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睡起口占

睡起口占

明代 李达

不分晓梦兼午梦,来报阴晴鸟哢时。雨后林烟吾最爱,小园涂抹两三枝。

诗人李达的古诗

积雨雉城即事三首 其二

明代 李达

长舆成癖似太俗,夷甫不言尤失真。夷甫长舆皆不处,更须肮脏论钱神?

种兰三岁始花戏题示内

明代 李达

我是种树郭橐驼,手栽花木非医国。城西半亩养风烟,天下閒民愧九职。

前年欲办九畹兰,自减饔飧面如墨。至令妻嗔颇遭骂,昔者高声今默默。

妻言汝愚不可及,曾移方竹婵娟色。匝月枯槁鸣霜风,破灶烧却成灰黑。

于今滋兰纵能活,晨炊不得当春韭。高人或可竹胜肉,尔曹岂亦兰作糗?

兰乎兰乎经三载,天全性得吾不害。年年不作花,使我长叹嘅。

今秋忽讶擢纤茎,素手盥濯无氛埃。其势钩连或迤出,翩翻低昂各自开。

吾闻佛国闻香以为食,一念随现不用行厨催。兰有国香资鼻观,此外盘餐尽可废。

恒恐此意外人知,实则至味萃其内。媚服之者知为谁,口不能言以臆对。

端阳前二日湖州寓庐即事

明代 李达

蒲叶堪编角饭香,湖烟渚雾水微茫。晚晴稍稍见人出,过了端阳无此凉。

予于湖州每电询砺砺辄曰与翁翁对弈

明代 李达

黄团渐繫磊砢影,玉局惟馀腷膊声。此日仙翁对童子,何时著我觑亏成。

春夜与陈曙共饮西门外继登郭公山归途雷雨大作四首 其四

明代 李达

霏霏江气重,漠漠山云聚。春雨半腰桥,馀酲尚如许!

九山湖观荷

明代 李达

偶向九山湖水滨,净光塔院正相邻。荷花脚白无垢腻,却踏淤泥幻此身。

余每开纱窗辄忘关妻则怒责余曰日昼亦有蚊耶妻曰有苍蝇因成一首

明代 李达

闭户饶能阻世纷,清风六月却无闻。纱窗添了添罗帐,已避苍蝇更避蚊。

鹿颈亭观海绵作在仙居县

明代 李达

海门日暖鸟飞迟,鹿颈亭边雨霁时。万里顽云画阑外,唯馀一抹远山眉。

雪山避暑

明代 李达

执热寻山径,林园退暑微。松阴客坐久,蝶翅鸟衔飞。

莫觅澄泉石,兼无叠雪衣。天风落怀抱,此意解人稀。

游百丈瀑呈大通师

明代 李达

朝游林坑坑水急,凛如飞雪沸如煮。暮宿沙头小院空,卧闻屋瓦鸣溪雨。

晓来扫却放澄霁,崖树时逢细瀑吐。陶公洞天未暇寻,又见洪泉百丈舞。

山神不嗔来已数,水伯有知曾著语。昔逢枯旱泫微流,今日壮观嗟未睹。

真珠捣碎如齑粉,万斛一时倾水府。烟漫云蒸湿我衣,潭上亭前此何所。

仙露百弓洒草木,长风十里摐金鼓。大通先生京国客,来向山中洗尘土。

携我来游容我狂,依然杯酒如初聚。更踏十二峰头去,处处白练飞今古。

书窗植兰端阳后始作花

明代 李达

书须熟读如老友,兰即迟开仍国香。幽谷曾逢一知己,閒居已过两端阳。

饥雀叹

明代 李达

步出西城门,遥瞻野田雀。天寒瞻恋巢,一俯还一跃。

久已辙成环,况乃鼠为虐。岂瞻知艰虞?生计奈无著!

众雏枯树间,谁与致饮啄?日落嗷嗷声,远隔犹隐约。

前村卖米店,十里负山郭。米屑粲瞻收,分减及孤弱。

相寻肯辞远?及见终难托。衰翁心虽慈,异县迹已削。

雪急北风凉,投林色自怍。己饥犹可忍,儿饥情怀恶。

山中偶书

明代 李达

性僻真成世见遗,此身泉壑寄支离。曾无禅悦生枯坐,暂借心斋断苦思。

石壁争高沈日急,野禽贪斗返巢迟。暮寒相逐知何意,归去荷衣欲换时。

野凫

明代 李达

两岸晴光苦雨收,林塘对客鸟鸣幽。凫翁已没春波静,更向春波动处浮。

雨中对山

明代 李达

积雨连朝闭户閒,龙吟枯木小园间。眼前亏蔽看云意,不肯藏山即献山。

闻汝砺将赴长兴戏题三首 其二

明代 李达

三月不见纷归梦,持来又恐太好弄。鸟兽獝狘不受控,调护尤宜伍麟凤。

山行效贾阆仙四首 其二

明代 李达

石泉晴雨变,山木浅深同。蚁上阴厓藓,虫悬病树风。

行藏避客问,樵隐笑人穷。不得携妻息,应羞采药翁。

闻祖母病革率成二首 其一

明代 李达

不堪闻此语:吾死汝其归。今日归须缓,当前事莫违。

抱持恩罔极,留滞意全非。忍听秋床卧,惟沾粥影稀。

僦居长兴城南作

明代 李达

舅氏将甥住雉城,今年薄饭午能羹。家悬千里鹂三请,迹近五湖牛一鸣。

市隐笛音堪养性,地仙药价恐知名。鸱夷为有奇赢术,始得烟波寄此生。

道溥兄席上分韵得只字

明代 李达

欧公官居颍之尾,文宴所与何尾士。刘吕王魏暨徐焦,聚星堂上慕七子。

夷考其数今足矣,宫周奚冯两张李。假令犹在欣执鞭,陵轹前脩则非是。

泰之西偏有湖焉,升其甗见一堂峙。又如颍上有西湖,平铺颇瓈光十里。

主翁作吏得休沐,亦复携客游于此。杯觞谈笑继风流,江岫淮岑供平视。

翁言大邑我何须,愿尹猿猱宰山水。再烦公等步玉趾,既见君子吾乐只。

李达

李达

明凤阳定远人。永乐初以都指挥使镇守洮州,七年率兵攻西宁。进都督佥事。在镇四十年,为各族军民所畏服。正统中致仕。► 11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