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十一月十二日会集宾主共八人

十一月十二日会集宾主共八人

宋代 孔平仲

自笑开阳畔,辉光接斗魁。名希周士贵,德慕舜元才。

共享珍羞美,同骑骏马回。它时立天柱,曾作饮仙来。

诗人孔平仲的古诗

至城东作 其一

宋代 孔平仲

地形磅礴接匡庐,旷野人烟乍有无。栖亩稻粱方待穫,识家鸡犬各随呼。

农耕半岭如僧衲,牧跨羸牛似画图。官守投閒省坟柏,满林霜露涕沾濡。

种花口号 其二

宋代 孔平仲

蜀葵萱草陈根在,金凤鸡冠著地栽。并作暑天庭户景,深丛时见一花开。

登贺园高亭

宋代 孔平仲

东武名园数贺家,更于高处望春华。深红浅白知多少,直到南山尽是花。

熊伯通阻风未发拿舟就谒留饮数杯

宋代 孔平仲

清晨已送君南浦,薄暮未行天北风。此别谩言千里远,笑谈还此一樽同。

铁山重叠云垂地,玉马腾骧浪驾空。涉险临危须自戒,且维舟楫莫匆匆。

宝剑一首赠天觉

宋代 孔平仲

金装宝剑值万千,石上横磨太古前。丝缑消烂那复言,竹杖未化蛟龙眠。

匏裁瓠切随所用,土拭当有张雷贤。革室夜锁声铿然,木刃谁与淬寒泉。

两头纤纤 其五

宋代 孔平仲

两头纤纤新采菱,半白半黑玉污蝇。腷腷膊膊马踏冰,磊磊落落枝压橙。

冬晓

宋代 孔平仲

城上犹吹角,官厅已罢更。粗疏知我性,懒惰亦人情。

入被严霜冷,横窗半月明。翻身更甘寝,鸡唱第三声。

呈馆

宋代 孔平仲

磻溪莘野亦初閒,去逐功名遂不还。岂有太平辞将相,却来高卧对湖山。

冥心真出三千界,注想长虚第一班。踽踽朱门旧时客,冒寒冲雨到郊关。

次韵和常父渡江寄经父

宋代 孔平仲

江风初息浪花低,轧轧扁舟犯晓鸡。想得蓬莱秋睡觉,暖寒方索玉东西。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十一 芙蓉桥

宋代 孔平仲

出城跨岧峣,惊目见花艳。飞盖每来游,佳境此其渐。

诸君送黄

宋代 孔平仲

不能送行客,赠以绿杨枝。试看青青眼,此心当自知。

和刘江宁韵送张天觉同年三首 其一

宋代 孔平仲

倾盖逢吾喜,开樽为子斟。笑谈天下事,忠义古人心。

戢翼丹霄远,藏鳞赤壁深。弹冠行且起,朝列迟华簪。

席上劝王八饮

宋代 孔平仲

细雨萧萧风淅淅,冻云倚天如扫墨。高堂置酒送行人,金杯缓饮愁肠涤。

劝君莫惜暂酩酊,自今一别遂南北。后时月夕与花朝,纵饮共醉安可得。

游六和寺

宋代 孔平仲

同寻六和寺,去旁苍崖行。峥嵘石林气,㶁㶁流水鸣。

见此俗虑减,入门心更清。盘空到窈窕,小憩山前亭。

天晴修竹外,飒有风雨声。僧云金鱼池,近日秋雨足。

馀波落清壁,散作雪色瀑。徐兴视其流,登高穿屈曲。

忽逢白练飞,碎点溅珠玉。清泠振毛发,潇洒荡心腹。

金鱼在何处,演漾戏平陆。鳞鬣老愈黄,点漆作双目。

忆为儿童时,尝剧此池旁。闻人说金鱼,已谓百岁强。

今踰二十年,僧死草木荒。此鱼尚无恙,纤质不改常。

谓鱼非灵物,安得擅久长。四海波浪高,三江网罗密。

长鲸丧明珠,幽暗无白日。我疑龙变化,就此溪中逸。

纷纶乾坤争,浩荡风霆出。何如守一泓,无得亦无失。

喜经父阁试第一

宋代 孔平仲

决起南溟近北辰,风雷含蓄待经纶。殿前欲奏三千字,阁下先为第一人。

擢等定如唐处厚,封侯终似汉平津。应嫌有弟真痴绝,抱瓮区区最苦辛。

曹亭三绝句 其一

宋代 孔平仲

外看江水长,里见荷花发。庐阜收白云,南浦浸明月。

集文选句赠别

宋代 孔平仲

离别在须臾,置酒宴所欢。借问此何时,萋萋春草繁。

江蓠生幽渚,山樱发欲然。游丝映空转,红药当阶翻。

飞鸟绕树翔,哀猿响南蛮。相与数子游,行迈越长川。

相去日已远,光景不可攀。举目增永慕,叙意于濡翰。

剪玫瑰寄晦之仍书此为戏

宋代 孔平仲

去年君尝寄蔷薇,今年我亦寄玫瑰。蔷薇赭赤未足爱,玫瑰莹白花草魁。

南园春深桃杏落,但见芳草连莓苔。唯兹皎洁满栏槛,玉冠瑶佩天边来。

主人爱惜屡顾眄,赏心未暇携樽罍。寄君凭君巧吟咏,仍须对景倾金杯。

莫令蔷薇窃见此,恐遂羞愧不复开。

因读黄鲁直所与周法曹诗诗与字俱好以此寄之

宋代 孔平仲

鲁直之文如电坼霜开,鲁直之书如雨行冰散。骎骎步骤日加远,与子三年不相见。

庭柯未长一尺围,起视孤标插星汉。昨朝诵子所作诗,使我自失长嗟叹。

我衰力薄空辛勤,直欲为子焚笔研。此才不使重台阁,四十青衫尚为县。

南山积雪玉倚空,高亭压城天北风。安得与子跨飞鸿,与我共哦清景中。

锵金纡紫世不空,豪杰卓荦岂易逢。愿言与子长相从,四方上下为云龙。

自和喻意四首 其四

宋代 孔平仲

好静心常爽,凭高兴愈孤。山云长掩翠,原火渐焚枯。

雨竹双妃泪,霜松四皓须。犹嫌望中隘,思泛洞庭湖。

孔平仲

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48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