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孔平仲
出门已晚鼓,访客傍西城。无事诗书局,相过僚友情。
风来稍尘暗,日落更寒生。归路逢灯火,喧喧马屡惊。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一 阅武堂
开拓乾坤远,欢娱岁序深。堂前犹阅武,自是太平心。
再用元韵呈熊伯通
一望膺门眼已明,欣然倒屣辱公迎。林泉真作仙人宅,杖屦容参长者行。
道论风生挥玉麈,渴心尘积饮金茎。匆匆短棹依城去,连日西斋梦寐清。
春色最佳呈梦锡 其二
探遍名园花未红,高台极目兴何穷。欲知春色最佳处,尽在绿杨深浅中。
累约慎思视
工巧新诗寄递筒,同声稍稍变他宫。口传知受诸君指,日好何论六甲穷。
躬自省愆方久仄,人多助虐更磨砻。石渠旧友年家契,大笑今朝已落空。
冬昼作
霜阴收欲尽,斑驳意初晴。渐喜山将出,只愁云更生。
鸟窥晡后屋,鸡唱午间城。灰拆红炉火,微煎傍耳鸣。
知郡太博临宴公宇诗以为谢唐林夫在席
眷深贤守已忘形,肯屈旌旗到小亭。坐有嘉宾仙骨秀,门无俗客暮山青。
荐樽施遣供蔬甲,秉烛相随看菊铃。欲识主人书馆淡,短檠灯火漆函经。
晨出郡南
日未出,山更青。湖既阔,风自生。垂杨弄疏影,啼鸟曳残声。
江城晓色怀抱爽,况在白龙堤上行。
春色最佳呈梦锡 其三
红日迟迟昼未央,北窗高枕傲羲皇。欲知春色最佳处,啼鸟一声幽梦长。
昔时
昔时过此心何如,今时过此心何须。回波为我将双泪,逆上三江转五湖。
八音诗 其二
金杯十分酒,酌子消百忧。石可补青天,弃与瓦砾侔。
丝可弦南风,织成绢素柔。竹帛未书功,光景忽以遒。
匏系久不食,栖栖江上洲。土鼓与蒉桴,为用先鸣球。
革带人所贱,犹列下邳侯。木有栋梁材,终当回万牛。
次韵常父二十九日闸上作
泊舟不厌城南浅,谈笑淹留惊晷短。为传潮信舣江干,暂移已觉如天远。
足音来此慰寂寞,酒面自红炉自暖。预愁会合有暌离,人事犹如月亏满。
何如便赋归去来,百尺高帆席同卷。
常山四诗 其二 酌神
不敢告劳兮山之盘盘,祀事孔脩兮诚心亦殚。陈肴羞兮堂下,奠旨酒兮石之间。
神庶几兮享此,既醉且饱兮留听余言。
惜菊
碧玉枝条手自分,花开晚节最怜君。斜簪短发能回老,满泛清樽要助醺。
著雨半荒犹烂漫,绕栏三嗅倍氤氲。更收残蕊缝为枕,长得好香深夜闻。
子夜四时歌 春
二月春色来,三月春色老。东风收花去,满地留芳草。
因来诗有题桥之句呈陆农师 其二
口吐丝纶一代英,央央旌旆发神京。小堂且作蕃宣守,寸晷昔闻弦诵声。
耳白于颜君有誉,言藏之默我无营。吕溪傅野何须出,山野嫌人问姓名。
咏荷花
一花一叶自相连,待得花开叶已圆。应为施朱嫌太赤,故将嫩绿间婵娟。
送提举太平观熊舍人 其一
未归西掖掌丝纶,且面南谯作纶臣。三已何尝观愠色,一鸣从此却惊人。
朱轓暂去求民瘼,黄闼行当秉国钧。记取庐山公旧隐,几多草木待青春。
寄萧虚中
平川掺袂屡星霜,楚尾畿东各霜乡。安得便风传讯问,只应明月共辉光。
茅斋夜出犹能记,古观秋吟最不忘。近日诗成无和者,思君才俊似青杨。
和朱君况卜居
吾身当老此园中,世路崎岖几万重。且饱稻粱随雁鹜,尽将云雨付蛟龙。
求閒有志终须得,招隐何人肯见从。且为莆田朱处士,比邻先种七株松。
送登州太守出城马上作
匆匆送客出城闉,霜意方高日渐醺。青嶂倚空先有雪,黄沙匝地半和云。
旌旗明灭随车远,鼓角悲凉隔水闻。正是无憀一回首,两行白马映红裙。
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489篇诗文
方逢原借示方干先生诗以集句诗赠之 其一
昼眠呈梦锡
席上劝王八饮
折柳亭
海南碧琉璃瓶
送董少卿
十月二十一日夜
春天
书驿舍壁
寄子由
喜雨上太守
熙宁口号 其五
小庵初成奉酬元师
食鳆
宽恤民力
送提举太平观熊舍人 其三
上曾子固
曹亭三绝句 其一
食桃
呈梦锡
八音诗 其五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九
咏无核红柿
寄芸叟 其二
夏夜书事
长芦咏蝗
登贺园高亭
八音诗 其六
平上去入四首寄豫章旧同官 其三
和刘江宁韵送张天觉同年三首 其一
闻砧作
元子发龙图以程公咏三园诗见示亦成誇篇
十画农谣一首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一
走笔呈承君
八日
两头纤纤 其三
对菊有怀郎祖仁
寄王滑州
再用前意
送李思中服阕入京
十一月十二日会集宾主共八人
寄向公美使
卦名寄芸叟
送周元翁赴省试
和项元师见遗柳书
寄孙元忠 其七
和萧十六人名 其三
用常甫元韵寄彭泽曾移忠
五杂组 其一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十八
紫髯将军
题织锦璇玑图 其五
再吟六诗四首拜呈 其二
银河咏
八月十六日玩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