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癸巳立秋

癸巳立秋

明代 李达

小圃蓬蒿已尽删,西窗此夜不须关。若留馀地虫饶舌,又说秋风到世间。

诗人李达的古诗

甲午仲冬陈丈成昌招饮南塘有作

明代 李达

南塘冬日似青春,榕叶杨枝满水滨。画舫鸣琴嫌俗耳,朱楼被酒爱仙人。

不招鸥鹭谁为友,已涨汀洲共托身。莫把鱼竿还远去,眼中沙岸可垂纶。

景山护国寺后园雅集呈瓯风诸子

明代 李达

一麾颜谢凭熊轓,元嘉此地开坫坛。黄金初铸贾岛佛,唐风直溯转庵潘。

五峰先生鹤溪老,堂庑特大窥杜韩。逊学衣钵自山谷,三风继起翻波澜。

朅来诸子力扛鼎,后园宴坐输肺肝。国初兵马变营垒,台殿佛大馀泥丸。

断碑凫胫与续短,丹楹刻桷重脩完。老僧退院渠说法,见竹尊者森琅玕。

及温如客席不煖,菟裘安得营岩峦。复随春色此瀹茗,禅喻诗学分蒲团。

晓出为鸟粪所污有作

明代 李达

晓出林间乐鸟乌,纵然被污复何如?已成天下奇穷者,天再穷人术已无。

僦居长兴城南作

明代 李达

舅氏将甥住雉城,今年薄饭午能羹。家悬千里鹂三请,迹近五湖牛一鸣。

市隐笛音堪养性,地仙药价恐知名。鸱夷为有奇赢术,始得烟波寄此生。

余瓯北寻山采菊歌

明代 李达

瓯北先生沧海东,脱略形骸土木同。大屋正对白岩岭,支颐时在爽气中。

忽逢长天发秋兴,曳杖遥寻枫叶红。看山已饱犹无厌,采菊惟勤谁与从?

几丛迤逦覆陂陀,卉木掩映碎金多。徒闻神农鞭百草,终遗幽香山之阿。

一本垂垂潭影寒,挺出高枝紫玉槃。水漱灵根带药气,饮之华发减鬓端。

高者傲霜意纵横,下者裛露泪阑干。或处爽垲或卑湿,时有野鼠食瓣残。

涧阴小摘不盈掬,扪萝笑看孤云逐。越岭溪行始满囊,芒鞋漫染苔痕绿。

手把一束久临风,暗诵夕餐有秋菊。自言曾读范村谱,淳熙佳色少可数。

他年更踏东阳岑,三十六种为增补。在昔陪游龙泉县,劝君千金买宝剑。

君言买剑欧冶嗤,臂膝俱痛老形见。独携冰裂细纹壶,兼求红泥小火炉。

当时深意今始知,汎菊忘忧作酒徒。此日归来取寒泚,黄花洗尽无泥滓。

一觞一咏吾衰矣,人间万事如脱屣!

睡起口占

明代 李达

不分晓梦兼午梦,来报阴晴鸟哢时。雨后林烟吾最爱,小园涂抹两三枝。

雪山避暑

明代 李达

执热寻山径,林园退暑微。松阴客坐久,蝶翅鸟衔飞。

莫觅澄泉石,兼无叠雪衣。天风落怀抱,此意解人稀。

野凫

明代 李达

两岸晴光苦雨收,林塘对客鸟鸣幽。凫翁已没春波静,更向春波动处浮。

宿浮溪

明代 李达

谷口鸣猿急,波前落日微。溪流土不见,石聚树仍稀。

野饭留行客,山风净旅衣。田家投宿稳,犹及暮云归。

答咏馨见寄

明代 李达

疑义固未析,因疑我得病。穷居能学道,莫吊须相庆。

书窗植兰端阳后始作花

明代 李达

书须熟读如老友,兰即迟开仍国香。幽谷曾逢一知己,閒居已过两端阳。

元旦后三日游护国寺遇雨

明代 李达

湿云开合傍香台,宝铎声兼梵响回。树早经霜无叶落,人缘避雨觅亭来。

此山行熟虽微乐,每岁逢阑又极哀。明日物华撩我处,秖应岐路更风埃。

楠溪石

明代 李达

董威辇饥作粮煮,皇初平富作羊唤。溪石变化不随心,惭非仙才自永叹。

想见此石曾挐云,风日撄之楠溪岸。如今砺角小峥嵘,可以袖取供把玩。

客藏佳石落梅妆,朝夕晤对玉妃粲。我来不遇宁非命,琭琭珞珞徒相乱。

回看接翅鸡将雏,俯啄虫蚁尤烂漫。人生如此即适然,长歌应笑南山矸。

于景山护国寺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为叔父病中祈福

明代 李达

宝坊秋半雨冥冥,沾湿烟中桂树青。金粟渐舒花气冷,玉珠无定草头零。

死生能主坚求寿,疾病仍瞒暗诵经。惟有老姑相对泣,细言琐语若为听。

拾松果

明代 李达

昨夜山中春雨增,松梢松果落频仍。草间拾取今容易,曾在半天殊未能。

晓梦于松台山麓妙果寺大殿观壁画千岩竞秀万壑争流香烟横亘独鹤昂 ...

明代 李达

耸壑昂霄僲骥图,松台归梦认模胡。前身画史今词客,独我犹藏记事珠。

积雨雉城即事三首 其二

明代 李达

长舆成癖似太俗,夷甫不言尤失真。夷甫长舆皆不处,更须肮脏论钱神?

妻为儿买龟种于瓦盆今携至护国寺放生戏题一首

明代 李达

兰若放尔去,瓦盆曾久留。归池仍缩壳,顾我肯回头?

莲净巢堪寄,饭香僧为投。小男犹不舍,欲捉更无由。

湖州值雪

明代 李达

萧条城郭似山横,时有风枝泻雪声。稍向北来逢此景,故园应暂缓南征。

山中闲吟

明代 李达

有时折得老梅归,有时拾得松果肥。已见斋头榜松果,更买宝瓶与插梅。

李达

李达

明凤阳定远人。永乐初以都指挥使镇守洮州,七年率兵攻西宁。进都督佥事。在镇四十年,为各族军民所畏服。正统中致仕。► 11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