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朱熹
莲花峰顶雪晴天,虚阁霜清绝缕烟。明发定知花蔌蔌,如今且看竹娟娟。
浣溪沙(次秀野酴醿韵)
次韵别范伯崇二首 其二
累月追随今别离,人生离合岂无时。愿言更励坚高志,力索穷探慰所思。
训蒙绝句 体用
体用如何是一源,用犹枝叶体犹根。当于发处原其本,体立于斯用乃存。
鹧鸪天(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归日以呈茂献待郎,当发一笑)
病中呈诸友
穷居值秋晦,抱疾独斋居。行稀草生径,一雨复旬馀。
交亲各所营,旷若音尘疏。始悟端居乐,复理北窗书。
读诵兴已阑,起坐方踌躇。绿树满空庭,策策凉飙初。
良时不复停,烦吝未云祛。还思对君子,日夕伫轩车。
读林择之二诗有感 其一
笋舆随望入寒烟,每诵君诗辄黯然。今夜定知连榻梦,一时飞堕锡山前。
次韵傅丈武夷道中五绝句 其五
诸郎步武各骎骎,季子尤怜产万金。衣钵相传自端的,老生无用与安心。
卧龙之游得秋字赋诗纪事呈同游诸名胜聊发一笑
蹑石度急涧,穷源得灵湫。谽谺两对立,喷薄中怒投。
何年避人世,结屋栖岩陬。嘉名信有托,故迹谁能求。
我来一经行,凄其仰前脩。邻翁识此意,伐木南山幽。
为我立精舍,开轩俯清流。多岐谅匪安,一壑真良谋。
解组云未遂,驱车且来游。嘉宾颇蝉联,野蔌更献酬。
饮罢不知晚,欲去还淹留。跻攀已别峰,窥临忽沧洲。
下集西涧底,沉吟树相樛。玉渊茗饮馀,三峡空尊愁。
怀贤既伊郁,感事增绸缪。前旌向城郭,回首千峰秋。
感尚子平事
翩然远岳恣游行,慨想当年尚子平。我亦近来知损益,只将惩窒度馀生。
秋夕怀子厚二首 其一
雨歇林气爽,月华湛遥晖。斋居玩物变,廓落沧洲期。
焚香散碧虚,抚节陈清诗。抗志属云端,非君谅谁知。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十九
哀哉牛山木,斤斧日相寻。岂无萌檗在,牛羊复来侵。
恭惟皇上帝,降此仁义心。物欲互攻夺,孤根孰能任。
反躬艮其背,肃容正冠襟。保养方自此,何年秀穹林。
武夷七咏 其六 大小藏岩
藏室岌相望,尘编何莽卤。欲问伯阳翁,风烟迷处所。
刘平甫分惠水栀小诗为谢二首 其二
何处飞来薝卜林,老枝樛屈更萧椮。凄凉杜老江头句,坐对行吟得自箴。
武夷七咏 其二 洞天
绝壁上千寻,隐约岩栖处。笙鹤去不还,人间自今古。
云谷二十六咏 其二 南涧
危石下峥嵘,高林上苍翠。中有横飞泉,崩奔杂奇丽。
两绝句送顺之南归 其一
门前三径长蒿莱,愧予慇勤千里来。校罢遗书却归去,此心元自不曾灰。
夜雨二首 其一
拥衾独宿听寒雨,声在荒庭竹树间。万里故园今夜永,遥知风雪满前山。
芹溪九曲诗 其二
二曲溪边万木林,水环竹石四时清。渔歌棹入斜阳里,隔岸时闻一两声。
训蒙绝句 心
性外初非更有心,只于理内别虚灵。虚灵妙用由斯出,故主吾身统性情。
武夷精舍杂咏 钓矶
削成苍石棱,倒影寒潭碧。永日静垂竿,兹心竟谁识。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芹溪九曲诗 其八
福严读张湖南旧诗
咏岩桂二首 其一
自溪口买舟至顺昌示同行者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六 怀仙
武夷精舍杂咏 止宿寮
云谷二十六咏 其三 瀑布
次子厚秋怀韵
伏承子直都督侍郎临饯远郊仍邀严州郎中及诸名胜相与燕集分韵赋诗 ...
赠书工
再赋解嘲
观上蓝贤老所藏张魏公手帖次王嘉叟韵
赵君泽携琴载酒见访分韵得琴字
垂涧藤
秋月
宿梅溪胡氏客馆观壁间题诗自警二绝 其一
示西林可师二首 其二
寄江文卿刘叔通 其二
拟古八首 其八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一 药圃
百丈山六咏 其二 小涧
训蒙绝句 动心忍性二首 其一
次刘彦集木犀韵三首 其二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五
训蒙绝句 心之官则思
水濂洞
元范尊兄示及十梅诗风格清新意寄深远吟玩累日欲和不能昨夕自白鹿 ...
夏日斋居得潮州诗卷咏叹之馀用卒章之韵以纪其事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七 挥手
香茶供养黄檗长老悟公故人之塔并以小诗见意二首 其二
训蒙绝句 求放心
训蒙绝句 博约
次韵伯崇自警二首 其一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 其六 月台
题赤城观
云谷杂诗十二首 其二 值风
中元雨中呈子晋
拟古八首 其五
借王嘉叟所藏赵祖文画孙兴公天台赋凝思幽岩朗咏长川一幅有契于心 ...
云谷二十六咏 其二十五 中溪
夜雨二首 其二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次韵择之舟中有作二首 其二
芹溪九曲诗 其三
卓国太
赤冈头望远山作
云谷杂诗十二首 其八 倦游
释奠斋居
拟古八首 其一
游芦峰分韵得尽字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八 云社
题画
秀野以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为韵赋诗熹伏读佳作率尔攀和韵剧思悭 ...
残雪未消次择之韵
用子服韵谢水仙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