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余瓯北寻山采菊歌

余瓯北寻山采菊歌

明代 李达

瓯北先生沧海东,脱略形骸土木同。大屋正对白岩岭,支颐时在爽气中。

忽逢长天发秋兴,曳杖遥寻枫叶红。看山已饱犹无厌,采菊惟勤谁与从?

几丛迤逦覆陂陀,卉木掩映碎金多。徒闻神农鞭百草,终遗幽香山之阿。

一本垂垂潭影寒,挺出高枝紫玉槃。水漱灵根带药气,饮之华发减鬓端。

高者傲霜意纵横,下者裛露泪阑干。或处爽垲或卑湿,时有野鼠食瓣残。

涧阴小摘不盈掬,扪萝笑看孤云逐。越岭溪行始满囊,芒鞋漫染苔痕绿。

手把一束久临风,暗诵夕餐有秋菊。自言曾读范村谱,淳熙佳色少可数。

他年更踏东阳岑,三十六种为增补。在昔陪游龙泉县,劝君千金买宝剑。

君言买剑欧冶嗤,臂膝俱痛老形见。独携冰裂细纹壶,兼求红泥小火炉。

当时深意今始知,汎菊忘忧作酒徒。此日归来取寒泚,黄花洗尽无泥滓。

一觞一咏吾衰矣,人间万事如脱屣!

诗人李达的古诗

人日作

明代 李达

江城雾树远相连,半是龟蛇隔岸烟。渐减寒衣回暖后,独逢人日落梅前。

沧洲结社留吟稿,红袖凭楼费酒钱。彩笔还时歌扇歇,旧游唯向梦中传。

齐天乐 菖蒲

明代 李达

洞天风细吹香雾。翩翩绿绦轻举。碧椀冰浆,铜槃玉屑,还遣笙簧声助。

苍官万树。料年少风流,爱寻歌舞。老寿谁知,笑拈九节杖相拄。

人间白头最苦。远来搜欲遍,天上官府。挹注甘泉,平铺锦石,今托灵根何处?

依依涧户。叹千里云山,漫遮归路。月弄幽窗,又将秋意吐。

寻张山人不遇三首 其二

明代 李达

落日荒荒淡欲无,室皆虚白鹤皆臞。渊明乞食知何处,犹系松梢饮酒壶。

壬辰元月初二日与莼客天吴乐堂雪中游剡县大佛寺

明代 李达

剡中嶀嵊绝胜外,刮眼又见石城山。石窗石梁绕南北,天姥东对青崖閒。

奇肱飞车似叟閤,百丈翠壁开光颜。未死先升兜率院,拟听地论镌我顽。

治生不谐阙供养,瞿昙面黄蜡梅斑。姑藉此花献我佛,暗香雪里穿禅关。

永和以来诸菩萨,多将半面留人间。惟此不敧亦不坏,绀目流转生民艰。

齐梁栋宇昔丹雘,支竺讲席今榛菅。二三子皆好古者,长歔短叹宁能还?

闻汝砺将赴长兴戏题三首 其一

明代 李达

紫兰牙茁璧无疵,学语曾教绝妙辞。王母明朝持汝至,咏鹅先诵骆丞诗。

夜闻护国寺钟声

明代 李达

山笼密树知天绿,寺绕疏钟觉夜遥。一杵何时落吾手,地才扫罢便来敲。

寻张山人不遇三首 其三

明代 李达

天机嗜欲强分明,无补生前屡空瓶。已结匡庐白莲社,不妨范蠡养鱼经。

鹿颈亭观海绵作在仙居县

明代 李达

海门日暖鸟飞迟,鹿颈亭边雨霁时。万里顽云画阑外,唯馀一抹远山眉。

解佩令 晚登景山有感

明代 李达

一瓢流水,一拳顽石,已销磨,多顽寒暑。写入诗篇,便算作,登临佳处。

也欺人,得江山助。

差同蝉噪,差同蛩泣,晚凉天,又来搜句。商略前贤,眇不及,渊渊襟度。

久沈吟,露飞月午。

宿浮溪

明代 李达

谷口鸣猿急,波前落日微。溪流土不见,石聚树仍稀。

野饭留行客,山风净旅衣。田家投宿稳,犹及暮云归。

龙湾潭观瀑二首 其一

明代 李达

下界徐行傍涧隈,忽闻天外转晴雷。冲开石罅铺霜去,遇有山风撒霰来。

松未增阴却添冷,蝉多饱腹亦鸣哀。此中能逭一时暑,酣饮何须荐绿醅。

飞云湖

明代 李达

溪烟渺已远,嶂岚渐可拾。缘崖岚石径,出谷见原隰。

水痕留沙净,天影抱湖湿。冉冉野云飞,发发田鱼集。

清旷怜绝境,栖遑别山邑。前程莫回首,西崦落日急。

睡起口占

明代 李达

不分晓梦兼午梦,来报阴晴鸟哢时。雨后林烟吾最爱,小园涂抹两三枝。

码砗村

明代 李达

浴罢溪滩不肯还,村民次第掩松关。西山已障秋阳尽,横出馀晖到北山。

楠溪道中

明代 李达

县僻山争路,桥低水半隈。春阴溪雨涨,午日石屏开。

小隐非吾愿,中年奈此材!可怜王录事,不为送钱来。

山行效贾阆仙四首 其四

明代 李达

避喧今日遂,敲磬此中闻。已作僧留发,长攀壁入云。

蛇归苔穴影,鼠窜石松群。绝顶深观化,岚阴换夕曛。

春夜与陈曙共饮西门外继登郭公山归途雷雨大作四首 其二

明代 李达

断壁挂枯枝,归潮卷残雪。年年富览亭,不厌沧江月。

癸巳除夕

明代 李达

即是平时意已多,年年此日费吟哦。窗纱从未隔喧寂,焰火烛天无奈何。

积雨雉城即事三首 其三

明代 李达

读书招隐销愁句,诗佛茶仙垫角巾。遥对三吴浃旬雨,永怀大历九年春。

示疾

明代 李达

客床何所有,四壁绝虫吟。远梦回灯暗,丛篁折雨深。

戒寒如换世,示疾见初心。三尺无弦木,寥寥发至音。

李达

李达

明凤阳定远人。永乐初以都指挥使镇守洮州,七年率兵攻西宁。进都督佥事。在镇四十年,为各族军民所畏服。正统中致仕。► 11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