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孔平仲
蜀葵萱草陈根在,金凤鸡冠著地栽。并作暑天庭户景,深丛时见一花开。
发虹县
驱马汴河西,从此游帝乡。瞻言驿堠短,喜及春日长。
碧瓦映茅茨,人烟密相望。刍茭足供马,亦有酒可尝。
旁观波澜起,万柁攒舟航。一跌性命已,岂惟肌骨伤。
不如榆柳堤,中路稳腾骧。去家渐及旬,犹走淮楚疆。
却视故山隐,忽在天一方。东轩复难到,兰芷媚幽香。
驰光不可留,游女已采桑。
五杂组 其二
五杂组,封社土。往复来,使辽虏。不获已,拜阳虎。
惜别为从道作
尝闻直谅冠三友,自古才难非特今。今也胁肩事谄笑,君独苦口工规箴。
我常从之求过失,箕踞慢骂犹甘心。其言未必俱中理,披沙往往逢黄金。
今将去矣谁复嗣,已觉别恨凌秋阴。胸中抖擞宜一尽,留作更允相思深。
子夜四时歌 春
二月春色来,三月春色老。东风收花去,满地留芳草。
双头牡丹
牡丹意态已无穷,况是连房斗浅红。晓色竞开双萼上,春光分占一枝中。
娥英窈窕临湘浦,姊妹轻盈倚汉宫。只为多娇便相妒,芳心相隔不相同。
还乡展省道中作四声诗寄豫章寮友 其三
四际又暮夜,意诣尚未到。系缆坐树阴,嘒嘒厌聚噪。
径步气向暝,岸啸韵自报。内顾自慰幸,比岁屡拜扫。
冬日久雨有怀保德
阳泄已氤氲,阴疏不凝结。可怜终日雨,总是连天雪。
虽贫布衣煖,尚欲应时节。坐想大河东,苦寒山石裂。
上元作
春来雾雨久不收,上元三日月如秋。
倾城娱乐竞沽酒,旧岁丰登仍足油。楼前灯山烧荻火,光影动摇桑落洲。
太守凭高列歌吹,游人烘笑观俳优。铜盘贮梅插乌帽,从兵小史斥下楼。
侍觞行食皆官妓,目眙不言语或偷。
短长赤白皆莫校,但取一笑馀何求。譬如饮酒且为乐,不问甘苦醉即休。
归来紞如打五鼓,春寒惨惨吹驼裘。群儿嬉戏尚未寝,更看紫姑花满头。
寄孙元忠
小臣鲁钝无所能,况乃疏顽临能拙。今幸乐国养微躯,主恩前后三持节。
未有涓埃答圣朝,却教江汉客魂销。云白山青千万里,便应黄发老渔樵。
八音诗 其四
金色晦尘垢,人疑以为鍮。石有洁白姿,昧者比琳璆。
丝缲不尽绪,谁与结绸缪。竹可裁笙竽,奈何困薪槱。
匏黄已落蒂,岁序飒惊秋。土壤厌卑湿,山川嗟阻修。
革车召武士,折敌当与谋。木铎一奋剑,为君斩倡优。
送提举太平观熊舍人 其三
高才喻蜀策巂羌,凛凛威名动羌方。裁正稷宫新法度,发挥词掖好文章。
暂还紫府烟霞冷,却上青霄道路长。寄语吏民休浪喜,使君宁久在滁阳。
兄长寄五诗依韵和寄诗各有所怀 其一
忆昔西寻山下园,芙蓉香里醉园然。幽篁迸笋无馀地,老木交阴不计年。
彻幕旋迎秦望雨,汎杯旁引鉴湖泉。旧游寂寞今谁到,应有秋苔长绿钱。
与董承君棋辄胜四筹作药名五言诗奉戏
董子犷且狂,孔公孽更毒。文楸石棋子,白及黑对局。
预知子轻敌,锐胆坐看覆。一时罗列遍,先与推大腹。
欻如飞廉驱,窘若防风戮。馀兵尚百合,续断聊忽忽。
猛虎仗爪牙,中涂佯踯躅。嗟嗟草草甚,驱猪令迫逐。
直前无夷险,觱拨下子速。而我颇从容,莽草先设伏。
常山肆纵横,大戟挟长毂。威灵先震荡,巨胜侔破竹。
萧萧马鸣退,战血馀川谷。百步笑奔崩,独活嗟穷蹙。
萎蕤不复骋,销蚀神采缩。作诗诮伊棋,我壮知子曲。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十四
有竹一顷馀,舍下笋穿壁。新茁才出墙,满岁如松碧。
