群。寒江唱罢采莲曲,一曲秋风远送君。

霍与瑕

霍与瑕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45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