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孔平仲
虚明敞高阁,清浅对方塘。轩冕忘怀久,江湖寓兴长。
红蕖开细雨,白鸟下残阳。不挂人间事,逍遥自一乡。
王舍人庄
西出齐州似不远,晚留逆旅尚徘徊。泰山一夜兴云雨,洗耳流泉待我来。
次韵王通叟
春生湘浦即当还,穷览云山得据鞍。洒落文章终不俗,从容谈笑尚能欢。
千金骏马将辞主,一曲胡琴遂掩棺。世事相因古如此,谁知鲁国累邯郸。
太守视新堂
遥遥元崇胄,蔼蔼东州守。留心学校事,遇我在僚友。
蔽空起新堂,鼛鼓百夫走。枉驾亲视之,丁宁到榱枓。
北风沙眯眼,伫立相与久。宴我登哦亭,推我居席首。
初尝百花酿,肴蔌无不有。是日十月中,新霜脱人肘。
醺酣一消铄,和气回物朽。昔人歌鲁侯,在泮尝饮酒。
我今作此诗,亦以缀厥后。美哉姚侯政,岂弟民父母。
此诗所不歌,先已载民口。
寄孙元忠 其二十三
秋来相顾尚飘蓬,兼泛沧浪学钓翁。钟鼎山林各天性,知君才是济川功。
万里寒空只一日,会是排风有毛质。攀龙附凤势莫当,莫度清秋吟蟋蟀。
咏蜀葵
绰约佳人淡薄妆,天真自恃不熏香。低头无语娇尤甚,更著新翻浅色黄。
因读黄鲁直所与周法曹诗诗与字俱好以此寄之
鲁直之文如电坼霜开,鲁直之书如雨行冰散。骎骎步骤日加远,与子三年不相见。
庭柯未长一尺围,起视孤标插星汉。昨朝诵子所作诗,使我自失长嗟叹。
我衰力薄空辛勤,直欲为子焚笔研。此才不使重台阁,四十青衫尚为县。
南山积雪玉倚空,高亭压城天北风。安得与子跨飞鸿,与我共哦清景中。
锵金纡紫世不空,豪杰卓荦岂易逢。愿言与子长相从,四方上下为云龙。
一胜篇
我与承君棋,结局赢一路。太多亦何用,停则无胜负。
天清与地宁,妙绝占此数。正如贾坚射,不中乃奇处。
元子发龙图以程公咏三园诗见示亦成一篇
名园有一已堪誇,胜事三园属一家。杖策可游缘近宅,得春最久为多花。
人居玉府真仙格,地占钱塘最物华。见说江湖堂更好,烟波清兴浩无涯。
咏芦
地近长芦芦已深,舟行两岸蔚森森。能藏蛇虺连山涧,强庇蛙蟆接水阴。
疑汝此中无劲节,使吾终日隔遥岑。春风暑雨多情思,霜霰峥嵘想不禁。
本是一首寄芸叟
本末已倒置,是非当告谁。同为天涯客,根冷聊相依。
生平尚气节,相约老不衰。煎烹虽炎炎,何损百鍊姿。
太过空自反,急鞭尤恐迟。
发虹县
驱马汴河西,从此游帝乡。瞻言驿堠短,喜及春日长。
碧瓦映茅茨,人烟密相望。刍茭足供马,亦有酒可尝。
旁观波澜起,万柁攒舟航。一跌性命已,岂惟肌骨伤。
不如榆柳堤,中路稳腾骧。去家渐及旬,犹走淮楚疆。
却视故山隐,忽在天一方。东轩复难到,兰芷媚幽香。
驰光不可留,游女已采桑。
十六夜
明夜更无今夜灯,都人为此不胜情。皆愁隔岁期犹远,共约追欢直到明。
君饮露台春易醉,我眠书馆月同清。东风亦有相撩意,梦觉犹传弦管声。
遗介之蔗
长不过三尺,坚如太古铁。身虽粪土贱,名在佳果列。
中心唯养恬,外貌颇多节。凭君暂收采,彼此无摧折。
谢梦锡见临
雪月交光夜正寒,何人相伴语更阑。惟君枉驾时能慰,令我幽居意解欢。
小仆旋来荧火烛,病妻无力治杯盘。清谈已倦还观史,冷淡相看不厌难。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十四 水西桥
景物此清淡,幽亭独细论。恐人容易过,常锁水西门。
禾熟
登贺园高亭
东武名园数贺家,更于高处望春华。深红浅白知多少,直到南山尽是花。
再用霄字韵
豁然披雾睹青霄,沛若为霖洒旱苗。身逐归云朝傃洞,心随流水暮萦桥。
人情不用相轻重,物理从来互长消。器业如公合廊庙,伫闻尺一有嘉招。
陶侃
梭作龙飞应自喜,指将针决欲何求。赖君乍觉登天梦,不尔王敦一辈流。
禾熟三首 其二
丰年气象慰人心,鸟雀啾嘲亦好音。玉食儿郎岂知此,田家粒粒是黄金。
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489篇诗文
寄熊伯通
春闺六言 其一
梦锡遗蔗
守倅自开元观食起欲往紫极宫道过余之家园乃屈同游太守自以为能知 ...
造王馆
池上 其一
集文选句赠别
泊舟姑孰堂
冬日久雨有怀保德
惜别为从道作
杜令无隐亭赏梅
月三章 其一
寄王达夫高密令
观牛渡江
呈张子平
和常父初五日渡江
新开
七月二十六日
次韵孙亨甫见寄
以事往齐州初发密
寄板桥卞进之主簿
至盱眙作
和刘江宁韵送张天觉同年三首 其一
又奉朱明叟
宝剑一首赠天觉
长芦咏蝗
秋晚怀晦之
唐林夫累惠书字法绝精以诗谢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十二 芙蓉台
诗致卓道士灵座
初食牂牁菜
题清斯堂
食桃
郡名诗呈吕元钧五首 其四
卦名寄芸叟
书斋独坐有怀
送提举太平观熊舍人 其三
接通判于邸
寄芸叟 其三
宽恤民力
泛涟水
游六和寺
饮梦锡官舍出文君西子小小画真
诗赠王
观马骑
毛阳
寄常父二首 其一
寒食宴北山席上走笔得松字
郡官送杨文思独以事不赴
蹇叔以登亭有感示予因以答之
李白祠堂 其一
小庵诗
夏旱
寄王滑州
自和喻意四首 其二
喻意
使纸甚费
再吟六诗四首拜呈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