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孔平仲
都人行正乐,天气忽微阴。尽恐明朝雪,如何此夕心。
轮蹄迷道远,鼓吹乱更深。我独甘幽静,青灯照苦吟。
晚晴见雪呈梦锡
东北风声急,西南日景斜。断云方散锦,飞雪忽成花。
见落初犹少,量深久渐加。远天明映玉,晴地湿团沙。
浩荡随阴气,须臾变水华。清辉迷粉蝶,寒色带昏鸦。
又是流年暮,同居沧海涯。寂寥求自遣,小咏寄诗家。
赠武科胡七
三尺青蛇丈二矛,崛然来应武科求。东南近出人才美,西北当宽帝顾忧。
战马夜嘶榆塞月,征衣寒犯玉关秋。古今将相皆无种,好取班超万里侯。
题织锦璇玑图
晞草露如郎行薄,乱花风似客情多。归鸿见处弹珠泪,语燕闻时敛翠蛾。
种花口号 其二
蜀葵萱草陈根在,金凤鸡冠著地栽。并作暑天庭户景,深丛时见一花开。
月三章 其三
夜如何其月落愁,光辉奄奄星益稠,白云拥汉波不流。
中庭有客心不乐,放志万里谁能收。
饮梦锡官舍出文君西子小小画真
西施苏小卓文君,画笔相传窈君真。虽有金珠并粉黛,恨无笑语与精神。
一樽美酒留连客,千载芳魂著莫人。醉眼恍然迷不觉,自惭心地尚埃尘。
承芸叟寄示新词一篇以此寄谢扬子云书亦有色乎此亦书之色也
绮罗敷色新出机,嵩洛神秀钟妙词。关西子弟多习武,博学能文君最奇。
目中无双成器早,少小玉立谁瑕疵。天王母后亲选擢,抱道韫德将发施。
朝中议论太真朴,湖南威凤翅小垂。屈申后先皆有数,此理昭昭君自知。
芰荷堆绿珠露冷,兰杜秋香风正吹。征鸿南飞燕北去,晚去潇湘君未归。
次韵和张道济长官
万里悄然若有霜,南山秋色两苍苍。巳经晚雨驱除热,更得西风断送凉。
瀚海人空云弄白,吴江波阔叶吹黄。知君昨夜书帷梦,半在亲庭半在乡。
招常父承君舟中观雪
泊舟亭下水,隔岸有脩竹。晨起雪纷纷,开帘见群玉。
请来同此景,一醉杯中绿。
秋夜舟中
昨夜强风万弩过,舟中侧听披衣坐。秋来已觉阴气繁,晨兴更见波涛大。
衰梧弱柳不足数,修篁摧折几百个。飞廉郁然方用事,一威能令万物挫。
人言风怒未渠央,我观暴忽势不长。会见平川净如镜,刀鱼鸣橹过钱塘。
两头纤纤 其三
两头纤纤枣子核,半白半黑纸上墨。腷腷膊膊手趁拍,磊磊落落山头石。
经社
经社无甘雨,深秋已肃霜。锄犁心最切,牟麦事尤妨。
比屋何缘饱,天行固不常。自吾来此土,连岁见丰穰。
一字至七字送梦锡梦锡托疾引归
行,行。宿驾,宵征。秋渐老,雨初晴。秋叶归思,青山去程。
身随一雁远,眼入故乡明。流水光阴可惜,浮云轩冕自轻。
把酒日飞鹦鹉盏,寻花更到凤凰城。
寄芸叟
未老已前胡不归,何须斑白及衰羸。婆娑石上弄明月,卧看春风生桂枝。
上巳饮于湖上
城南春已老,湖上雨初晴。草作忘忧绿,风为解愠清。
杨花轻欲下,菱叶细方生。酒影低云木,歌声伴画莺。
赏心残蕊在,幽曲小舟横。却笑兰亭会,吟诗半不成。
酒帘
百尺风外帘,常时悬高阁。若誇酒味美,聊劝行人酌。
但浇愁肠宽,奚畏守犬恶。客心方摇旌,逢此慰寂寞。
适值刘从道供奉往信阳镇用前韵送之
君马匆匆赴信阳,虽云同郡似它方。村沙卷尽黄昏日,海水吹成半夜霜。
别恨不须青草色,归期当及小桃香。閒官冷局遥相望,两觉迢迢岁月长。
晨出郡南
日未出,山更青。湖既阔,风自生。垂杨弄疏影,啼鸟曳残声。
江城晓色怀抱爽,况在白龙堤上行。
寄孙元忠 其十八
隐几萧条戴鹖冠,强移栖息一枝安。重阳独酌杯中酒,醉把茱萸子细看。
羞见黄花无数新,当令美味入吾唇。久拚野鹤如霜鬓,何用浮名绊此身。
风雨有秋色率然成小诗呈道济长官
学馆人归静若山,久阴梅湿上衣冠。酣酣雨意牵愁远,飒飒秋声吹梦寒。
竹笋解包堆屋角,蓼花抽穗出墙端。此时最忆吴江上,千顷烟波一钓竿。
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489篇诗文
寄题萧丈止亭
泊舟姑孰堂
寒食宴北山席上走笔得松字
和常父见寄
谈道亭睡觉而成
禾熟三首 其三
赠武矛胡七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一
新开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十
送觉兹住凤山 其一
承君棋输包子诗以促之 其一
和唐林夫游家园
谒梦锡见几上粉笺援笔书此
会食
集于昌龄之舍
食鳆
和经父登黄鹤楼
夏夜书事
晦之厌州县之劳作诗奉勉
周亨叔推官见示诗轴
七字至一字
冬晓
寄孙元忠 其七
咏无核红柿
初食牂牁菜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六
七月二十六日
离合转韵寄常父
喜雨上太守
春晚遣兴
据案小睡
昼眠呈梦锡
寄孙元忠 其二十八
昔时
曹亭三绝句 其二
再吟六诗四首拜呈 其四
李白祠堂 其一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二
武宗
双门
入山马上口占
呈陆农师 其五
送王通叟
寄经父
本是一首寄芸叟
出城至太平将见熊伯通
和经父寄张缋二首
寄孙元忠 其二十九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十二 芙蓉台
发仪真寄常父兄
还乡展省道中作四声诗寄豫章寮友 其一
咏荷花
叶晦之送蔷薇栽仍贻诗因以韵和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六 竹斋
送段从道司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