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朱熹
三曲舟行龙尾滩,推蓬把酒见南山。回头点检仙踪迹,万顷白云时自闲。
同林择之范伯崇归自湖南袁州道中多奇峰秀木怪石清泉请人赋一篇
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攒峦不可数,峭绝谁能攀。
上有青葱木,下有清泠湾。更怜湾头石,一一神所剜。
众目共遗弃,千秋保坚顽。我独抱孤赏,喟然起长叹。
冬雨不止
忽忽时序改,白日藏光辉。重阴润九野,小雨纷微微。
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田家秋成意,落落乖所期。
旷望独兴怀,戚戚愁寒饥。事至当复遣,且掩荒园扉。
次韵择之铅山道中二首 其一
几月高堂阙问安,归涂不管上天难。诵君两叠思亲句,也信从来取友端。
庐山双剑峰二首 其一
山神呵护宝云遮,俨若腾空两镆铘。光彩飞名镇千古,望中肝胆落奸邪。
游烂柯山
次韵傅丈武夷道中五绝句 其二
分符拥节几经年,闻道方成屋数椽。只恐未容高枕卧,却须持橐听鸣鞭。
刘德明彦集祝弟以夏云多奇峰为韵赋诗戏成五绝 其三
闭门事幽讨,岁月忽已多。客来无可问,与君共弦歌。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训蒙绝句 一贯
一贯明言忠与恕,教人之意已昭然。当于用处求其一,慎勿悬空想圣贤。
武夷精舍杂咏 铁笛亭
何人轰铁笛,喷薄两崖开。千载留馀响,犹疑笙鹤来。
与诸人用东坡韵共赋梅花适得元履书有怀其人因复赋此以寄意焉
罗浮山下黄茅村,苏仙仙去馀诗魂。梅花自入三叠曲,至今不受蛮烟昏。
佳名一旦异凡木,绝艳千古高名园。却怜冰质不自暖,虽有步障难为温。
羞同桃李媚春色,敢与葵藿争朝暾。归来只有脩竹伴,寂历自掩疏篱门。
亦知真意还有在,未觉浩气终难言。一杯劝汝吾不浅,要汝共保山林樽。
晨起对雨二首 其二
晨起候前障,白烟眇林端。雨意方未已,后土何时乾。
倚竹听萧瑟,俯涧闻惊湍。景物岂不佳,所嗟岁已阑。
守道无物役,安时且盘桓。翳然陶兹理,贫悴非所叹。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 其六 南芥
黄龙记昔游,园客有佳遗。不谓洛生吟,辍餐时拥鼻。
过高台携信老诗集夜读上封方丈次敬夫韵
十年闻说信无言,草草相逢又黯然。借得新诗连夜读,要从苦淡识清妍。
杉木长涧四首 其二
朝发长涧头,夕宿长涧尾。伤哉长涧人,祸变乃如此。
短句奉迎 其二
军府资长算,家山辍胜游。故人千里别,归骑两年秋。
吊古宁忘恨,开尊且破愁。相思欲回首,但上曲江楼。
奉答张彦辅解嘲
康俗遗居万叠山,高垂铁锁讵容攀。青鞋布袜非公事,古木寒泉要我闲。
次季通昼寒亭韵二首 其二
山行前后有光辉,扑扑浮岚翠染衣。直到仙洲奇绝处,昼寒亭下玉龙飞。
铅山立春六言二首 其二
行尽风林雪径,依然水馆山村。却是春风有脚,今朝先到柴门。
次季通昼寒亭韵二首 其一
不信高怀与世殊,清游试问与谁俱。相将静听潺湲水,洗涤尘襟肯自污。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云谷杂诗十二首 其三 玩月
奉酬子厚咏雪之作
伏读尤美轩诗卷谨赋一篇寄呈伯时季路二兄
兼山阁雨中
仰思二首 其一
送张彦辅赴阙
游百丈山以徙倚弄云泉分韵赋诗得云字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五
雪中与林择之祝弟登刘园之宴坐岩有怀南岳旧游赋此呈择之属和并寄 ...
训蒙绝句 予欲无言
次韵择之铅山道中二首 其二
训蒙绝句 牛山
到袁州二首 其一
病告斋居作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十四 落星寺
丘子野表兄郊园五咏 其三 竹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
谒表伯余宋祐
雨中示魏惇夫兼怀黄子厚二首 其二
秀野以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为韵赋诗熹伏读佳作率尔攀和韵剧思悭 ...
送籍溪胡丈赴馆供职二首 其一
石子重兄示诗留别次韵为谢三首 其三
和章国华祈雨呈平父诸兄三首 其三
秋月
次韵别范伯崇二首 其一
刘平甫席上分韵得写字
山馆观海棠作二首 其一
次张彦辅韵
训蒙绝句 求放心
训蒙绝句 乐
公济惠山蔬四种并以佳篇来贶因次其韵 蕨
次二友石井之作三首 其一
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 其一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一 白鹿洞书院
次韵择之金步喜见大江有作
到袁州二首 其二
云谷杂诗十二首 其五 劳农
训蒙绝句 中庸
武夷精舍杂咏 渔艇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拟古八首 其四
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 其四
奉答择之四诗意到即书不及次韵 其四
武夷精舍杂咏 石门坞
穿林径
送李道士归玉笥三首 其二
七日发岳麓道中寻梅不获至十日遇雪作此
秋暑
宿黄沙以山如翠浪涌分韵赋诗得如字
训蒙绝句 事天
卧龙之游得秋字赋诗纪事呈同游诸名胜聊发一笑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 其八 木耳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五 草庐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三 楞伽院李氏山房
风雪未已决策登山用敬夫春风楼韵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十
卓国太
题刘平甫定庵五咏 其三 山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