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朱熹
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想像南湖水,秋来几许深。
训蒙绝句 道
如何率性名为道,随事如由大路行。欲说道中条理具,又将理字别其名。
次季通韵赠范康侯
朝霜逼凋梅,夕露忽团菊。百年风雨过,宜笑不宜哭。
口川失自防,心兵几回触。年来身老大,甘此胯下辱。
永谢五鼎烹,聊寄一瓢足。虽惭龙蟠泥,肯羡莺出谷。
适意超混茫,放情遗结束。俯仰天壤间,静胜惟我独。
苍苍有心柏,落落无瑕玉。年纪尚无闻,头颅岂须卜。
述怀
夙尚本林壑,灌园无寸资。始怀经济策,复愧轩裳姿。
效官刀笔间,朱墨手所持。谓言殚蹇劣,讵敢论居卑。
任小才亦短,抱念一无施。幸蒙大夫贤,加惠宽箠苔。
抚己实已优,于道岂所期。终当反初服,高揖与世辞。
丘子野表兄郊园五咏 其一 柳
欲识渊明家,离离疏柳下。中有白云人,良非遁世者。
武夷精舍杂咏 止宿寮
故人肯相寻,共寄一茅宇。山水为留行,无劳具鸡黍。
次季通昼寒亭韵二首 其一
不信高怀与世殊,清游试问与谁俱。相将静听潺湲水,洗涤尘襟肯自污。
拜鸿庆宫有感
旧京原庙久烟尘,白发祠官感慨新。北望千门空引籍,不知何日去朝真。
用丘子服弟韵呈储行之明府伯玉卓丈及坐上诸友
我是溪山旧主人,归来鱼鸟便相亲。一杯与尔同生死,万事从渠更故新。
题中峰杉径
盘回山腹转脩蛇,横入中峰小隐家。好把稚杉缘径插,待迎凉月看清华。
次秀野杂诗韵 其四 又五绝卒章戏简及之主簿
个中有味要君参,螫吻舂喉久不甘。珍重人心亦如此,莫将寒苦换春酣。
题刘平甫定庵五咏 其五 寿穴
百年不可期,一壑当预卜。自怜木偶人,空羡王官谷。
云谷二十六咏 其六 杉径
南起云关口,萦纡上草堂。天风发清籁,山月度寒光。
元范尊兄示及十梅诗风格清新意寄深远吟玩累日欲和不能昨夕自白鹿 ...
花开已凄凉,花落更愁寂。来岁烟雨时,为君和鼎实。
次彭应之鱼乐亭韵
亭前活水破轻冰,渐见游鯈傍石棱。老子自知鱼乐处,不须庄惠与同登。
杂记草木九首 其七 萱草二
西窗萱草丛,昔是何人种。移向北堂前,诸孙时绕弄。
宿传舍见月
空堂寒夜月华清,独宿凄凉梦不成。欲向阶前舞凌乱,手持杯酒为谁倾。
同林择之范伯崇归自湖南袁州道中多奇峰秀木怪石清泉请人赋一篇
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攒峦不可数,峭绝谁能攀。
上有青葱木,下有清泠湾。更怜湾头石,一一神所剜。
众目共遗弃,千秋保坚顽。我独抱孤赏,喟然起长叹。
奉答张彦辅解嘲
康俗遗居万叠山,高垂铁锁讵容攀。青鞋布袜非公事,古木寒泉要我闲。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九
微月堕西岭,烂然众星光。明河斜未落,斗柄低复昂。
感此南北极,枢轴遥相当。太一有常居,仰瞻独煌煌。
中天照四国,三辰环侍旁。人心要如此,寂感无边方。
用子服韵谢水仙花
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冠白玉英。报道幽人被渠恼,著诗送与老难兄。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列岫望西山最正殆无毫发遗恨滕王秋屏皆不及也因作此诗二首 其一
卧龙之游得秋字赋诗纪事呈同游诸名胜聊发一笑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三
芹溪九曲诗 其五
寄题李东老渊乎斋
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
训蒙绝句 西铭
训蒙绝句 观澜
训蒙绝句 为人
题程烨程燧兄弟双桂书院
次韵傅丈武夷道中五绝句 其一
次韵择之夜宿进贤客舍
祝孝友作枕屏小景以霜馀茂树名之因题此诗
铅山立春六言二首 其二
拟古八首 其一
奉答择之四诗意到即书不及次韵 其二
偶题三首
训蒙绝句 吾无隐乎尔
小均四景诗 其一
读道书作
伏蒙某官宠示和陶见寄旧作伏读叹仰又感知待期许之意盖非一日率易 ...
别韵赋一篇
题刘平甫定庵五咏 其四 井泉
晓步
百丈山记
小均四景诗 其三
兰涧
题君子亭
和彭蠡月夜汎舟落星湖
芹溪九曲诗 其二
客来二首 其二
拟县补以虫鸣秋诗
次韵择之进贤道中漫成五首 其四
题景范庐
训蒙绝句 浴沂
奉答择之四诗意到即书不及次韵 其四
寄吴公济兼简李伯谏五首 其四
读机仲景仁别后诗语因及诗传纲目复用前韵
次林择之凉峰韵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四 晦庵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三 楞伽院李氏山房
寄题宜春使君定叟张兄隐斋
罗汉果次敬夫韵
游芦峰分韵得尽字
将理西斋
杉木长涧四首 其四
句 其十五
南城吴氏社仓书楼为余写真如此因题其上庆元庚申二月八日沧洲病叟 ...
次韵择之发临江
训蒙绝句 刍养悦口
答黄叔张
训蒙绝句 乐
立春大雪邀刘圭甫诸兄游天湖
秀野以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为韵赋诗熹伏读佳作率尔攀和韵剧思悭 ...
宿石岊馆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