苍苍众色晚,归鸟尽敛翼。宇宙此生浮,仰惭林间翮。
新开
湖应与海接,岁暮水犹多。净色平苍野,馀香积败荷。
舟行依累石,凫起散圆波。谁似渔翁乐,鸣榔作楚歌。
江上独步
晚步碧江上,掀衣忽回顾。安得一叶舟,飘然五湖去。
浩歌风水古,醉倒烟霞暮。谁能逐群动,役役趋世务。
夏旱
元丰四年夏六月,旱风扬尘日流血。高田已白低田乾,陂池行车井泉竭。
多稼如云欲成就,天胡不仁忍断绝。雷声隆隆电摇帜,雨竟无成空混热。
如闻大河决北方,目极千里波涛黄。我愿蛟龙卷此水,洒落东南救焦死。
又闻戎泸方用兵,战车甲马穿云行。安得疏江拥三峡,馀波末流灌百城。
分支引派入南亩,尽使枯槁得复生。志大心劳竟何补,仰视云汉高溟溟。
吾徒禄食固可饱,更愿眼前无饿莩。
收家书
早承会稽信,晚接清江使。两地千里馀,尺书同日至。
既知骨肉安,复得邻里事。丁宁问儿女,委琐及奴婢。
开包视封题,亲故各有寄。牛狸与黄雀,路远不易致。
东人罕曾识,专享无所遗。岂徒抵万金,鼓腹快异味。
八音诗 其二
金杯十分酒,酌子消百忧。石可补青天,弃与瓦砾侔。
丝可弦南风,织成绢素柔。竹帛未书功,光景忽以遒。
匏系久不食,栖栖江上洲。土鼓与蒉桴,为用先鸣球。
革带人所贱,犹列下邳侯。木有栋梁材,终当回万牛。
悯囚
囚岂不乐有父母,囚岂不乐有母家。公行劫掠自取死,迫于穷饿情非它。
腥膻所得能几许,哭入东市肩相摩。呜呼法令难力救,囚乎囚乎奈若何。
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489篇诗文
登谈道亭
和天觉赠仲光
和经父登黄鹤楼
和朱君况卜居
元子发龙图以程公咏三园诗见示亦成誇篇
泊舟姑孰堂
送周文之主簿
和唐林夫游家园
喜经父制策第一 其二
桂堂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七
学舍
送从道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九
游六和寺
别介之
送李思中服阕入京
咏芦
陶侃
七月二十六日
辩言
寄王彦昭教授
次韵常父二十九日闸上作
通判成郎中生日人凡送香合寿星皆不受独以诗献
西斋冬夕
和子瞻西掖种竹二首 其一
兄长舟次会稽以十月九日发书清江亲故以此日遣使仍以十一月十二日 ...
咏荷花
子瞻子由各有寄题小庵诗却用元韵和呈
方逢原借示方干先生诗以集句诗赠之 其一
王秀才谋归作诗留之
酬聂察推
郡官送杨文思独以事不赴
入陈留界
黄道士求诗戏为口号赠之
车班班
次韵和张道济长官
风雨有秋色率然成小诗呈道济长官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二
晦之厌州县之劳作诗奉勉
和萧十六人名 其四
寄经父
十一月二十日德音
试墨
熙宁口号 其五
寄孙元忠 其二十三
随倅
咏蜀葵
海南碧琉璃瓶
饯梦锡于折柳亭醉中倚柱
月夕待人不至
介之惠诗言斥于礼部欲自此高退山
夏夜书事
送董少卿
张子明自庐山归云十五夜桂子落于太平观乡人谓之大熟子丰年之兆也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十一 芙蓉桥
小庵初成奉酬元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