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孔平仲
梭作龙飞应自喜,指将针决欲何求。赖君乍觉登天梦,不尔王敦一辈流。
戏寄叶县黄鲁直
西山曾梦巫山雨,南浦常迷洛浦珠。古县寂寥官况冷,不知还忆旧欢无。
寄孙元忠 其二十八
江上形容吾独老,百壶且试开怀抱。妙舞逶迤夜未休,多情依旧能潦倒。
雨裛红蕖冉冉香,玉樽锦席高云凉。酒酣耳热忘头白,老儒不用尚书郎。
十一月十二日会集宾主共八人
自笑开阳畔,辉光接斗魁。名希周士贵,德慕舜元才。
共享珍羞美,同骑骏马回。它时立天柱,曾作饮仙来。
风人一绝
须烦玉手自操刀,便趁槐芽作冷淘。剩泼葱油抹羊肉,不嫌潇洒爱萧骚。
送王通叟
浔阳江头夜吹箫,旁若无人声正调。问之谁何天鬻子,谪官东南数千里。
当时司马泣琵琶,君独怡然奏宫徵。但能如此游世间,于诸荣辱何忧喜。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十六 西湖
芙渠十顷阔,藻荇一篙深。晚日江乡景,秋风泽国心。
发谷熟县寄扬州同寮
清晨出古县,独遇卖花翁。芍药三数朵,琼苞出渐红。
皎如情人未梳洗,朱帘半掩娇春风。
去年维扬陪胜赏,此花开谢旬月中。
名园胜刹处处有,深畦浅垄无西东。品流已多搜绝异,若数英俊遗凡庸。
迩年新花更奇巧,造化彫琢何时穷。
离家今日已千里,云雨浩荡迷淮东。而今又及赏花月,因循不赏花更空。
寄语维扬好相识,花时勉泛黄金钟。
和常父见寄
济南风物称閒官,兄弟偕游意益欢。幽圃水声从地涌,画桥山色逼人寒。
别来梦想犹相接,他处尘埃不足观。寂寞东斋又经夏,落花新叶共谁看。
寄熊伯通
南山九叠势千霄,中有长松荫霄苗。好景常闻太平观,谪仙更住上清桥。
风吹石径秋声早,泉落云根暑气消。方外相期蒙雅眷,只应心隐不须招。
桂堂
团团浓绿隔窗纱,曾见丛生瘴海涯。太守作堂真好事,谪仙题榜更增华。
孤根直节非今日,秀气清香自一家。气候人间应较晚,月中子落此开花。
咏蜀葵
绰约佳人淡薄妆,天真自恃不熏香。低头无语娇尤甚,更著新翻浅色黄。
送郑君玉
西风黄叶下,送子以秋色。彭蠡一归舟,关山远行客。
民思似秤平,郡戴如弦直。交游亦难值,出语皆肝膈。
寒食宴北山席上走笔得松字
骀荡禁烟节,相随上北峰。雨馀澄远水,风细韵长松。
柳影摇歌席,花香入酒钟。南州富閒暇,行乐且从容。
咏高
先以下为基,终当保不危。泰山雄地镇,北斗正天维。
敏手誇能赋,忠言愿听卑。百常登观阙,九仞揭旌旗。
木有迁莺集,墉惟射隼宜。举家何氏隐,双下李愔搥。
大比杨雄好,长同巽卦为。巍然望尧帝,卓尔仰宣尼。
羊肆犹陈义,皇坟或媲词。变更惊岸谷,丰稔阅京坻。
醉枕日三丈,词场桂一枝。金城横绝险,龙马出权奇。
已著名僧传,仍先国手棋。张弓聊抑尔,封岱更增之。
郢曲故难和,牙琴谁复知。楩楠凌远壑,鸿鹄漾晴曦。
汉祖兴邦日,商宗享国时。设科求德劭,巡狩问年耆。
容驷开门户,摩霄展羽仪。形容上麟阁,勋阀照鳌碑。
密勿云台议,揄扬崧岳诗。岩岩具瞻峻,那复叹隆墀。
五杂组 其三
五杂组,庆云聚。往复来,东西渡。不获已,再娶妇。
寄王达夫高密令
高城已吹角,月暗星河落。与子语不休,青灯同寂寞。
平明车马去匆匆,一饭相邀不得同。交情世契两皆厚,东望白云千万重。
和常父
平生苦厌家为累,今日应如痛定人。群婢喧哗宁复有,孤灯潇洒自相亲。
温寻简策评三豕,点缀文章学受辛。谁谓丹枫会愁客,深秋清思满江滨。
再用元韵呈熊伯通
一望膺门眼已明,欣然倒屣辱公迎。林泉真作仙人宅,杖屦容参长者行。
道论风生挥玉麈,渴心尘积饮金茎。匆匆短棹依城去,连日西斋梦寐清。
悯囚
囚岂不乐有父母,囚岂不乐有母家。公行劫掠自取死,迫于穷饿情非它。
腥膻所得能几许,哭入东市肩相摩。呜呼法令难力救,囚乎囚乎奈若何。
次韵孙亨甫见寄
进多龃龉退为安,未省乘轩胜抱关。半世青衫贫为禄,新秋明镜老催颜。
纷纷江上风吹叶,漠漠淮南雨暗山。欲和佳篇寄相忆,韵严词峭不容攀。
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489篇诗文
因读黄鲁直所与周法曹诗诗与字俱好以此寄之
冬昼作
初雪即霁
十六夜
方逢原借示方干先生诗以集句诗赠之 其一
走笔呈承君
又谢诸君酬和
荆林馆
晨出郡南
送王秀才归邵州
题老杜集
子夜四时歌 秋
车班班
再吟六诗四首拜呈 其四
银河咏
春色最佳呈梦锡 其三
集于昌龄之舍
和经父登黄鹤楼
小庵诗
呈介之
苏子由寄题小庵诗用元韵和
哦亭
题织锦璇玑图
君住
九日独登曹亭
九画一首
晚凉 其一
试墨
书驿舍壁
梦锡杨节之孙昌龄见过小饮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七
唐林夫累惠书字法绝精以诗谢
冬晚怀介之
方逢原借示方干先生诗以集句诗赠之 其二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十二
秋晚怀晦之
江上独步
海南碧琉璃瓶
集文选句赠别
萃胜亭
选官图口号
登齐云楼
晚凉 其二
题女娲山女娲庙 其一
子瞻子由各有寄题小庵诗却用元韵和呈
戏呈叶秘校求蔷薇栽
寄孙元忠 其十七
朱君以建昌霜橘见寄报以蛤蜊
八日
寄王滑州
五杂组 其六
于将军
诗致卓道士灵座
霁夜
七字至一字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二十
和萧十六人名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