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癸巳除夕

癸巳除夕

明代 李达

即是平时意已多,年年此日费吟哦。窗纱从未隔喧寂,焰火烛天无奈何。

诗人李达的古诗

自宣城入青阳与虎公同游九华山

明代 李达

朝沿宛水游昭亭,倦向文脊寻瞿硎。化城暝入藕孔宿,莲叶千丈围青青。

新沐来瞻肉身佛,门闭钟磬传清听。云梯半天忽倒挂,断崖裂壁开山陉。

天台斗起屋牢置,别有小洞容鸠形。下临楼阁龙燕背,饮啄惟尔犹荤腥。

金仙擘海留远蹠,金翅相与来听经。石杠渡我屡回首,桥上绀宇层翠屏。

桥下大石恣翻出,飞瀑已绝喧雷霆。坐阶静对老双树,岚彩空翠纷雨零。

松风怒作江水泻,洒面心醉馀酲醒。欲担松石归我有,半与虎公安前庭。

但恐赪肩不得去,且将此意询山灵。

野凫

明代 李达

两岸晴光苦雨收,林塘对客鸟鸣幽。凫翁已没春波静,更向春波动处浮。

晓出为鸟粪所污有作

明代 李达

晓出林间乐鸟乌,纵然被污复何如?已成天下奇穷者,天再穷人术已无。

薇室赠诗余不能和戏作一绝以博一粲

明代 李达

南居短李北张癫,笠泽中分意缺然。更觅何人传尺素,此间鱼贱不论钱。

于景山护国寺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为叔父病中祈福

明代 李达

宝坊秋半雨冥冥,沾湿烟中桂树青。金粟渐舒花气冷,玉珠无定草头零。

死生能主坚求寿,疾病仍瞒暗诵经。惟有老姑相对泣,细言琐语若为听。

别张氏园

明代 李达

仲蔚荒庭静,天寒暮雨闻。明涵水潭石,细逐竹林云。

不了鸡虫事,空惭鸾鹤群。匆匆相见后,归路又斜曛。

山中偶书

明代 李达

性僻真成世见遗,此身泉壑寄支离。曾无禅悦生枯坐,暂借心斋断苦思。

石壁争高沈日急,野禽贪斗返巢迟。暮寒相逐知何意,归去荷衣欲换时。

夜闻护国寺钟声

明代 李达

山笼密树知天绿,寺绕疏钟觉夜遥。一杵何时落吾手,地才扫罢便来敲。

春夜与陈曙共饮西门外继登郭公山归途雷雨大作四首 其四

明代 李达

霏霏江气重,漠漠山云聚。春雨半腰桥,馀酲尚如许!

游青柯亭作

明代 李达

名园此日复如何?异史魂来月夜过。士已无奇聊载鬼,亭犹绝胜见横柯。

金银气散天香落,水镜光涵晚兴多。应向滩头放舟去,搜神读罢扣舷歌。

壬辰元月初二日与莼客天吴乐堂雪中游剡县大佛寺

明代 李达

剡中嶀嵊绝胜外,刮眼又见石城山。石窗石梁绕南北,天姥东对青崖閒。

奇肱飞车似叟閤,百丈翠壁开光颜。未死先升兜率院,拟听地论镌我顽。

治生不谐阙供养,瞿昙面黄蜡梅斑。姑藉此花献我佛,暗香雪里穿禅关。

永和以来诸菩萨,多将半面留人间。惟此不敧亦不坏,绀目流转生民艰。

齐梁栋宇昔丹雘,支竺讲席今榛菅。二三子皆好古者,长歔短叹宁能还?

端阳前二日湖州寓庐即事

明代 李达

蒲叶堪编角饭香,湖烟渚雾水微茫。晚晴稍稍见人出,过了端阳无此凉。

閒居春暮

明代 李达

有客招游亦出户,兼旬泛览或扃扉。啸宜频引孤抱恶,园渐不宽新叶肥。

山行效贾阆仙四首 其三

明代 李达

僻境犹深入,长吟得久淹。微行枫叶坠,断壁石形尖。

羽退秋穿牖,鬣疏松出檐。昔人耕凿地,桑竹朽株添。

山中提水回阻雨

明代 李达

山雨不来泉眼枯,注瓶未满日西徂。待将瓶满烹茶去,阻我却闻山雨呼。

偕舍弟科入灵昆岛作

明代 李达

一柁灵昆岛,江村落日斜。柑荒鸥外树,苇荡鹭边花。

万事争无力,三山去不赊。应须将小弟,乘兴泛星槎。

次韵虎公见寄之作

明代 李达

鸟剪其羽翎,譬囚钳衣赭。昔老鹤万里,今尘埃野马。

心未脱桁杨,求耕宽閒野。犹人欲出门,而扃其庐舍。

倦壳食蛤蜊,汗漫游非假。皆由心放旷,寒江秋清泻。

而我多所惑,所悲难取舍。所餐求玉馔,所居求云厦。

所求苟不得,有甚吞炭哑。种种未勘破,岂异拘墟者?

雨中对山

明代 李达

积雨连朝闭户閒,龙吟枯木小园间。眼前亏蔽看云意,不肯藏山即献山。

晓起见咏馨来信有作

明代 李达

吾乡亦云大,人物亦云冗。而我物丘园,惟以书自拥。

人皆好丝麻,菅蒯肯轻重?人皆好鼎鼐,康瓠但惭悚。

不足令诸公,视警而听耸。自叹所抱陋,大本见臃肿。

吾其耳聋欤,众论徒汹汹。吾其目盲欤,文章徒种种。

冯公爱我者,书来荷光宠。忽如得良医,眼明耳不壅。

醒时既如此,梦亦继跟踵。前岁未相识,论诗贾馀勇。

自别广陵后,神游无梏拲。接闾而连阎,常如足病尰。

阻海而负山,常如袂相捧。交谊近而失,不如远而巩。

题莹姨移居上塘屋后正对大坟

明代 李达

吾姨闾巷厌嚣尘,山脚安园托尘身。已卜比邻新旧鬼,可堪再拜往来人。

才看儿女完婚嫁,便与江山作主宾。莫笑灶头成老妪,题诗定与乐天亲。

李达

李达

明凤阳定远人。永乐初以都指挥使镇守洮州,七年率兵攻西宁。进都督佥事。在镇四十年,为各族军民所畏服。正统中致仕。► 11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