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净端
章公好学仙,吕公好坐禅。徐六喻檐板,各自见一边。
祥符寺溪堂
开窗满日见溪山,霅水东流下岭湾。夜月深明渔舫寂,白云无事到禅关。
兰若杂言 其一
吴山古寺寒松直,老鹤巢居最上头。惟爱月明中夜后,一声清唳满山愁。
题归云庵壁
老来林下养闲躯,茅屋清虚蚊蚋无。一径松虱何处起,入松穿竹两三株。
兰若杂言 其二
老嫌俗客来相访,独泛孤舟溪上游。夜宿芦华赏明月,应无闲事挂心头。
和友人入山韵
闲来无事对山屏,古涧寒松畅野情。是处岩华高下色,几般幽鸟往来声。
兰若杂言 其五
年老醒醒神更清,夜深幽室诵莲经。儿孙睡觉应嫌我,石版时敲四五声。
会昙老
渔家生计好,终日泛轻舟。剪竹为竿钓,裁荷作酒瓯。
只知溪上乐,不识世间愁。昨夜岩隈下,蓑衣忘却收。
长兴周承事相访 其二
渐觉清和四月天,一声清磬响山川。心澄气爽无拘束,留得高人伴夜禅。
偈六首 其五
天上无双月,人间只一僧。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
兰若杂言 其三
老来无事掩柴扉,林下闲闲何所为。莫道茅庵无一物,窗前片片白云飞。
偈四首 其四
南无观世音,说出种种法。众生业海深,所以难救拔。
往往沉没者,声声怨菩萨。
题假山石
无用无知顽石头,天生奇巧世人求。算来世上无闲物,假使无情不自由。
偈六首 其六
端师子,太慵懒,未死牙齿无坏烂。二时伴众赴堂,粥饭都赶不办。
如今得死是便宜,长眠百事皆不管。第一不著看官,第二不著吃粥饭。
张居士相访
清河居十别多年,一笑相逢信有缘。莫讶老僧无别话,平常心是祖师禅。
赠长兴王省元
谁测先生意趣难,贫如原宪学宗颜。年年酒债将琴当,岁岁诗狂待月还。
赠吴少卿入山
友人相访入柴关,云水宽闲溪涧寒。莫道山家无可待,老松修竹任君看。
偈六首 其三
送上方亮老
何故无心恋霅溪,鄣南风景白云齐。有人若问宗门事,水自东流日自西。
兰若杂言 其四
野老欣欣任自然,斋馀无事玩林泉。门前竟日无人到,夜对乔松月在天。
同苏饶文宿吉祥寺二首 其一
孤峰峻岭翠光寒,山势奔湖去又蟠。今夜虎头岩下宿,更无归梦出林峦。
释净端
释净端(一○三二~一一○三),俗姓邱,字表明,归安(今浙江吴兴)人。肄业吴山解空讲院,顿契心法,乃从仁岳法师受公《楞严》要旨。参宝觉齐岳禅师得悟。见弄狮子者,丛林号为端师子,自号安闲和尚。徽宗崇宁二年趺坐而化,年七十二。有《吴山集》,已佚。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九、《罗湖野录》卷一、清光绪《归安县志》卷四三、《吴兴诗存》卷一四。今录诗四十二首。► 30篇诗文
登慈云岭
送客之三衢
长兴周承事相访 其一
同苏饶文宿吉祥寺二首 其二
兰若杂言 其七
题吉祥寺茶山
偈四首 其二
兰若杂言 其六
偈四首 其三
兰若杂言 其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