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江源
满城桑柘长春风,不数河阳一县红。莫道鸳鸾终枳棘,又看万里共冥鸿。
送张廷臣令汤溪
祝君□□汤溪去,作牧应须似古人。绿绮调高单父暇,清歌声沸武城春。
翩翩双鸟都门路,渺渺孤舟浙水津。欲折垂柳赠君去,长亭斜日正消魂。
雩都舟中作
宦辙年来已倦游,风烟徒起望乡愁。玉堂天上无青眼,案牍丛中欲白头。
贡水涨平新雨过,雩山木落晓风飕。纪行欲藉诗人句,安得当时赵倚楼。
东溪道中
历险攀危不惮难,眼中风景足盘桓。两山夹涧泉声响,一径穿云树色寒。
出洞蛮音如鸟语,锁崖古木作龙蟠。人生若不游西蜀,争识乾坤此大观。
闺情十绝次金诚之先生韵 其六
天末凉生大火流,渚红庭绿不禁秋。十年宕子游何处,不念闺中人独愁。
闲居杂言集陶三十首并序 其十五
汲汲鲁中叟,今复在何处。游好在六经,久而道弥著。
成化丙午九月十一日偕大参李德馨年兄陪宁殿下谒献王陵联句二首 ...
贤王宾从拥如云,霜露惊心展礼勤。天外好山开寿域,殿前佳气护龙文。
周遭草木春长在,缭绕烟霞昼不分。自是皇明流派远,万年孙子效精禋。
扇面山水次东陵韵
细雨空濛津树合,小桥迢递水烟通。春风杖屦寻诗客,不在孤山定剡中。
次郭腾霄见访二首 其一
洛阳才子越南客,倾盖尊前便合欢。别后仙舟无觅处,望穷双眼海天宽。
竹枝词三首 其一
郎游巴西复巴东,雪消江涨舟淩空。昨来寄得平安字,更说艰难愁杀侬。
关瑕月
胡天云净无纤瑕,一轮明月关瑕赊。青海城边笼白骨,黄龙塞上照寒沙。
举头处处看圆缺,低头默默伤离别。铁骑宵征岭雾深,毡房野宿边风烈。
一回见月一思归,故乡迢递音书违。家人见月亦思我,道我归期定几时。
次谢用诚见寄韵
前日相逢郭隗台,春风又见杏花开。宦涂叹我长漂梗,客路烦君数寄梅。
平度诸生方悦化,信州遗教肯成灰。故人期我经纶业,却怪天公限不才。
德阳分司题竹
川西道侧对此君,六月雨洗无尘氛。独怜劲节不受暑,肯羡长竿能拂云。
如箦可比卫武德,辟俗见重东坡文。纷纷桃李羞与伍,留伴鸟台冰玉人。
悼亡二十五首 其二十一
星河无梦夜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今日不堪回首望,芙蓉花外夕阳楼。
咏古五首 其四 四皓
嬴氏乱天纪,闲居三十载。平原独茫茫,紫芝复谁采。
灯下闲书
羁客峦州空有梦,病妻燕市亦无书。试将急景从头数,旅邸风霜五月馀。
钓鱼图为李总戎题二首 其二
日日垂纶坐绿苔,江湖鸥鸟莫相猜。翻嫌白发潘溪者,掷却渔竿牧野来。
复经宣府涂中
风霜日日困边隅,王事宁辞此病躯。上谷山川重在目,沙场尘土半沾须。
弯弧射虏怜骁将,决策安边属老儒。归马萧萧谙旧路,前程何必问官奴。
夜宿黄塘舟中言怀
一宿黄塘值雨天,坐披绒褐爱轻便。眼前喜我有诗料,囊里从他无酒钱。
故国莺花牵客梦,异乡春色恼人眠。更将底事消长夜,剪烛闲看抱朴篇。
复次前韵 其十
水咽铜龙书漏沉,白华三复想遗音。主恩难报惟深省,众口从严解烁金。
拟唐人四时宫词二十首次官汝清韵 其十
四月时光过柳花,玉容随分度年华。长门一样闲风景,犹胜明妃别汉家。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525篇诗文
螺川舟中与世赏内翰小酌联句三首 其一
梅文渊南还病目不及送因书此遗之
悼亡二十五首 其十一
秋兴次梅文渊五首 其五
复次前韵 其六
永新谭节妇祠次姚大参韵
松州分司遣怀
次林司训赠行韵
悼亡二十五首 其二十二
老女怨
丙午岁正月七日李大参德馨邀余偕宪副冯佩之佥宪庄仪甫为同年会燕 ...
蒲石为李佥宪题次李先生若虚韵 其二
宫词十首 其四
次韵答世赏先生
竹枝词三首 其二
次童都堂题叶棠壁韵
成化庚子岁长至后八日余偕冯秋官佩之过同寅邵文敬第夜坐联句八首 ...
悼亡二十五首 其十九
闲居杂言集陶三十首并序 其十二
双行缠二首 其一
徐用美邀赏海棠次冯佩之韵二首 其二
闲居杂言集陶三十首并序 其十
滴泪三坡
次顾别贺拟归韵四首 其四
复次前韵 其七
奉答世赏内翰见寄韵二首 其一
过吴源深祠有感
弘治庚戌岁十月十日公事稍暇奉邀大参德馨内翰世赏过行台小酌遂相 ...
省轩为致仕萧方伯题
除夕联句
悼亡二十五首 其十七
复次老杜长催韵
与大参刘文纲秋夜草堂联句三首 其三
次顾太守思亲望乡诗韵二首 其二 望乡
送鲍惟德任袁州经历
出塞曲八首 其七
桃源图二首为周惟中赋 其二
闲居感兴六首 其六
殿试后作
答内赠次前韵
出塞曲八首 其一
寄衣曲四首 其三
浣灵为李方伯德馨题
留别黄敦实大尹次江伯温太守韵二首 其一
漫兴三首复次前韵 其二
闲居感兴六首 其五
次顾别贺拟归韵四首 其二
唐马图为房参戎题
分宜行台与德修大参夜酌联句
悼亡二十五首 其五
闺情十绝次金诚之先生韵 其五
次前韵答林司训
宫词十首 其六
次杨景昌韵二首 其一
出塞曲八首 其六
悼亡二十五首 其十五
郁孤台次诸公韵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